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給四五歲的孩子講科學知識嗎?

故事還要從一隻學高數的貓說起…


有必要給四五歲的孩子講科學知識嗎?


前陣子,清華博士給貓講高數上了熱搜,鏟屎官說“你這個眼神是沒聽懂啊,那我再給你講一遍”的時候,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貓主子的生無可戀。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幾年前聽說過的一本書,叫《給孩子講量子力學》。這是物理學家李淼寫給孩子的一本科普書,宣傳語是“讓孩子在形成經典物理的條條框框前,先一步接觸前沿的科學觀念”。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一路史地政學過來、如假包換的文科僧,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兒,還是心裡一顫,最後也沒狠下心來在小侄子身上試試。


我家小侄子的故事


我有一個4歲的小侄子,上幼兒園,平時特喜歡給他買各種的益智玩具和繪本。因為專業和教育有關,多少有點把他當實驗田的意思,恨不得把那些行為主義、建構主義的理論都驗證一圈兒。


我這個表姐住在老家縣城,平時和姐夫都在外面工作,沒什麼時間管孩子。嬸嬸常年在家,但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也沒有帶孩子學點東西的意識。所以每次逢年過節去他們家,就是一群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任孩子一個人在房間裡瘋跑,時不時還大喊大叫的。


有一次我過去,他剛好在沙發上搭那種彩色的積木塊,但也只是一板一眼地橫著拼成一排,或者壘起來拼很高很高。


有必要給四五歲的孩子講科學知識嗎?


我就坐下來跟他一塊玩,變著法子搭各種立體的形狀,他好像突然被打開新世界大門一樣,後來每次只要我去,都會拿出那盒積木,我也想方設法地帶他拼出新的樣子,還帶著他玩拼圖,玩各種可以變形的卡車和挖掘機。


從那以後,我逐漸意識到,小孩子其實是需要大人來引導和啟發的。就像我跟小侄子玩搭積木一樣,可能只需要大人簡單的引導,就讓他發現,喔,原來每個積木塊不一定要嚴絲合縫地扣在一起,你斜著擺,下面是中空的,可以搭出這樣立體的“大樓”…


有必要給四五歲的孩子講科學知識嗎?


有必要給孩子講科學知識嗎


所以...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四五歲的孩子講科學知識呢?


其實,我們所說的科學思維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對科學內容的思考,當科學家們對諸如力、質量、磁性、原子、地質學、天體物理學等相關內容進行推理和研究時,他們就參與了科學思維。


但在這裡,我更想強調的是第二種科學思維,也就是滲透於生活中、通過歸納、實驗、假設檢驗的推理過程。


其實,科學知識本身不是目的,我們不一定要他掌握某個具體的科學知識,像背詩一樣每一句都記得清清楚楚。


而是可以通過一些活動性的、與日常生活相關聯的科學活動,培養孩子好奇專注、邏輯思考、創新思維這些科學素質。


通過早期的科學教育,讓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品質,對他們一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有著重要而長遠的影響。


我們可以怎麼講?


①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


給孩子講科學知識,其實不一定要講月球溫度或者什麼水分子重量。


你可以講講血液成分,引申到出血了不許灑泥土抹香菸灰,而是清水洗了按壓止血。


再或者,你可以告訴小朋友汽車為什麼會跑,引申到發動機很燙,不許碰,再引申到汽車盲區,不要在汽車後面下面玩耍等等。


②用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素材


其實,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多看,多去觀察周圍觸手可及的東西,一樣可以讓孩子有很大的收穫,而且,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到的結論會記得更牢固,而且很有成就感。


你還可以陪他一起玩一些,簡單的、容易上手、可以就地取材的小遊戲,比如左手畫方框、右手畫圓圈,來訓練他們的專注程度,再比如這種在家裡就能做的科學小實驗。


③藉助一些遊戲或產品


你可以藉助一些小遊戲或者STEM科學盒子,帶著孩子一起開拓思維。


比方說“蠟筆物理學”這個小遊戲,它的思路很簡單,你可以用蠟筆繪製任何圖案和形狀,只要讓小球碰到星星就算過關。

有必要給四五歲的孩子講科學知識嗎?


可別小瞧了這個遊戲,它其實很多意想不到的進階玩兒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們學習物理、數學和美術知識,而且十分有利於提升孩子的創造力,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有必要給四五歲的孩子講科學知識嗎?


最後,總結一下,科學教育在兒童時期應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


給孩子講科學知識,其實是在他們心裡埋下科學思維的種子,是通過科學教育,讓孩子獲得基本的科學概念,去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力,去培養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


參考資料:

《牛津思維與推理手冊》

《淺談兒童科學思維品質培養的有效策略》


有必要給四五歲的孩子講科學知識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