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前半生賈寶玉,後半生唐伯虎

紅樓夢:前半生賈寶玉,後半生唐伯虎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紅樓夢作為明清小說的巔峰佳作之一,百年來引得無數讀者拜讀。在喜歡《紅樓夢》的讀者心裡,一直有一個遺憾,那就是現存於世的《紅樓夢》並不是完整的,通常認為原作者曹雪芹早逝,沒來得及完成這部鴻篇鉅著,通行本後四十回是高鶚所續。也有人猜測《紅樓夢》初稿已經完成,只是在傳閱的過程中被人有意或無意地丟失了。

這部沒有完結的作品,就像是中國文學史上《斷臂的維納斯》的殘缺,反而更讓人痴迷於它神秘的美,甚至孜孜以求。

在通行本里,賈寶玉最終看破紅塵,遁入空門,跟著一僧一道,飄然而去,那塊幻化而來的“寶玉”也重新變回了青梗峰下的頑石。也就是說,賈寶玉的人生在他17歲下科場之後就結束了,他並沒有後半生。

高鶚的續寫並不盡如人意,很多讀者還是企圖用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去窺探曹公的本意,一定有很多人都曾在腦海中構思過賈寶玉的後半生,而我只是想,如果賈寶玉真的有後半生的話,應該是他後半生的樣子吧。這個人就是明代吳門四才子之一的唐寅。他還有一個我們更熟悉的名字——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小字子畏,江蘇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號“六如居士”。明代傑出的畫家、詩人和書法家,也是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那個唐伯虎的歷史原型。

《紅樓夢》中提到這個人的地方,現存的版本中有兩處。一處在第二回,一處在第二十六回。第一次出於賈雨村和古董商人冷子興的對話,冷子興說起寶玉性格古怪,賈雨村就說有一種人“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

這種人天賦異稟,但成就如何,全在於後天的際遇。若生於富貴公侯之家,則為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就是偶然不幸,生在“薄祚寒門”,也一定會是出色的奇優名伶。下面舉了許多名人例子佐證,其中有一個就是唐伯虎。

第二次則是薛蟠得了一些珍奇的吃食,邀請寶玉參加酒會,提到一個叫“庚黃”的畫家畫的畫好,寶玉猜出薛蟠所說的“庚黃”應該是唐寅。而除了唐伯虎之外,作者化用的所有典故里的名人都只出現過一次。

雖然這兩處都是一筆帶過,為什麼我會覺得賈寶玉的後半生應該和唐伯虎的後半生是相似的呢?無非就是因為他們相似的脾氣性格和相似的前半生罷了。

紅樓夢:前半生賈寶玉,後半生唐伯虎

一、相似的人生際遇

賈寶玉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族公子,他經歷過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繁榮,也經歷過抄家後的淒涼和落魄,這種落差感顯然是作者本人的人生經歷在書中的投射。

曹雪芹出生後不久,昔日“沐浴皇恩”、富貴風光的江寧織造曹家,在改朝換代之後便籠罩著陰影,最終遭到清算被抄家。到了乾隆朝,已經是岌岌可危的曹家再次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作為皇孫弘昌的包衣奴受到毀滅性打擊。

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兩次抄家帶來的遠不止是物質生活的改變,更有親人離散、死亡的痛楚和罪犯的屈辱。而同樣“生於繁榮,死於淪落”的命運也發生在唐伯虎身上。

唐伯虎父輩經商,雖不比《紅樓夢》中鐘鳴鼎食之家,也不比江寧曹家的風光,但也算家境殷實,更重要的是唐伯虎從小天賦異稟,十五歲就當上了“舉人老爺”,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從他二十五歲那年起,一切都變了。

他的父母、妹妹、妻子、孩子,在一兩年內相繼去世,家道敗落。後來他和同鄉徐經一起去參加會試,卻受其牽連卷入一場科場舞弊案中,不僅成績作廢,就連原本的功名也被革除。

值得一提的是,唐寅被革除功名以後一直賣字畫維持生計。而據說曹雪芹在家族敗落之後也一直賣字畫為生。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二、契合的性格、認知

上文提到,《紅樓夢》中薛蟠看的那幅唐伯虎的畫,且在今天屬禁畫,作者之所以這麼寫,是因為唐先生確實畫過許多類似的小冊子,很有名。很多人都說唐伯虎是因為迫於生計才會畫這種有傷大雅的畫,其實不然。

明史有記載,唐伯虎放蕩不羈,雖然早有妻室,卻一直很喜歡流連於秦樓楚館中,甚至在京備考期間,別人都認真複習,他還是如此我行我素,還與勸勉自己的好友文徽明起了口角,甚至因為太過狂傲,引起了主考老師的反感。

但是在唐寅的詩文裡,你絕對找不到一句對女性的鄙薄之詞。仔細想想,這是不是也近似於《紅樓夢》中寶玉對女性的態度呢?寶玉喜歡胭脂的味道,他樂於親近身邊所有年輕的女孩,甚至是發生關係,警幻仙子稱之為古今第一人。

但同時,賈寶玉卻是懂得欣賞和尊重女性的,和薛蟠不同。唐伯虎也一樣,或許在那些畫裡,你看到的是粗鄙,而他畫的是藝術之美呢?而唐伯虎那種看上去不太“合規矩”的操作,似乎也有些寶玉的影子。

三、相近的社會環境

在《紅樓夢》提及的所有前代名人當中,唐伯虎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與作者和書中的背景都是最接近的。

唐伯虎生活在明代中後期,對於我們來說很遙遠,但對於生活在清代中後期的曹雪芹而言,他只不過是前代的人,而唐伯虎和曹雪芹的家鄉都在江蘇省,整個《紅樓夢》的人物設定不是江蘇蘇州,就是江蘇南京。

所以,作者對於吳門四家的作品和生平一定是非常熟悉的。其他人對於他和對於我們是一樣的,都只是名人而已。

但唐伯虎不同,他對於曹雪芹來說是很有真實感的人,如果人與人之間能產生共鳴的話,熟悉的人帶來的共鳴一定比遙不可及的人來的更加強烈。

紅樓夢:前半生賈寶玉,後半生唐伯虎

四、相似的人生體悟

第四點也是最讓我感到驚奇的一點,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作者有怎樣的體悟我們已經無從得知,唯一能看到是在作品裡,他們有怎樣的心境和看法。

《紅樓夢》的作者在開篇就用“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來表達自己的人生體悟,而第一回就用一首《好了歌》來表明心志,又讓甄士隱作了解讀,唯恐言之不盡。

唐伯虎留下的詩也不少,只是不出名。其中《桃花庵歌》應該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詩中描繪了一種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而仔細品讀詩後兩句,我們會發現“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和“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何其相似,而“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和“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也是異曲同工。都是看透了世事無常,繁華富貴過眼雲煙。既有歷經風雨後的豁達和淡漠,又有一絲倔強的驕傲。

唐伯虎姓唐名寅,“寅”這個字不僅是唐伯虎的名,也是曹雪芹的爺爺“曹寅”的名,作者真的很讚賞唐伯虎嗎?不見得。書中兩次提到唐伯虎,一次說他是正邪兩氣交匯而生之人,他的名字,也僅僅是和李龜年並列。

另一次,唐伯虎畫過很多好畫,作者卻偏偏提了最受爭議的這種有傷大雅的小冊子,並且有意化“唐寅”為“庚黃”莫名有一絲嘲弄。哪怕他有著和曹雪芹爺爺一樣的名字。但這並不影響作者偶然用唐伯虎來自況或者自嘲,並且把這種自況投射到主人公身上。

伏爾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或許在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生後產生類似的想法也不足為奇。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一切相似都是隻是巧合,也或許有人會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根本不是曹雪芹。但既然所有人都知道《紅樓夢》註定只能是一個悲劇,那麼在經歷了所有的悲劇以後,讓那個溫柔的少年像唐伯虎一樣,找一個並不華麗但還算乾淨的桃花庵躲起來,和一個不是大家閨秀但可以相濡以沫的女子一起,守著寡淡的清貧度過餘生不也挺好的嗎?畢竟他們一樣聰慧而不好學、一樣離經叛道,一樣經歷過最美好的時光和最淒涼的歲月。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我實在無法接受一個從來對“金剛”“菩薩”嗤之以鼻的人,只是為了避開紅塵的煩擾就變成了和尚。至少在我看來,唐伯虎比通行本所呈現的更接近一個現實的、存在過的賈寶玉。

作者:梧桐,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