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引領製造業高質量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黃曉豔播報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2019全球工業智能峰會30號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開。

作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唯一的“AI+工業”主題論壇和重要高端論壇之一,本次峰會以“AI變革 洞見工業未來”為主題。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貿易投資和創新司司長伯納多•卡爾扎迪拉•薩米恩多、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等分別為峰會致辭。來自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全球領軍企業和工業互聯網/工業智能領域的代表超過2000人次參加。

前央視人、創新奇智合夥人路一鳴主持了全球工業智能峰會。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峰會分為1個開幕式,3個主題論壇,創新應用展和一場行業領軍人物深度分享/交流會。

據瞭解,本次峰會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主辦,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投資促進中心、日本工業價值鏈促進會等聯合承辦。

嘉賓開幕致辭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彭沉雷副市長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是一座具有鮮明工業基因和工匠精神的城市。近年來,上海按照國家總體部署要求,發揮工業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人才相對富集等優勢,繼續深化“5G+AI+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全力推動工業物聯、工業數聯、工業智聯“三位一體”的上海實踐,通過積極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打響“上海製造”品牌,努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貿易投資和創新司司長伯納多•卡爾扎迪拉•薩米恩多先生代表在致辭中提到:全球適應2030年可持續發展計劃的時候,我們要非常清晰地意識到創新和技術的重要性。工業化的生產將會被科技的創新所顛覆,物聯網和雲計算這些新型的技術會顛覆現有工業,現在所有產業的變革會展現出新技術的力量。第四輪科技變革,技術發展帶給大家更多的益處。為了應對第四輪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和機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在聯結多個利益相關方,共謀合作和發展。對於聯合國而言,主要關注點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要去克服數字化鴻溝這樣的困難,而這離不開多邊關係的磋商與合作。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世界經濟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只有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才能突破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創新最活躍、交叉最密集、滲透性最強的領域。通過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系統性、革命性、群體性的創新變革和模式轉變,工業是人工智能最具潛力的應用領域。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我國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網絡支撐能力、平臺供給能力和融合應用深度推進方面獲得可喜成績。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向峰會發來了致辭視頻,他非常高興地看到中國新的工業技術研發和應用,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5G領域,處在世界同行的第一方陣。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導的網絡架構已經面試,這次又成功啟動了第一個工業互聯網項目,開拓了工業互聯網新領域。

重要儀式和發佈

長三角G60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正式啟動建設

在伯納多•卡爾扎迪拉•薩米恩多司長、李穎巡視員和長三角三省一市、G60科創走廊九地市代表的共同啟動下,長三角G60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建設正式啟動,同時發佈應用場景需求。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該體驗中心以“工業互聯網賦能G60科創走廊,定義工業的未來”為主題,按照“一鏈多點、一廊九城”整體佈局,以“體驗、測試、驗證、服務、創新”五位一體的功能打造,結合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航空航天、鋼鐵化工等主要產業的應用場景需求面向全球範圍進行徵集。

長三角G60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是上海市經信委聯合松江區人民政府、臨港松江科技城共同打造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位於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的標誌性建築群——G60科創雲廊,面積達4000平米,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試先行點。創新體驗中心將為各平臺的交流與合作提供經典案例和解決方案,從上海及長三角的優勢產業出發,串聯工業互聯網的各種創新應用場景和案例,從而加速產業生態和業務模式的創新、推廣與應用。

長三角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多方簽約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峰會開幕式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10家重點機構和重點行業企業代表共同簽署了《長三角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合作協議》,圍繞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上海)覆蓋行業二級節點和長三角區域達成戰略合作。

《工業智能上海倡議》現場發佈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上海電氣集團總裁黃甌現場發佈了《工業智能上海倡議》。他倡議,讓物聯賦感,讓數聯賦知,讓智聯賦思,讓文化賦神,發出“AI+工業”的最強音。

《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報告(2019)》和《工業智能白皮書》面向全球發佈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女士發佈《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報告(2019)》和《工業智能白皮書(2019)》兩份報告。

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編寫的《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報告(2019)》,全面分析了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的概況、生態和政策環境。該報告嘗試全面地展示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的未來發展圖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工業智能白皮書(2019)》則嘗試對工業智能的發展情況做系統性的梳理,並在一定程度上對未來的發展、變革方向有所預見。

工賦工業互聯網開發者社區正式上線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由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上海),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協會(籌),上海積夢智能、多家開發者社區傾力打造的、面向工業互聯網開發者群體交流分享的工賦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者社區正式上線。工賦工業互聯網開發者社區的發起單位代表:Google Develop Group上海區域負責人陳世欣,TGO上海分會會長伍濤,Pivotal數據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監程良,工賦工業互聯網開發者社區聯合創始人謝孟軍,工業互聯網聯盟(IIC)技術工作組及架構任務組聯席主席林詩萬,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忠斌共同見證並正式啟動工賦工業互聯網開發者社區上線。

國內首個專注於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開發者社區——“工賦-工業互聯網開發者社區”主要涵蓋應用中心、知識庫、工賦學院、開發者活動、開源代碼等5大板塊,創造一個專門交流工業互聯網、傳播相關產業知識、輸出相關產業人才的平臺。這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創舉,推動構建社區+開發者+應用方的工業互聯網的生態圈。

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世界各國圍繞核心標準、技術、平臺加速佈局工業互聯網。從微觀層面看,工業互聯網是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從宏觀方面看,是實現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跨越的關鍵。據瞭解,截至目前,具備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50家,重點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近65萬臺,工業APP近2000個,在石化、機械、鋼鐵、電子、輕工等領域催生一批新模式、新業態,顯著帶動行業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有力推動和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自2018年開始,長三角一市三省地方政府搭臺推進長三角數據互認,明確了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示範區建設的路徑。本次峰會正式啟動建設的長三角G60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上海)向跨區域重點行業二級節點的全面覆蓋,將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院士做主題演講

在開幕式的嘉賓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高金吉院士、柴天佑院士分別從人工智能在裝備自主健康、製造流程優化等不同場景展開主題演講。兩位院士的報告凸顯了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廣闊前景,人工智能的應用的目的可以彌補人類在工業流程中決策和操作上的不足。

高金吉:人工自愈驅動裝備自主健康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教授高金吉在“人工自愈驅動裝備自主健康”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脫胎於“人類自愈”的“人工自愈”。高院士圍繞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變革維修方式,大工業機器崛起促生仿生人工自愈,從自動化、智能化到自愈化等問題展開分析,得出結論是:大工業機器崛起催生人工自愈,人工自愈拓展了仿生學、控制論和人工智能的研究領域。

人工自愈是研究由人到物的科學,目的是賦予機器自發作用的維持健康狀態的能力,減少工業流程中40%由人為失誤造成的機器故障,讓強大的智能控制能保證機器運行在“健康”的狀態。所以人工自愈系統應該包括自修復、代償、自保護和故障防止四個功能。人工自愈將會促進裝備的智能化由可控化、自動化真正實現具有自愈功能的高級智能階段。

高院士指出,人工智能會使設備更聰明,人工自愈讓裝備自主健康。人工自愈是裝備自主健康和智能製造的基礎,是工業智能發展的重要方向。人工自愈改變傳統理論、創新設計,讓未來的機器裝備和製造系統,乃至所有的人造物系統自主健康,助力於下一輪工業革命,邁進自愈化時代。人工自愈與人工智能一樣是新興交叉學科,應列入基礎學科發展行業,應該重視自愈化和自主健康裝備的開發應用。

柴天佑:從製造流程智能化談工業人工智能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的“從製造流程智能化談工業人工智能”主題報告,希望通過人工智能讓機器進入決策層,彌補人類在收集、分析信息和決策上的不足。

柴天佑指出:工業生產可以簡化為底層的工業裝備和上層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能夠保證自動化生產,但是自動化的生產無法應對兩種生產需求。個性定製產品的生產要求底層的工業裝備能夠加工出不同的產品,就需要工業裝備和控制系統的智能化。而目前自動化流程可以提前設置生產參數,部署自動化產線,實現“關燈工廠”,但無法滿足定製化和柔性生產的需要。如果產品需要新的工藝和流程,決策部門需要重新把指標變成工業參數,再由工程師落實控制系統的設置。

在人機協作的系統中,人需要先從信息系統採集信息,再根據自己的感知、認知和功能得到工況信息,最後在這些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決策。當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人的決策就開始制約生產的發展。因為人很難感知到運行工況的動態變化,難以及時處理異構信息,決策也容易受主觀判斷的影響。要想個性定製的高效化,流程工業的全局優化,就要把現在的人和控制系統、裝備變成自主系統,把原有的管理系統變成人機合作的決策系統,讓機器逐漸擁有感知、認知和決策的功能。

柴院士認為,AI的加入會改變現在的企業結構——從原有的資源計劃系統、製造執行系統和設備控制系統的三層結構簡化為自主系統和人機決策優化系統兩層結構。基於大數據的深度學習還很難應用於製造流程:多尺度和多元信息依然依賴人工獲取;預報模型難以建立,預測依賴人工;決策和控制過程的集成也很困難。人工智能技術依然不足以支撐機器狀態的判斷,無法完全實現工況的預測和追溯,工業過程也無法通過反覆試錯去建立模型。人工智能技術更容易解決大數據量下的小任務,但工業決策卻是小數據量下的複雜任務。 所以,人工智能在工業流程被寄望能實現的工作有三個。首先是對工況多元化信息的感知和認知;其次是能夠協同經營層、生產層和運行層的決策;最後是以企業綜合生產指標優化為目標,自動協同控制裝備的控制系統。

對應人工智能在工業流程上有望完成的工作,仍有五個關鍵技術亟待解決:第一個關鍵技術複雜工業環境下運行工況多尺度、多元信息的智能感知和識別技術;第二個複雜工業環境下基於5G多元信息的快速可靠的傳輸技術;第三個系統辨識與深度學習相結合的智能建模、動態仿真和可視化的技術;第四個關鍵的工藝參數和生產指標的預測和追溯技術;第五個人機合作的智能優化決策技術。

大師對話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峰會上,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中德智能技術博士研究院德方院長Axel Kuhn與中德智能技術博士研究院中方院長、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國首席科學家房殿軍雙方從德國和中國的視角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工業智能——我們該向德國學習什麼”的同臺對話。

對話一開始,房殿軍就表示工業智能不應該是我們如何向德國學習,而是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德國製造在工業智能領域的做法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對話的詳細內容請留意後續專訪文章。)

交流分享

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全球戰略高級副總裁阿蘭•德迪歐、Landing AI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吳恩達、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範濟安、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總經理阮前途圍繞各自行業和領域分別進行了實踐經驗分享和交流。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上海召開

30號下午,“全球視野下的工業智能生態”、“長三角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暨工業造就者之旅”、“工業互聯網開發者大會”3場主題論壇同時進行。

與會嘉賓們聚焦“全球視野下的工業智能生態”,分享中、美、德、日等不同國家、不同機構和企業如何應對新一輪工業發展挑戰,以及採取什麼樣的策略,為推進我國工業互聯網和工業智能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暢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之下工業互聯網協同,推動工業互聯網開發者相聚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