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追尋兒時的手寫春聯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寫春聯、貼春聯的習俗,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裡。


  追溯春聯的起源,清代《燕京時歲記》裡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當時的“桃符”,就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一般長六寸、寬三寸,上面寫著“神荼”、“鬱壘”二位神靈的名字,以驅鬼避邪。到了五代十國時候,宮廷裡開始出現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後來由於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紙張得以大量生產,於是桃符逐漸由桃木板改為了紙張,叫“春貼紙”,這便是貼春聯的開始。


文學欣賞:追尋兒時的手寫春聯


  記得有一首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做豆腐;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把油走;三十,吃餃子”。這裡面所說的“二十四,寫大字”,指的就是到了農曆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開始寫春聯了。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村子裡能寫春聯的文化人有如鳳毛麟角,很少很少。我的爺爺那時是我們村子裡唯一一個頗有名氣的秀才,他念過私塾,還在國立大學念過書,屬於村子裡最有文化的人。村子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如寫信、寫文書或辦紅白喜事之類需要動筆墨的事,都得請我的爺爺。至於寫春聯,那更是我爺爺的強項了。他寫得一手好字,楷書、行楷或隸書、草書都很擅長。因此,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四一過,求我爺爺寫春聯的人便紛紛找上門來,一撥還沒寫完又來一撥。爺爺的書桌上、櫃子上,到處都擺滿了墨跡未乾的春聯。而我則像一個小書童,侍奉左右,圍繞著爺爺轉悠,一會兒幫著爺爺研墨、裁紙,一會兒把爺爺寫好的春聯擺放在土炕上晾乾,間或嘴裡還不停地念著春聯的內容。至今,有些情景我還記憶猶新。如土炕牆上寫的是“人丁興旺”;雞架上寫的是“金雞滿架”;豬圈上則寫的是“肥豬滿圈”。總之,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象更新、春回大地等等,是當時寫得最多的內容了。還有許許多多的春聯,上下聯的內容我都記不太清楚了,反正大都是祈福納祥,表達村民們對美好願景和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嚮往。


  爺爺寫春聯的時候,我總是不停地向他問這問那,爺爺也不厭其煩地回答我,還教導我說:“一定要學習好寫春聯,等你長大了,也給人家寫春聯。”我說:“字寫好就行了唄。”爺爺說:“哪有那麼簡單呢,寫春聯有很多講究呢。春聯的上下聯字數一定要相等,讓人看上去有一種美感;春聯上下聯詞組的結構要相同,相對應。詞性也要相同,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詞、虛詞等也都要一一相對應。此外,還要做到上下聯相對應的詞語在平仄上的相對,即上聯如果是平聲,那麼,下聯相對應的詞語必須是仄聲;上聯是仄聲,下聯相對應的詞語則必須是平聲。這樣誦讀起來才有一種抑揚頓挫的美感。你要多學多練,這些基本的東西你一定要懂得。現在起你就要多練,練好筆,等你長大了,寫出比爺爺更好更美的春聯啊。”


  爺爺的諄諄教誨讓我受益匪淺,我這才明白,原來要寫出一副好的春聯並不是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其中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和講究。而今,爺爺雖然早已離我們而去了,可他的教誨卻一直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裡。


文學欣賞:追尋兒時的手寫春聯


  在人們的殷殷期盼中,年三十到來了,家家戶戶都在歡歡喜喜地打漿糊、貼春聯。每家的大紅春聯都貼在窗戶框和大門的兩旁,門中間的大紅“福”字格外耀眼醒目。即使在那個生活十分艱苦的年代,也沒有磨滅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紅的春聯,使整個村子驟然鮮亮起來,紅彤彤的一片,讓人感受到了萬家團圓、和和美美,喜慶、祥和而熱烈的春節氣氛和濃濃的年味。


  大年初一,我和同村的一些小朋友去給街坊鄰居拜年時,挨家挨戶看春聯、念春聯,偶爾還故作有文化的模樣,對別人家的春聯評頭品足一番。諸如誰家春聯的字寫得剛勁有力呀,誰家春聯的寓意深刻呀,誰家的對仗不工整呀等等,一副自命不凡的可笑樣子。有時遇見春聯中不認識的字,大家還爭得耳紅面赤,這個說該念啥,那個卻說不對,應該念啥,各執一詞,互不認輸。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我們只好把這個字記下來,回家去查字典或去問大人,直到弄明白為止。


  時光荏苒,世事變遷,現代人們的生活比過去富裕了。因此,如今的春節雖然貼春聯的習俗依舊還在,可手寫春聯已經很少見了。農曆小年一過,市場上機器印製的各種春聯便比比皆是,琳琅滿目。這些春聯紙張美觀,色彩鮮明,圖案新穎,字體多樣而漂亮,製作也精美,人們手裡有了錢,喜歡哪種就買哪種,多簡便啊,誰還不嫌麻煩,買紙買筆買墨,去自己寫或請人寫春聯呢。


  是的,這種想法也不無道理。然而,市場上買來的春聯即使再好,與手寫的春聯相比,我總是感覺缺少了一些什麼。因此,現在每逢春節,看到人們買春聯、貼春聯,我的思緒就回到了孩童時候,去追尋兒時圍著爺爺,看著爺爺寫春聯的美好時光,追尋兒時的手寫春聯……


文 | 天瑞集團誠興公司 陳淑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