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祥鳳號航空母艦

祥鳳號航空母艦是日本“祥鳳”級航空母艦的首艦。改裝前為劍埼型潛水母艦的首艦劍埼號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祥鳳號航空母艦各型參數為:

  • 標準排水量11200噸,滿載排水量14200噸
  • 最大動力輸出52000馬力,最大航速28節
  • 對空防禦火力為4座雙聯裝127mm高射炮以及4座三聯裝25mm高射機關炮
  • 其可最多30架各型艦載機,分別為零式戰鬥機18架,九七式攻擊機9架,以及3架備用零式戰鬥機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祥鳳號榮幸的成為日本海軍第一艘被擊沉的航空母艦

1934年12月3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正式開工建造,1935年6月1日下水,1939年1月15日其作為潛艇母艦竣工,1942年1月26日被改造為航空母艦服役。1942年5月7日11時35分在珊瑚海海戰中被美軍航母艦載機擊沉,沉沒地點位於東經152度55分南緯10度29分,1942年5月20日正式除籍。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祥鳳號生前最後的遺照

赤誠號航空母艦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赤誠號航空母艦

赤誠號航空母艦原為日本海軍天城級戰列巡洋艦2號艦,1920年12月6日在吳港海軍工廠開工建造,但因1922年2月份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而停止建造,後於1923年1月被改裝為航空母艦。1925年4月22日赤城號下水,1927年3月25日赤城號正式完工。並於1927年8月1日加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服役擔任第一航空戰隊旗艦。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服役之初的赤城號航空母艦,其採用獨特的三段式飛行甲板設計,最初目的是為了提高艦載機的作戰效率,但實際上卻相當打臉,最後不得不改回全直通式飛行甲板

赤誠號服役之初最醒目的標誌當屬橫臥彎曲式煙囪和三段式飛行甲板。1935年在經過現代化改造後飛行甲板改為全通式,加裝了島型艦橋與升降機。由於是在戰列巡洋艦的基礎上改建的,赤城號存在許多先天不足,無法充分利用其巨大的艦體,這也導致艦載機搭載量僅為60架。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赤誠號航空母艦三視圖。經過技術升級改造後的赤誠號航空母艦,採用了全通式飛行甲板。雖然有著龐大的噸位,但由於其改裝自戰列巡洋艦,使得其艦體內部空間佈局不合理,造成其艦載機搭載量遠低於同噸位航母

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滬抗戰中,山本五十六曾率領赤城號航空母艦、加賀號航空母艦轟炸上海。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赤城號先後空襲了長江流域、華南、海南等地區。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由南雲忠一率領的由6艘航母組成的日本航空母艦編隊在12月6日到達了預定海域。南雲忠一的旗艦就是赤城號航空母艦,12月7日南雲忠一在赤城號的指揮室裡下達了攻擊命令。隨後赤城號作為日本第一航空艦隊旗艦率領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向西掃蕩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在拉寶爾攻略戰、達爾文空襲、印度洋海戰中均獲得勝利,重創英國遠東艦隊。1942年6月5日中途島海戰中,赤城號航空母艦作為第一機動部隊旗艦的身份參戰。10時20分,赤城號遭被美國海軍企業號航母上的SBD式俯衝轟炸機投下的兩顆炸彈所擊中,並順帶引爆了艦上的彈藥和油料,由於赤誠號的情況持續惡化,6月6為了避免被美軍俘獲,由日本驅逐艦發射魚雷將其擊沉。1942年9月25日,赤城號航空母艦除籍。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中途島戰役中被美軍企業號航母起飛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擊沉

赤誠號航空母艦各型參數為:

  • 艦長260.67米,其中飛行甲板長249.17米;艦寬31.32米,飛行甲板寬30.5米;吃水8.71米
  • 標準排水量36500噸,滿載排水量42541噸
  • 作為戰列巡洋艦出身的赤誠號航母動力強勁,其配備有動力專燒鍋爐11座,混燒鍋爐8座,蒸汽輪機8臺,最大輸出功率達133000馬力,採用四軸推進,最大航速30.2節
  • 續航力8200海里/16節
  • 編制艦員1630人
  • 主要武器裝備為:6座單聯裝200毫米艦炮;6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14座雙聯裝25毫米機炮
  • 艦載機方面:搭載65架常用及25架備用機,共計90架。其中艦載戰鬥機12架、艦載轟炸機35架、艦載攻擊機19架。

加賀號航空母艦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加賀號航空母艦三視圖,加賀與赤誠號航空母艦的最大區別就是其艦島位置不同,赤誠號位於飛行甲板左側,加賀號位於右側

加賀號原為日本加賀級戰列巡洋艦首艦,1920年7月19日,加賀號在神戶港川崎造船廠開工建造;1921年11月17日,加賀號下水。1922年2月5日,因《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加賀號停止建造並準備作為靶艦擊沉;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導致天城號航空母艦受損報廢,改造為航空母艦;1928年3月31日,加賀號完工,加入日本海軍服役。1934年6月至1935年10月加賀號在佐世保海軍造船廠進行現代化改裝。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服役初期的加賀號航空母艦,與赤誠號一樣,採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三段式飛行甲板設計……

加賀號航空母艦各型參數為:

  • 艦長247.65米,飛行甲板長248.6米;艦寬32.5米,飛行甲板寬30.5米;吃水9.5米
  • 標準排水量38200噸,滿載排水43600噸
  • 與赤誠號一樣,作為戰列巡洋艦出身的加賀號搭載艦8座本式鍋爐,4臺蒸汽輪機,最大功率127400馬力,採用四軸推進,最大航速28.3節
  • 續航力16節10000海里
  • 編制艦員1708人
  • 主要武器裝備:防空主力為22座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8座雙聯裝89式127毫米高射炮及10座200毫米艦炮
  • 艦載機方面:搭載艦載戰鬥機18架、艦載轟炸機27架、艦載攻擊機27架、備用機18架,共計90架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現代化升級改造後的加賀號航空母艦,其最醒目的標誌便是位於右側的艦島設計及向下彎曲的橫臥式煙囪

加賀號服役之後,與赤城號一同編入第一航空戰隊,此後兩艦共同參與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1932年2月22日和26日,加賀號起飛數架艦載機分別轟炸了蘇州和杭州,當時配備的艦載機為90艦戰和89艦攻。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加賀”號一直活動在中國海域,是日本侵華海軍的主力作戰艦隻。在最為慘烈的江陰要塞戰役中其多次利用其所搭載的艦載機對中國海軍作戰艦隻進行猛烈的轟炸,擊沉、擊傷數艘主力戰艦,經此一役中國海軍名存實亡……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侵華戰爭時期的加賀號航空母艦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加賀號作為日本海軍主力航空母艦之一參與了對珍珠港的打擊。其為了搭載日本專門為偷襲珍珠港而設計的淺水魚雷最晚從吳港出發,該型魚雷為日本航空艦隊在當時唯一可對珍珠港淺水區停泊的戰列艦進行水下攻擊的武器。但加賀號也因此在珍珠港行動中損失艦載機數量最多,共有15架被美軍擊落,佔日軍整體損失的一半。

1942年1月19日與赤城號一同從楚克出發對拉包爾進行了空襲,隨後又於1月21日空襲鄰近的卡維恩;2月19號日本海軍集中赤城、加賀、蒼龍、飛龍號4艘主力航空母艦對澳大利亞達爾文港進行了空襲;但加賀號在任務結束後在帕勞港觸礁,被迫回國修理,因此未參加日本海軍在印度洋上的作戰活動。維修完後原預定要進行MO作戰,但是這項任務在考慮第五航空戰隊的培育狀況因此交由“翔鶴”與“瑞鶴”執行,因此錯過了珊瑚海海戰。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中,加賀起飛艦載機在發動對中途島基地的襲擊之後,在換裝艦載機武器時,被美國海軍航母上起飛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突襲,總共被命中5發炸彈,其中一發直接命中艦橋附近,引爆了油罐車致使包括艦長岡田次作以下的艦上主要軍官絕大部分當場死亡,令損管現場缺乏有效指揮,最終導致大火完全失控。下午2時放棄搶修,下達全員離艦命令,下午4時26分,火勢延燒到汽油槽引發大爆炸,艦體斷成兩截不久沉入大海……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加賀號在中途島海戰中被美軍艦載機投彈命中示意圖

蒼龍號航空母艦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蒼龍號航母三視圖,由於其是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雖然其噸位遠低於赤誠、加賀號但其各項綜合性能卻不輸以上兩位大哥

蒼龍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第一艘專門設計建造的中型航空母艦,不同於赤誠、加賀兩艘航母通過戰列巡洋艦改裝而來。蒼龍號是日本海軍第二次船艦補充計劃:丸二計劃中建造的最為重要的艦艇之一。在此之前日本海軍通過對赤城號與加賀號的改裝獲得了充足的航母設計建造經驗,之後將更成熟、先進的航母設計建造技術運用於蒼龍號的建造。

受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日本海軍擁有航空母艦總噸位的限制,蒼龍號排水量只有赤城號與加賀號的一半左右,但是同時也擁有更快的速度。蒼龍號在建造之初就採用全通式飛行甲板,雙層機庫,島式艦橋位於右舷,其後右舷是與赤城號航空母艦類似的向下彎曲的橫臥式煙囪。但同時由於噸位限制無法安裝更多的防護裝甲也就導致了其防護能力較弱,這也為蒼龍號在中途島海戰中被美軍擊沉埋下了隱患。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建造中的蒼龍號航空母艦

蒼龍號於1934年11月20日在吳港海軍船廠開工建造,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加入日本海軍服役。

蒼龍號航空母艦各型參數為:

  • 標準排水量15900噸,滿載排水量19500噸
  • 艦長:227.5m,艦寬:21.3m,吃水:7.62m;飛行甲板長216.9m,寬26m
  • 最大航速:34.5 節
  • 續航力7680海里/18 節
  • 艦員:1103 人
  • 主要武器裝備:6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14座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
  • 艦載機方面:搭載戰鬥機16架、攻擊機12架、轟炸機36架、偵察機9架,共計73架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蒼龍號於1937年12月29日正式服役,次年即投入中國近海,利用其艦載機在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對進攻的日本陸軍提供火力支援任務。

當飛龍號航母於1939年7月服役後,其與飛龍號共同編成聯合艦隊第二航空戰隊。1940年加入日軍進駐法屬中南半島的支援部隊工作,結束任務之後與飛龍號一同回到日本本土,進行對美開站前的戰前訓練。1941年初,日本製定的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的計劃,在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將推薦下蒼龍號被批參加珍珠港作戰,在12月7日的作戰中,蒼龍號戰果豐碩,其水平轟炸機編隊擊沉了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且由於續航能力強,在執行完珍珠港的任務回國途中,蒼龍號所屬的第二航空戰隊還奉命前往威克島支援。

1942年1月,蒼龍號與飛龍號一起南下參加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攻略作戰,2月,在帛琉與第一航空戰隊會合,空襲澳洲的達爾文港。1942年4月,第一、二、五航空戰隊奉命進入印度洋,尋機殲滅英國遠東艦隊。由於英國遠東艦隊採取了避戰機動策略,雙方並未直接交手。4月5日日軍艦載機轟炸了科倫坡,之後在蒼龍號飛行隊長江草隆繁指揮的日軍53架99式俯衝轟炸機對英軍重巡洋艦多塞特郡號和康沃爾號展開作戰,前者在13分鐘內被炸沉,後者在18分鐘內沉沒,炸彈命中率達到堪稱恐怖88%。9日,日軍又突襲亭可馬裡,將基地內大批飛機、船舶和設施炸燬,隨後又與友艦配合、向正在駛往錫蘭島東岸的英軍輕型航母競技神號發動進攻並將其擊沉,炸彈命中率達82%。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1942年5月27日,蒼龍號隨日本聯合艦隊啟程前往參加中途島大海戰。蒼龍號與飛龍號被編入第二航空戰隊,由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海軍少將的指揮。

6月5日,日本聯合艦隊經過一陣慘烈的空戰,悉數擊退美軍各型進攻戰機,但也為美軍後來起飛的俯衝轟炸機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就當蒼龍號準備迎風起飛戰機轟炸美軍航母時,美軍俯衝轟炸機突然從空中俯衝而至,並快速投彈離去;在短短几分鐘間內,有三枚直接命中蒼龍號飛行甲板上面,並平均的落在三座升架機前,爆炸連續引爆了停在甲板上正等待起飛的戰機和堆積在甲板上的炸彈魚雷,全艦陷入一片大火。之後火災延伸到魚雷庫,併發生了大爆炸,10時45分,艦長柳本柳作下令全艦棄船,而自己卻堅持留在艦橋。當天整個下午蒼龍號都持續著猛烈的燃燒。7 時 13 分, 焚燒了八小時半的蒼龍號最終沉沒,1103 名船員中有 718 名戰死。

飛龍號航空母艦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飛龍號航母設計圖,作為日本海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型專業設計建造的航母,其在日本海軍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飛龍號航空母艦屬“蒼龍”級中型艦隊航母,與之前建造的帶有濃厚實驗性的鳳翔號以及戰列巡洋艦改裝的赤城號、加賀號航母不同,蒼龍級是舊日本海軍設計建造的第一型專用航空母艦。但飛龍號航母是在蒼龍號航母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升級,也可以認為是一級獨立的航空母艦。與蒼龍號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劃:丸二計劃中建造的主力艦艇之一。1934年的“友鶴事件”以及次年的“第四艦隊事件”,令日本海軍意識到忽視艦船復原性及結構強度的巨大風險,於是對正處於設計階段的飛龍號進行了一系列修改調整。與蒼龍號比,飛龍號進一步加強了艦體結構強度,外觀上大大提高了艦艏幹舷,提高了其航行穩定性;另外,由於改進了裝甲防護,飛龍號比蒼龍號稍寬一些,排水量比後者更大。在外觀上,飛龍號航空母艦最大的變化是:島式上層建築改到了左舷。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服役初期的飛龍號航母和赤城加賀相比,顯得有些矮小

飛龍號航空母艦於1936年7月8日在橫須賀海軍船廠建造,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加入日本海軍服役。

飛龍號航空母艦各型參數為:

  • 標準排水量17900噸,滿載排水量21900噸
  • 艦長:227.4m,艦寬:22.3m,吃水:7.84m;飛行甲板長216.9m,寬27m
  • 動力方面:採用4臺艦本式高中低壓蒸汽輪機和8座呂號艦本式重油轉燒鍋爐,最大動力輸出為153000馬力;最大航速:34.3節續航力7670海里/18 節
  • 艦員:1103 人
  • 主要武器裝備:裝備6座雙聯裝127毫米防空炮,7座三聯裝25毫米高射炮,5座雙聯25毫米口徑高射炮
  • 艦載機方面:標準模式下可搭載57架艦載機、包括16架備用、戰鬥機18、艦爆18架、艦攻18架,而滿載時可達71架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飛龍號1939年7月服役後與“蒼龍”號編為第二航空戰隊。1940年,飛龍號成為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的旗艦。並於1940年加入日軍進駐法屬中南半島的支援任務。

1941年12月7日,第二航空戰隊飛龍號和蒼龍號作為6艘航空母艦為首的航空艦隊主力,參與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行動。在轟炸珍珠港的過程中,兩艦的飛機攻擊了戰列艦大街和港內的輔助艦隻,戰果豐碩。在返航途中,“飛龍”號和“蒼龍”號又奉命支援攻佔威克島的作戰。

1942年初,第二航空戰隊“飛龍”號與“蒼龍”號南下支援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2月15日,第二航空戰隊與第一航空戰隊(“赤城”號和“加賀”號)匯合。2月19日,一、二航空戰隊空襲澳大利亞達爾文港;3月協助攻佔荷屬東印度群島。1942年4月,第一、二航空戰隊與第五航空戰隊(“翔鶴”號和“瑞鶴”號)匯合,對印度洋英國海軍進行掃蕩(“加賀”號因觸礁致主軸受損,僅能維持18節航速,未能參加行動)。空襲了錫蘭的英國海軍基地科倫坡和亭可裡蘭,並擊退了前來應戰的皇家空軍遠東部隊。

1942年5月27日,日本聯合艦隊第一航空戰隊(“赤城”、“加賀”號),第二航空戰隊(“飛龍”、“蒼龍”號)組成第一航空艦隊,以“赤城”號為艦隊旗艦,率領2艘戰列艦(“霧島”、“榛名”),2艘重巡洋艦(航空巡洋艦“利根”、“築摩”),1艘輕巡洋艦(“長良”號,作為水雷戰隊旗艦),12艘驅逐艦(分屬第四、第十、第十七驅逐艦分隊),踏上了奔襲中途島的征途

搜索而來的美軍航母俯衝轟炸機群發現第一航空艦隊行蹤,“赤城”號、“加賀”號和“蒼龍”號同時遭到致命打擊而被摧毀。三艦分別於6月4日傍晚和次日凌晨沉沒。

由於日軍僅剩飛龍號可以作戰,指揮權移至“飛龍”號,由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繼續指揮作戰。1942年6月5日上午,飛龍號連續發動反擊。儘管飛機所剩無幾,但其精銳的艦載機部隊仍然重創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命中炸彈三枚、魚雷兩條(後被日本潛艇擊沉)。

約克城號的艦員經驗豐富,在日機兩次轟炸的間隙撲滅了大火,雖然此舉招致了日軍第二次攻擊,但無論是倖存的日軍飛行員還是飛龍號上的山口少將,都誤以為已擊沉了兩艘美軍航母。他們認為,美軍的三艘航母僅剩一艘,雙方已回到1:1的起跑線上,而美軍飛機也損失慘重,因此“飛龍”號全艦士氣大振。

盤點二戰日本海軍那些被擊沉的航空母艦(一)

被美軍重創的飛龍號航空母艦,後被日軍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

但是,美軍企業號的反擊尾隨而至,飛龍號被4枚炸彈擊中,徹底喪失戰鬥力。由於損壞過於嚴重,儘管沒有沉沒,但根本無法拖航,只得由隨行的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此役,兩艘護航的驅逐艦“野分”和“捲雲”各自擊沉了一航戰的旗艦“赤城”和二航戰的旗艦“飛龍”)。山口多聞拒絕離艦,隨“飛龍”號一起沉沒……

創作不易,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