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宋代書法是能與晉唐相提並論的。米芾是宋代書法新風的代表人物。宋四家中,米芾同蘇軾黃庭堅三人的書法是北宋書法新風的代表,而米芾名氣主要得益於書法。

商務印書館曾印《米襄陽行書》一冊,鄭孝胥題“宋拓米襄陽行書”,首頁標“米芾行書”,尾頁題“紹興辛酉奉聖旨摹勒上石”,皆篆書,摹刻俱精,容易讓人感覺是《紹興米帖》的殘本。

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宋拓《紹興米帖》中所收米芾的隸書 上海圖書館藏

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宋拓《紹興米帖》中所收米芾的篆書 上海圖書館藏

但米芾行書首尾的篆書,同《紹興米帖》卷九的題字,細校並不相同,當屬於翻刻、仿刻。特別是其中固有《紹興米帖》之帖,但還有其他帖中翻出者。有些順序錯亂,或可認為是裝裱甚至印刷裝訂問題,而有些帖本是後刻的墨跡上石者。如《非才當劇帖》、《景文隰公帖》等,只是被顛倒拆散了。

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北宋 米芾《拜中嶽命詩卷》  故宮博物院藏

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北宋 米芾《珊瑚帖》 故宮博物院藏

正是相信此刻為紹興米帖,所以榮庚先生見到在其《從帖目》“墨妙軒帖”一條中,才有“第三冊米芾五帖,均見於《紹興米帖》,有顛倒黑白錯亂筆畫少異處,當是響拓,非校對不能知,故張伯英亦被瞞過”。其實不是張伯英被瞞過,而是容庚先生自己被帖賈或出版商瞞過。因為《墨妙軒帖》所刻的這五帖,均為墨跡上石,原件尚存。“墨妙”所刻,一點也沒有顛倒錯亂。容先生所評之本末倒置,正好證明“米襄陽行書”不是宋刻。

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宋拓《群玉堂帖》米芾《學書帖》 故宮博物院藏

《群玉》、《紹興》、《英光》、《松桂》等宋刻之帖沒有一件原墨跡保留至今。在沒有影印技術的時代,有如此好的刻本,而又難尋其來歷,自然寶愛,認為是宋代名帖,也就不奇怪了。

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北宋 米芾《河事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類的帖,還有故宮藏的《米南宮法帖》上下兩冊,過去也曾被人目為宋拓。張伯英先生癸丑(1913年)得之於隆福寺帶經堂,稱之為“機神完足,不減紹興刻,洵米帖最佳之本。”,並說“快雪堂米書有相同者,即系重摹此本,而神味遠遜”。在鑑帖方面,我是十分欽服張伯英先生的。但此帖經仔細審視,則完全不能苟同其意。

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北宋 米芾《伯充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因為兩帖有些相同者,快雪是摹自馮銓自藏的紹興米帖,其二,兩帖相同的有些帖,如《衰老帖》等,快雪是摹自馮銓所藏的墨跡,而此墨跡快雪是第一次上石,兩帖凡石花殘損處皆同,這隻能證明張老先生所說正好是顛倒的。

宋四家米芾,與其所作碑帖的真假鑑別

北宋 米芾《參政帖》 上海博物館藏

究其原因,蓋因此帖卷尾有“徐州之印”,張先生定其為“徐州米帖”。張先生乃徐州人,即其所謂“復為徐人所有”者。偏頗乃因鄉情,非關張先生目力也。《米襄陽行書》和《米南宮法帖》雖非宋刻宋拓,但刻拓俱精,依然是值得寶愛的法帖珍品。

內容整編自:王連起《米芾書法概論》《紫禁城》2011年2月刊 ,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