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被認為是“影史最佳”的《公民凱恩》、法國“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四百擊》、獲譽“最偉大法庭片與辯證推理片”的《十二怒漢》……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雖然常常是青澀、質樸的代名詞,對於這些才華橫溢者卻是例外。


今日小編給大家介紹12位憑藉處女作一鳴驚人的導演。


這次,我們僅著眼在歐美導演的長片處女作上。在參考The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100部最佳處女作” 榜單的基礎上,按 “導演後續作品的知名度及口碑”、“豆瓣電影評分”、“豆瓣電影標記數目” 進行了篩選。


01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美] 奧遜·威爾斯

Orson Welles(1915-1985)


集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種角色於一身的電影天才。作為演員,他參與了一百多部電影(包括配音);作為編劇,他寫了42個劇本;作為導演,他執導了近40部影片。


因為有奧遜·威爾斯,我們願意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電影天才”的存在。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美國,1941

豆瓣評分:8.5


奧斯卡九項提名、“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十部電影”之一、1952年《視與聽》“最偉大的十部電影”第一位、1998年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電影”榜首……當所有的這些成就相加,就是《公民凱恩》。



豆瓣網友 歡樂分裂


銷魂深焦、低調燈光、5個敘述閃回的平行運動鏡頭切入、升降橫搖鏡頭、蒙太奇造就的時間維度、複雜場面調度,包括服裝化妝聲效等,無論你們怎麼說裝逼,這些技巧的確無與倫比!



02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法] 弗朗索瓦·特呂弗

François Truffaut(1932-1984)


15歲在巴黎發起電影俱樂部,後在《電影手冊》和《藝術》雜誌任編輯和撰稿人,成為著名影評家。《論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1954)被視為新浪潮運動的綱領與宣言;《法國電影在虛假中死去》(1957)預告了“第一人稱”影片的到來。


特呂弗終身難忘他的童年生活,早年的坎坷經歷,被他一遍遍用非常真切自然,而又十分憂鬱的影象形式再現出來。跟別的新浪潮導演相比,特呂弗避免了政治化傾向,風格雅俗共賞,顯示出雷諾阿等人的影響。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

法國,1959

豆瓣評分:8.7


特呂弗按照他的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拍攝了這部自傳性質的電影,他將此片獻給帶特呂弗離開教導所的著名影評家安德烈·巴贊。


它是法國第一部在戛納影展得獎(最佳導演大獎)的新浪潮電影,也是特呂弗首部長片。



豆瓣網友 有意識的賤民


叛逆的少年,禁錮不住的自由心。面朝大海,背後才是更無邊無際的困牢。巴黎美景、接連長鏡、悅動配樂,新浪潮...



03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法] 讓-呂克·戈達爾

Jean-Luc Godard(1930- )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戈達爾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好萊塢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敘事風格。在他的作品裡常會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筋疲力盡》(À bout de souffle)

法國,1960

豆瓣評分:8.4


本片和特呂弗的《四百擊》同被譽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開山之作。 戈達爾在片中拋棄了傳統的好萊塢電影技術,而大量的採用膠片跳接,手持攝像機,實景拍攝等實驗性拍攝技術。



豆瓣網友 jj73淺之


在這群新浪潮大神的腦中,揮霍青春、追尋愛情和直面死亡永遠是最正經的事。



04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美] 西德尼·呂美特

Sidney Lumet(1924-2011)


以技術知識和使演員發揮一流演技的能力著名的呂美特製作了超過40部電影,他的影片通常是感性的,但幾乎沒有影片在感情上過於誇張。呂美特經常講述充滿智慧和錯綜複雜的故事,他的左傾傾向使他常在電影中論述社會主題,但他並不把政治電影放在首位。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美國,1957

豆瓣評分:9.3


本片內容為關於一個12人陪審團的辯證討論過程,深刻探討美國法律正義及陪審制,片中所探討的司法問題至今仍然存在,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並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法庭片、辯證推理片”。


全片大部分時間僅用單一場景(陪審團室),只有開始和結束時用到不同的場景。此片也因為它“文化上、歷史上、美學上”的重要價值,被選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



豆瓣網友 艾小柯


精湛的表演,恰到好處的對話與矛盾設計。



05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俄] 安德烈·薩金塞夫

Andrey Zvyagintsev(1964- )


1990年從莫斯科國立戲劇大學表演專業畢業,2000年受邀執導《迴歸》。這部影片也成為薩金塞夫個人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在第一次參展中就獲得了第60屆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和最佳新人導演獎兩個獎項。其親自撰寫的短文中指出,故事以寓言的方式透視人生的處境,觀眾只要循著這個方向欣賞,定會看出真正的意思。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迴歸》(Возвращение)

俄國,2003

豆瓣評分:8.8


本片榮獲2004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2003年俄羅斯影評人協會最佳劇本、最佳新人和最佳電影獎,2003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處女作、金獅獎等。


薩金塞夫在採訪時曾稱:“我沒有將它看作是每天常見的故事,或者一個社會性的題材。它不是簡單的父子情,很大程度上,它從一個神話化的角度去看人生。電影裡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意義。”



豆瓣網友 陀螺凡達可


完全抽離背景和環境的敘事,冷靜有力,寓言就該這樣拍。



06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英] 蓋·裡奇

Guy Ritchie(1968- )


1968年出生於英國的一個軍人家庭,小時候被繼父撫養,後來被送去就讀私立學校,並因為興趣而換了10間學校。1993年在一家電影公司當了兩年的小弟,後來就開始自己拍攝一些廣告和MTV音樂錄影帶。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兩杆大煙槍》

(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英國,1998

豆瓣評分:9.0


這部作品讓好萊塢兩個當紅巨星湯姆·克魯斯和布拉德·皮特讚不絕口,甚至讓後者致電蓋·裡奇,表達不計片酬想在其作品中軋上一角的意願。《瘋狂的石頭》就有對它的借鑑與致敬。



豆瓣網友 影志


犯罪都那麼的英倫範,蓋·裡奇構造了一出無巧不成書的黑色喜劇,調侃、刺激,別有一番滋味。“四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蓋·裡奇果然不是蓋的。”



07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美] 昆汀·塔倫蒂諾

Quentin Tarantino(1963- )


毫無疑問,昆汀是個鬼才。而所謂“鬼才”,就是“鬼才知道他在想什麼”。


他在20世紀九十年代作為風格獨特的導演迅速成名,他擅長非線性講述故事,難忘的對白及血腥場面,將美國本土B級片的黑色暴力風格發揚光大。昆汀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獨立電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輕導演,以獨特的個性和對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均有深刻理解著稱。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落水狗》(Reservoir Dogs)

美國,1992

豆瓣評分:8.2


這部電影實際上是翻拍了1987年的香港電影《龍虎風雲》,落水狗在上映時票房一般,但在英國上映後卻比較成功。隨著之後的DVD版本發售,得到更多觀眾的欣賞,漸漸令它成了經典的犯罪電影。



豆瓣網友 陸支羽


昆汀的秘訣真的只是無規則的暴力和血漿嗎?顯然不僅僅如此。PS:處女作便能如此一針見血地奠定影像風格,亦唯恐昆大神是也。



08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英] 克里斯托弗·諾蘭

Christopher Nolan(1970- )


“我是克里斯托弗·諾蘭,一個典型的英國人,像我的前輩希區柯克那樣,不僅是一個導演,也是一個擁有奇想能力的人。”這是諾蘭對自己的評價。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追隨》(Following)

英國,1999

豆瓣評分:9.0


在諾蘭看來,時間就像是一片片記憶的碎片,因此他把電影中原有的自然時間完全打碎,讓事件以一個一個分裂的片段呈現出來,觀眾需要在自己的腦海裡推導出一個整體。而處女作《追隨》即是如此,諾蘭標誌性的意外結局、碎片化敘事等,在此片中已有了極完美的體現。



豆瓣網友 貓叔Mack


諾蘭的第一部長片,驚豔的處女作。小成本的粗糙的黑白鏡頭,彷彿新浪潮一般的酷,騙中騙一般的抽絲剝繭,低俗小說一般的非線性。



09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墨]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1963- )


1963年生於墨西哥城,曾是墨西哥電臺的著名DJ。1990年從事廣告拍攝,併成立個人製片公司ZetaFilms,嘗試嚮導演轉型。在尋求劇本的過程中結識編劇吉勒莫·阿里加,兩人意趣相投,開始籌備一個關於墨西哥城的短片集劇本。


歷時3年,易稿36次之後,只有三個片段保留下來,就是日後《愛情是狗娘》的雛形。《愛情是狗娘》為岡薩雷斯帶來了一個新導演的無上榮譽,也因此形成了他的固定制作班底。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愛情是狗娘》(Amores perros)

墨西哥,2000

豆瓣評分:8.2


一場劇烈的撞車,讓不同人的命運在瞬間交疊後走向了不同的歸途。但影片要說的,是殊途同歸的愛情。全片瀰漫著濃重的歐美文化和墨西哥文化碰撞的痕跡,結構巧妙,視覺衝擊力極強,同時又像阿莫多瓦的電影那樣留有大量的思索空間。



豆瓣網友 小巖菽


人與動物的相處多麼直截了當,有愛或者沒有愛。而人之複雜,即使用同一群主人公續寫故事三段,仍述不盡愛恨情仇。



10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法] 讓-皮埃爾·熱內

Jean-Pierre Jeunet(1953- )


多數中國觀眾或許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卻不會不知道熱內的另一部作品:《天使愛美麗》。


讓-皮埃爾·熱內早年從事電視廣告和視頻片段的製作。1991年,熱內和搭檔馬克·卡羅完成了第一部長片《黑店狂想曲》,這部開山之作獲得了愷撒獎的四個獎項,其中包括最佳新銳導演獎和最佳場景獎。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

法國,1997

豆瓣評分:8.1


故事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是一個反烏托邦的世界。雖然是一部“黑色幽默”電影,但不能簡單地把這樣一部電影定位“喜劇”,雖有法式幽默,其黑色內容也足以吞沒其搞笑元素,讓人在整個觀影過程中晦澀難奈。偶爾的幽默橋段只能起到暫時的撫慰作用。



豆瓣網友 文澤爾


荒誕奇異黑色:愛情如飛刀,勝過原子彈。

你有大提琴,我有音樂鋸。近視如你,矮醜如我,不妨礙我們微笑,不妨礙我們相愛。



11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美] 斯派克·瓊斯

Spike Jonze(1969- )


早年斯派克·瓊斯是在滑板和小輪車上度過的,在特技運動界混出了一點名堂,擁有不少少女粉絲。他還參與創建了自行車玩傢俱樂部Homeboy、女生滑板公司Girl Skateboards以及青年文化雜誌Dirt,並從事雜誌編輯、滑板攝影工作。


斯派克·瓊斯極少接受採訪,在他所接受的採訪中,大多是由尷尬的冷場組成。在經歷了與斯派克·瓊斯“不尋常的”共事後,約翰·馬爾科維奇對媒體開玩笑地說:“他不會說英語。”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Being John Malkovich)

美國,1999

豆瓣評分:8.2


約翰·馬爾科維奇在片中扮演虛構化的自己,因為在導演和劇本的原創性,作品獲得廣泛好評,提名三項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女配角。


影片在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極佳評價,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評價高達93%。在《帝國》雜誌評選的世界最偉大的500部電影中排第441名。



豆瓣網友 劉小黛


人的自覺,是可怕的詛咒。藉由思考、感覺而備受苦惱。木偶的聲音,是人內心深處的呼喚。



12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英] 鄧肯·瓊斯

Duncan Jones(1971- )


鄧肯·瓊斯原名佐維爾·鮑伊或喬伊·鮑伊,是搖滾傳奇大衛·鮑伊和前妻Angela Bowie的兒子,1971出生在英國肯特郡的貝克漢姆醫院,他的到來讓鮑伊寫下了“Kooks”這首歌,18歲時他決定使用鄧肯·瓊斯這個名字。


從倫敦電影學院畢業後,瓊斯便努力成為一名電影導演,為此付出不少心血,但他首先是作為廣告導演而受到關注的。


這些“有生之年必看”的電影,竟然都是導演們的第一部作品。


處女作:《月球》(Moon)

英國,2009

豆瓣評分:8.5


影片榮獲2009年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最佳英國影片獎,男主角山姆·洛克威爾因此片獲得2009年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拍攝期間正好是美國編劇大罷工,鄧肯·瓊斯利用這個機會請到了特效製作方面的頂尖人才,從而為這部小成本電影營造出非常棒的視覺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