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原創:王紅勳 網名:雁南飛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近日知曉秦俊文學研究會成員一行參觀怪才龐振坤故居。我仰望藍天,思緒飛揚,萌生再次拜讀秦俊先生力作《混世奇才龐振坤》。自清代以來龐振坤的事蹟就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素有“北疆阿凡提”,“南疆徐文長”,“中原龐振坤”之美譽。

龐振坤,字應南,清雍正河南鄧州穰東人。龐振坤原姓齊(《清乾隆鄧州志》、郭伯恭《重修鄧州志》均寫為龐振坤)。幼年承祧(承繼為後嗣,即過繼)於原鄧州市城郊鄉堰口村其龐姓姑家(其龐姓姑家於明洪武二年由江西南昌朱市巷遷鄧州白落鄉建龐營村,後再遷於鄧州市西湖新村建前龐莊,又遷於原城郊鄉堰口村定居。)。乾隆十八年(1753年),拔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舉人。後歷任廣西潯州府武宣縣縣令和梧州府岑縣縣令。蒞政勤能,興學愛民,有廉慈聲。龐振坤出仕前曾設館授徒,致仕後仍以舌耕餬口。因材施教,誨人不倦,受業弟子多有成材者。龐振坤聰明睿智,知多謀廣,語多雋永,其傳說故事在鄧州民間家喻戶曉,乳婦皆知。

1999年播出39集電視連續劇《混世奇才龐振坤》是根據秦俊先生的《龐振坤故事》改編。影片由盧衛國導演,楊健康製片,在全國公開放映後,一直受到廣大觀眾的廣泛關注和喜愛好評。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秦俊先生立足鄉土風情,挖掘文化資源,積澱歷史豐壤,書寫歷史人物,弘揚中華國粹。他從民間故事採風,從文學視野創作,把混事奇才龐振坤送到讀者心中,後再搬上影屏,融入萬家生活,成為教育孩子的智慧讀物。龐振坤故事取材於民間,選自清代廣為流傳的逸聞趣事。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我們有的地方叫“瞎話”“古話”“古經”等。其特點在於從生活本身出發,題材廣泛,但又不侷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和合理範圍之內,貼近生活,類型多樣化,通俗易懂,常有幻想成分包含其內。秦俊先生筆下龐振坤秉性耿直、憤世嫉俗。常以樂善好施,撫慰扶困為美事;常以嘲弄官宦、鞭撻豪強為樂事。因其才智過人,頗有心計,嬉笑怒罵皆是方法,常被人們津津樂道。龐振坤個人魅力高山仰止。我自作聰明,把龐振坤故事分類賞析。虛心向秦俊先生請教,望不吝賜教。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詼諧幽默,奇思怪招。乾坤龐振坤去應試,考官聽說他是中州奇才,故意在試舉完畢,又對他口試一番.考官:“龐振坤啊,我昔日在江南為官時,見那裡的水桶很大.”龐振坤恭敬地問:“咋個大法呢?”考官說:“裝了半桶水,裡頭臥了九條老水牛.水牛這邊用尾巴甩水,那邊的水還紋絲不動呢!” 龐振坤說:“大人,這不足為奇.小時候我在家鄉讀書,曾見到一根特別長的竹竿.”考官躬身下問道:“咋個長法?”龐振坤說:“頭一年八月十五,有一個人扛著那根竹竿從我們學堂門口經過,直到第二年五月端午,還能看見剩幾節竹竿梢在門前甩呢!”考官一聽來了興趣,驚奇的問:“天下那有這麼長的竹竿!”龐振坤一字一板的說:“如果沒有這麼長的竹竿,如何箍您那麼大的桶呢?”正如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論是非,動之以情,曉之以義。龐振坤有個鄰居,人多勞力少,沒田沒地,一家人只指望老頭兒擔個油鹽挑兒過活,因此日子是吃這頓,少那頓,經常到龐振坤家借米借面。日子一長,龐振坤的老婆就煩了,實在不想和這家打交道。龐振坤很同情這家鄰居,有心賙濟他們,可又怕老婆惹氣,於是他就對這家鄰居說:“以後借米你不用瓢,用個篩面羅,借回是一回,省得俺那一口子咕叨嘴。”這家人見龐振坤實心實意,也就照辦了。這天鄰居又來借米,龐振坤親自給這家挖了一平羅米。鄰居走了,龐振坤的老婆說:“老母豬摸著蘿蔔窖,成天來借,煩死人!”龐振坤說:“你嘟嚕啥!咱借給他一平羅,叫他還一高羅,他吃了虧,就不來借了。你怕得罪人,我去要。”老婆覺得男人說得有理,點點頭,笑了。過了兩天,龐振坤端個羅去要米,他把羅反過來,讓鄰居把米倒在羅底上,鼓騰騰冒尖兒一羅。龐振坤他老婆一見,就不再咕叨了。他老婆心想:“這樣一來,鄰居就不會再來借米借面了。”誰知道鄰居照常來借。他老婆覺得奇怪,就對丈夫說:“這家人莫看窮,做事還大方。”龐振坤說:“是啊,親幫親,鄰幫鄰,誰敢保住一輩子不向人借東西。”從此,鄰居來借米借面,他老婆就不再煩惱了。論是非,動之以情,曉之以義。細微之處見真情。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懲惡揚善,鋤奸除惡美名揚。龐振坤所在的村子裡有個財主,仗勢欺人,盤剝農戶。他這年要過六十大壽,便叫家丁通知各佃戶,壽辰哪天送的禮越重越好。佃戶們大多一貧如洗,又氣又愁,找龐振坤想辦法,龐振坤為佃戶支了一個妙招,將財主氣的七竅生煙卻不得發作,是什麼呢。到了財主過生日那天,龐振坤背了一塊石頭給他。財主氣得七竅生煙卻不得發作,因為他說越重越好。氣急敗壞的財主想到借力打人的損招。有一天,兩個差役對龐振坤說:“你家養著的賊,偷了這一帶財主的東西,現在在縣衙候審。” 龐振坤一聽,就知道是他得罪的財主要陷害他,而且估計賊不會認識他,於是就跟著走。在街上他向熟人要了一個紙盒,戴在頭上,把臉蓋住,只留著兩隻眼睛。來到大堂上,他對縣官說:“因為家裡養了賊,沒臉見人,所以才用紙盒蓋住。”縣官問那賊:“這就是你的主人?”賊說:“是的,我在他家已經3年了。”這時,龐振坤問那賊道:“我龐振坤不出名,我這個龐大麻子可是遠近聞名的,你在我家裡3年了,你說我是大麻子還是小麻子?是黑麻子還是白麻子?” 那賊愣了一會兒,心想,好厲害的角色,我說個活絡話來對付你,於是說:“你這個麻子嘛,不大不小,不黑不白。” 這時,龐振坤取下紙盒來:“縣太爺,你看我臉上哪有麻子?” 原來,這賊是財主們買通了一個二流子,這人被治了誣陷罪。  假如盜賊確實是龐振坤家養了多年的,那麼就必然知道主人臉上是否有麻子。龐振坤料定盜賊不知道這一點,因而用了“我臉上是大麻子還是小麻子,是白麻子還是黑麻子”這種“假設我是麻子”的問語來詢問對方。不管對方怎麼回答都得承認這一虛假的預設:“主人的臉上有麻子。”情況果然不出所料,這樣對方的謊言便一觸即破。這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龐振坤奇思妙想,怪招制服無賴一招置地。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設館授徒,傳承文化為自強。龐振坤出仕前曾設館授徒,致仕後仍以舌耕餬口。因材施教,誨人不倦,傳承文明禮儀,造福桑梓黎民,受業弟子多有成材者。病逝後,葬於六門堤旁。門人冀復禮等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九月勒石墓前志其教誨之恩。稱“其攀月桂、仕西廣,德舉政事,當與名山並壽”、“設教吾鄉,幾歷星霜,坐皋比而解經滾滾不倦,倚寒窗而搦管咄咄逼人;塵氛者沃以風華,猥瑣者誘以高騫。雖當宦遊而後, 猶且眷顧訓誨而不可已”,表達了對先生深深的敬仰與懷念之情。其塾課制義輯為《月池四書講義》、《卓爾堂文集》,今僅存《文集》殘本55篇及五律《泉池》、七律《早春遊杏山》各一首。振坤聰明睿智,計多謀廣,語多雋永,其傳說故事在鄧州民間廣為流傳,有“智若北疆阿凡提,雅同南國徐文長”之譽。龐振坤性格秉性耿直、憤世嫉俗,常以嘲弄官宦、鞭撻豪強為樂事。因其才智過人,頗有心計,官府拿他也無可奈何。也因此龐振坤留下了許多兒熟能詳的智慧故事。時任鄧州知州湯似慈愛財如命,巧取豪奪。這年,他準備利用過50歲生日之機再撈一把。地方豪紳聞訊,為討知州大人的歡心,便向百姓強行攤派,鬧得烏煙瘴氣,民怨鼎沸。龐振坤見此情景,怒不可遏,撰書一聯作為壽禮送上。聯雲: 似者,像也,像虎像猊像豺狼,不像州主; 慈者,愛也,愛金愛銀愛錢財,不愛黎民。 聯句俗如白話,利似刀鋒,加上橫批,將貪官名姓嵌入。湯似慈差點氣死,決計報此當眾羞辱之仇。  一日,湯似慈聞聽龐振坤手持寫有“我是天子”的燈籠四出遊逛,便以“欺君罔上”之罪,派衙役將他押上大堂。誰知,龐振坤不僅不認罪,還斥湯似慈有眼無珠。 湯似慈湊近一瞧,原來“我是天子”四個大字下面,還有“一小民”三個蠅頭小字。“我是天子一小民”,所言極是,何罪之有?湯似慈責問為何七個字大小不一,龐振坤理直氣壯地答道:“回大人,‘小民’怎敢與‘天子’一般大小呢?你只見‘天子’,不見‘小民’,怎能怪我?”湯似慈啞口無言。龐振坤懲治貪官技高一籌,絕不手軟。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心憂蒼生 ,官欲橫流不合汙。龐振坤幼時家貧,就學甚難,後來就因出眾才華,科舉及第。乾隆十八年(1753年)拔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舉人。卻因沒錢打通關係,只能在家候補。後歷任廣西潯州府武宣縣縣令和梧州府岑溪縣縣令。涉足官場後,被封任在廣西邊遠小縣,當時那裡屬瘟瘴之地,土地貧瘠,文化落後,但他為官清廉,從不犯貪汙之事,也不假借之名,充盈私囊。蒞政勤能,興學愛民,施以教化,有廉慈聲。清朝民間流傳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但龐振坤致仕回鄧時,囊空如洗,僅有衣被一卷,書籍一箱。真應了位卑未敢忘憂國,位高未敢欺蒼生。他心憂天下,情定黎民,實為為官楷模。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明是非,辯忠奸,知興替。歷史人物是歷史的真實縮影,秦俊先生筆下的龐振坤代表清朝那個時代,見證當時歷史發展和變遷。有繁榮的,有衰敗的;有促進發展的,有阻礙歷史進程的;有倒行逆施的,有逆流而上的。歷歷在目,催人發醒。古今多少事,絕不只是在笑談中。藉故明今,方能長興依然。龐振坤一生雖當過縣令但更多時間生活在下層社會中,坎坷的社會經歷使他對勞動人民的疾苦深受感受。他同情勞動人民,憎恨剝削者,厭惡醜陋的社會現象。他愛民興教,富有才學而無施展之機,為官清廉而無騰達之運,卻是深受人民愛戴不得志的文人。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秦俊先生筆下的龐振坤,混事奇才,憤俗濟世,心憂蒼生,情繫黎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智慧幽默,奇招迭出,時而讓人捧腹大笑,時而讓人深思發醒。瑣碎零星見智慧,小宗凡事見人品。一舉一動,剝繭抽絲原形畢露,一顰一笑故事了了。百姓拍手稱讚到,牛鬼蛇神清除掉。秦俊先生筆鋒利犀,人物刻畫真知灼見,栩栩如生,彷彿隔空重生。淳樸民風,鄉土人情,妙筆如花,猶如昨日再現,讓人感悟頗多。如果說金庸把武俠寫到極致,後世者難以望其項背。那麼,這部《混世奇才龐振坤》應該算是文俠的開創。從民間故事《龐振坤故事》到《混世奇才龐振坤》電視劇。故事中對聯、諧語、拆字、典故、警句、詩詞曲賦等全都化成了“武俠招數”,用妙趣橫生的文鬥配合情節,串聯成了一個個升級版的怪才好故事。讀秦俊先生的書,猶如輕鬆愉快地漫步在歷史的長廊中,笑看雲捲雲舒、花開花落,細聽高上流水,心曠神怡。

作於 2020.4.12於河南省鄧州市

鄧州怪才龐振坤   心憂蒼生情繫黎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