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的勝利

這幾年,作為一個現象級的鄉村旅遊項目,寫袁家村的文章實在太多了,總覺得犯不著再重複去贅述。但自己研究鄉村振興這大課題,又實在繞不過去,還是想實地探訪一番,找到它成功的主脈。

自2007年始,袁家村以特色旅遊開發帶動當地發展,年收入已達數億元。2015年的十一黃金週,日接待遊客超過了18萬人,一舉超過“兵馬俑”成為陝西旅遊冠軍。全國也因此開展起轟轟烈烈的學習運動。領導考察、專家推薦,新聞報道,造成全國吹捧,處處仿造,小村子的成功被快速複製出幾十個,但結局,似乎沒有一個“複製品”再超過它。

其實,歷史上的它,和陝西其它的村落並無二致,一樣的面貌、一樣的落後,實在說不上什麼優勢。

機制的勝利


去之前,特意看了不少解讀袁家村成功模式的文章,有分析認為袁家村的成功是因為專注於餐飲,主要是集中了關中小吃,並通過食品監控、手藝PK、全名動員等方式來促成了全村轉型旅遊業的成功。是主題突出、定位清晰的成功;也有分析認為,袁家村重視食品質量及價格,尤其重視構築信任體系。全村的店鋪,鋪鋪掛招牌,說明每一款菜品的原料、來源,並以拿家人發重誓的方式來彰顯安全生產的決心。這在當今很多旅遊景區宰客欺客、信任缺失的情況下,確實宛如一股清流,重塑了遊客消費的信任;當然也有分析認為是得益於村領導幹部的帶動作用和奉獻精神,以老郭和小郭書記帶頭的村集體管理人員,為老百姓做了大量工作。這些當然都是成因,也是共同作用的化學反應,但是,範例為什麼成了孤例?現在的真實情況又如何?難道真的不可複製?

帶著疑惑,我走進了這名噪一時之地。

這裡地處陝西咸陽禮泉鎮,處於關中平原腹地,鄰近不遠是舉世聞名的唐太宗李世民陵山,離西安也就個把小時車程,全程高速,快捷便利,再搭著西安咸陽旅遊大發展的機遇,發展鄉村旅遊有了市場和交通的基礎。

村落不大,村外有部分城牆環繞。內部街道密佈,但街區都不長,一色的青磚灰瓦,配上挖井引泉形成的溪溝,呈現出完好的關中村落面貌。古香古色,是我頭腦中最適宜這裡的描述了。每一棟建築,基本都已開門營業。美食小吃、特色民宿、手工作坊,鱗次櫛比。雖然也根據美食、住宿、紀念商品等功能做了劃區域經營,但又不完全固守,形成了自然融合的感覺,也顧及了每個區域保持遊客數量的均好。

機制的勝利


機制的勝利


雖然已過立秋,西北大地八月的驕陽,還是曬得人發昏,不過並沒妨礙遊客的熱情。遊客很多,這會日近正午,都熙熙攘攘集中到小吃街、回民街、祠堂文化美食街等幾處美食街道了。美味小吃著實很多,有口感嫩脆的油爆肚、軟活綿軟的“讓餄”、油潑辣糲的煸面、冰涼酸甜的老酸奶以及炸螃蟹、炸蠍子、烤肉串、燉豬蹄、手工餅、江米條、大燴菜等等,讓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粗步估計,應有過百種美食,實在沒法全部寫盡了。

機制的勝利


機制的勝利


以西北特色為主的各色小吃美食、五搶六奪的熱鬧氛圍,極大挑起了遊客的食慾。中國人在美食的創新和追求,帶動了巨大的消費市場。我不算特別愛吃的人,工作的時候約客戶吃飯,都常常直接約到公司談事點外賣。而旅行考察的時候又常常為了節約時間就簡單吃點麵條包子了事。這實在入不了我諸多對美食深有研究的朋友眼裡。他們往往可以為了吃一家好館子驅車幾十裡。美食這個全民愛好,的確也成就了很多以美食為主題的鄉村遊項目,國內早期農家樂的發展也是因為此。袁家村離西安不遠,很方便西安市民和遊客在週末休閒時來此享受饕餮盛宴,這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這裡也不僅是美食。袁家村將六七十年代接近消失的標誌性傳統項目、民俗活動挖掘出來,配以大量收集的民間傳統舊物器具,真切反映了質樸傳統的西北民間生活。剪紙館,鐵匠鋪、茶藝館和染坊、醋坊、油坊等等,讓遊人遠離了現代城市的慣常,彷彿穿越回到了久遠淳樸的年代,也真正做到了關中文化體驗地和美食集聚地的特色。

機制的勝利


機制的勝利


機制的勝利


當然這裡也不乏全國很多旅遊景區都氾濫的商店。玉器店、遊戲店、魚療店,射箭館,驚悚體驗、虛擬現實、仿真蠟像,也都擠進來了。但這些,在這並不陽春白雪的生活之地,似乎也不那麼礙眼。當然更不乏因經營效果不理想而離開的商戶,旅遊經濟的特殊性,自然非常考驗商家的綜合能力。

就這樣吃著逛著,也與許多管理者和經營者交流著,直到夕陽西下。我從東門而出,繞袁家村的城牆根步行一週,深思了一陣,現在我可以確定得說,袁家村的成功,實在是一種商業機制的成功。

這裡的街道,以審美品味來看也就僅止於乾淨整潔、風貌統一,談不上多了不起的建築藝術成就,畢竟是一個平常古村的改造;這裡的美食,遠談不上創新和獨特,不比香港臺灣的那些國際化的食街,就與成都重慶的美食相比,從品相品類上也差得太遠;這裡的管理,談不上精細。遇到巡街的治安人員,問他平常在幹嘛,回答是主要抓小偷。看來,離“安室利處”還有距離。但這些,都瑕不掩瑜,掩蓋不了袁家村商業模式和理念上的巨大成功。

機制的勝利


中國有太多的鄉村院落,有太多的美食聚落,但有獨特商業模式的,委實說,真不多。這也是我與很多旅遊投資企業在交流時常談到的,項目開發,不要一開始就做規劃設計、建築設計,一定先是做內容設計、模式設計。

袁家村的模式,確實獨特

袁家村並不收取門票,這也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更方便周邊市民可以經常過來吃吃美食休閒一番。停車反成了極大的收入。每天的最高停車費是九元,若以去年近500萬遊客計,光停車一項收入已過千萬。

村裡的商鋪,大部分都是當地村民在經營。商鋪的經營方式,又比較靈活。小吃街為主的很多商鋪不收租金,所有經營收入全部上繳到村裡的旅遊公司,每半年給經營戶也就是股東們按業績分紅一次,店裡的營業人員則統一在村旅遊公司領工資。多勞多得,業績越好的店鋪自然分得越多。我詢問的這間店鋪,今年上半年分了近二十萬元。我逗趣老闆:“如果你悄悄拿一部分收入不上繳呢?”老闆啞然失笑並指著屋頂的攝像頭說到,“這裡可全是監控呢。”其實監控當然有用,但我相信商戶信任袁家村這套體系才是關鍵。相信袁家村的模式能讓他致富,於是就不只關心經營自家的店鋪,而是期望通過自己做到最好,在分紅股份裡得到最多。也帶動每個店競相做到最好,成就袁家村再成就自己。模式的設計,對人性的思考,顯然已經超出傳統的侷限。

機制的勝利


商鋪的投資,往往不僅是某個村民。袁家村成立各種合作社,讓大家出資入股。你五千我兩萬,形成了豆腐作坊合作社、陳醋釀造合作社等等很多小型的合作社,店門口以醒目的招牌公示村民出資的額度。合作的形式,降低了個人投資的壓力和門檻,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股東也並不只是餐館老闆可參與,村裡的管理人員,即便是在做保安、保潔工作的,都可投資入股並按股金比例當股東分紅,全民參與、全民分享。不少家庭的年終分紅,居然達幾十萬收入,實在是個巨大的成績。我還聽到一個故事:村裡要眾籌投資一個新項目,計劃募資一百萬,結果第二天收到一千萬的募資款。後來老書記決定先接納那些只能繳納幾千元的股東,反而拒絕了交納數十萬的人。因為他覺得拿得出百萬資金的人已經富裕了,應該先幫扶那些經濟欠佳的村民。這樣的決定,顯得寬達澄明。

有一位老人說過:“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群眾的力量在袁家村被放大到極致了。全村動員、全民參與、全員出資,結成一個巨大的勢能,成就一份成功的事業。每一件事情,都群策群力,每一份投資,都和村民有了直接關係,每一份抉擇,都放到全村管理層面來表決,每一個村民,都關心這裡的發展。沒有獨斷專行,沒有閉門造車。在村長接待室,一位面容黢黑的老人家,應該只是普通的管理人員,都能對我大談一番他們的旅遊發展理念,讓我深感袁家村的共享發展理念已凝入村民心靈,也深感教無常師之理啊。

濟困鄰里,成了這裡的普世價值。袁家村提供了免費的臨時攤位供周邊貧窮農戶售賣自家的新鮮農產品,只要求售賣的東西貨真價實,同時由該農戶負責這一片區域的衛生,這也保證了很多區域的潔淨。下午的陣雨過後,馬上見到很多經營戶開始打掃門前攤前的落葉了。

再談論袁家村能不能被複制,已經沒有意義。沒有極具難度的科學技術,沒有巨大的市場壁壘,就沒有不能複製的模式,但模式之下,更多是帶頭人不懈的奮鬥。我也是文旅產業投資人,親身經歷項目的孵化,深知創業維艱。無止的交流折騰、不斷的請示彙報,不順利時對選擇的迷惑,受委屈時對社會的質疑,資金困難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辛酸,我也都經歷過。這一切,足以催跨創業者的心志。還好,這裡的帶頭人,從老郭書記到小郭書記,以匠心和意志,堅持下來了。

回民街門樓前有間小店,牆面標語是:“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不經意間出現”,這或許,是對袁家村自發革新十餘年的最好寫照。

如今,袁家村獲得了極大的品牌效應,有了很強的溢價能力。各類投資,蜂擁而至,每份外來投資的收益,袁家村都以品牌持股分紅而共享。全村富裕,已成事實。

對比於我國正在數量銳減的村落,它們大多已破落得不成樣子。有統計顯示,在2000年,中國自然村還有363萬個,可到了2010年,就減少90萬個,等於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那些消失的村落,是否也本可通過旅遊開發來振興發展,無人知曉了。但我知道的是,袁家村的振興,在這樣的背景下,給了我們信心與力量。

最好的鄉村旅遊,是機制的勝利,是文化的培育和合作的關係,是對全域的調動和對發展的把控,而不是作品本身。

我住在民宿,民宿主人提醒我,晚上有村裡的讀詩會。看來,收穫了經濟財富的村民,也在謀求更多的精神財富了。

機制的勝利


陸游寫道“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是這一番意境吧。

袁家村的先輩們,應該在九泉含笑了。

金松

[email protected]

2018年8月1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