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衡認證中心發佈《風力發電機組延壽技術規範》

由北京鑑衡認證中心牽頭,北京國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遠景能源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節能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編制的《風力發電機組延壽技術規範》(CGC/GF 149:2020),歷時兩年,於近日正式發佈。

鑑衡認證中心發佈《風力發電機組延壽技術規範》

我國風電規模化發展已十幾年,早期安裝的風力發電機組陸續面臨壽命到期的情況。數據顯示,到2025年之後,預計每年將有10000臺以上的機組面臨是否退役更換新機的抉擇。它們其中的一部分也可能繼續服役運行或經過一定技改繼續服役。在確定後續方案之前,決策者有諸多問題需要得到答案,包括如何確定這些機組還能不能繼續使用,需要對它們進行哪些改造,改造後能否保證安全以及還能用多久。

本規範較為全面地給出了具體項目中在制定風力發電機組延壽可行性和延壽方案時的工作方法,明確了需要開展工作的範疇和關注點。其可用於機組壽命即將到期的項目確定機組是否可以延壽、能延壽多少,並作為制定必要的改造方案時的參考,也適用於任何需要確定風電機組壽命的情況——比如風電場交易時的剩餘壽命的分析。規範確立了機組延壽評價中的兩大關鍵問題的工作方向:使用歷史真實風況條件和運行記錄進行剩餘可用壽命分析的方法和延壽前確定機組狀態的檢查方法。在我國風電延壽需求高峰期到來前,本規範從技術角度填補了機組壽命分析和延壽方案制定的工作方法空白。

按照規範的要求,對於計劃延壽的風力發電機組,宜在機組設計壽命到期前3-5年開始準備,對其當前以及延壽後的結構完整性謹慎地進行評估,從而估計機組的剩餘可用壽命、瓶頸部位以及是否需要進行技術改造,方案確定後,還可以再次通過評估,確定延壽期間的檢查內容、方法及時間間隔。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早期的風電場或多或少存在資料缺失情況,如原始設計資料缺失、SCADA系統數據不完整或未配備SCADA系統、無測風塔等外部環境條件數據,這給機組的壽命評估帶來了挑戰。為此本規範提出了資料完整性等級劃分的概念,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檢查方法,讓更多的項目進行延壽成為可能。

延壽評估資料等級劃分

鑑衡認證中心發佈《風力發電機組延壽技術規範》

延壽評估流程

鑑衡認證中心發佈《風力發電機組延壽技術規範》

需要注意的是:延壽評估不能是純粹的理論計算。如果只進行簡單的目視檢查,加上一些基礎的理論計算,直接給出機組壽命;或不考慮機組歷史外部條件和運行狀態,亦不考慮實際現場的真實機組模型和必要的測試,將使理論與實踐嚴重脫鉤,得出的結果會誤導延壽決策,甚至導致事故。

另外在延壽前或延壽過程中針對老舊機組進行技改,是比較可行的辦法,既可追求較高的發電性能,亦可降低機組的故障、失效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改造同樣需要進行延壽評估,尤其需要評價延用的老舊部件對改造方案的承受能力,對它們進行必要的檢測,以及全壽命週期的疲勞載荷累積。因此,本規範包含了針對延壽機組的技改方案確定後進行評估的要求,這將為老舊機組降低故障、失效風險,繼續追求較高發電性能提供可行性。

延壽評估在國內現階段是起步階段,我們應謹慎、完整地進行延壽評估方法的建立,為即將到來的批量機組延壽做準備。不合適的延壽評估手段,將造成延壽機組批量出現效益不理想、頻繁發生重大失效事件的情況。

為促進行業對延壽的深入瞭解,鑑衡將在後期,針對延壽的各個關鍵模塊進行專題介紹,包括:延壽的檢查、外部條件的分析、運行狀態的分析、模型建立方法、壽命計算方法、延壽與技改等。

來源:鑑衡認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