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沒的幸福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婚姻既不是我高攀了你,也不是我下嫁於你,婚姻是彼此成就,一起奮鬥!

我一小學同學,家庭情況不是特別好,在他10歲的時候,父親身患重病去世,使本來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母親未再嫁人,獨自撫養他長大,初中上完就出來混社會了。雖然學習不算好,但腦子比較好使,在外面打工賺了一些錢,為了母親,回老家搞農業,承包了一些土地種蔬菜也賺了不少錢。20多歲的時候,鄰居給他介紹了對象,談不上多漂亮多靈透但絕對溫柔賢惠孝順聽話。剛結婚的時候,小兩口感情很好,你儂我儂,幸福的不行,後來又生了個兒子,更是春風得意,故事到這裡算是很勵志的了,正如宋代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其一》說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婚姻需要經營需要信任,需要兩人一起努力共同打拼將來。可能是好日子過膩了,婆婆開始看兒媳婦不順眼,覺得兒媳懶沒本事,既不能掙大錢也不做到事事勤快伺候到點,整天橫挑鼻子豎挑眼指桑罵槐,家裡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兒媳笨嘴笨舌說不過婆婆,每每眼淚汪汪閉口不言。更過分的是,婆婆總是惡人先告狀,只要兒子在家,便不停地叨叨叨叨不是媳婦懶就是媳婦笨。剛開始的時候,兒子還知道心疼自己的老婆,盡力溝通尋找平衡,但時間長了,他也開始覺得自己的老婆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夠,開始厭惡自己的老婆。關鍵是婆婆還挑唆自己的兒子打老婆,終於有一次,兒媳受不了婆婆丈夫的雙重侮辱,扔下孩子,跑回孃家。三姑六嬸看到事情嚴重,跑來勸婆婆想法接兒媳回來,結果這婆婆一句話噎死人:“俺家不要這‘熊黃子’,回來上恁家去?”眾人無語,勸慰的話再也說不出來,相顧無言,逐漸散去!

“作”沒的幸福

張愛玲說過:“好男人:他懂得女人的光華以緊緊地溶進了自己的生命!是女人的幸運!壞男人他會厭倦,很輕易地把光環從自己身上剝離,然後拋棄!是女人的不幸!”媳婦雖然回了孃家,但還是對這個家戀戀不捨,我同學卻如吃了迷藥一樣掙了倆錢不知天高地厚,又在母親的挑唆下執意離婚。離婚不久,就談了個離異女風馳電掣結了婚,前媳一看復婚無望也很快的再婚。婆婆對離異女很滿意,滿大街誇獎這個兒媳聰明勤快有本事,對繼子關愛有加。結婚後,兩個人開了飯店,有一陣子很是紅紅火火,但漸漸的,離異女的真實面目暴露出來,先是對繼子罵罵咧咧,婆婆有異議的時候,離異女便對丈夫婆婆一起罵,家裡籠罩著烏雲。婆婆如祥林嫂似的滿大街吐槽現兒媳的種種不好,前兒媳多麼的好!吃瓜群眾嘴裡安慰著我,但卻滿眼的嘲諷,以前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悔恨!

生活總是不經意間出現反轉,你不懂珍惜的別人卻視若珍寶。前媳再婚過得很幸福,婆婆愛憐丈夫疼惜,婚後又生了大胖小子,一家人更是拿著女人當成了寶,真真是“甜從苦中來,歲歲紅花開”。而我同學,生活變得一地雞毛,他和離異女每天都處於爭吵中,飯店也出現了虧損,兩人都無心經營,整天的雞皮蒜毛。終於有一天,離異女攜款離開,沒了資金,飯店也很快關了門。母子兩人滿肚子的悔恨,可是時光不能倒回,“,再回首已百年身”,那個他們口中懶懶笨笨的前妻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而他,一夜回到解放前。

“作”沒的幸福

原來積攢的錢財經歷了兩次婚姻都已散盡,呆在家裡只會坐吃山空,無奈之下,我同學南下打工,孩子讓奶奶在家撫養,每每前妻看望孩子,孩子便可憐巴巴說:“媽媽,你回來吧,爸爸離婚了,你再回來和爸爸一塊過日子好嗎!”說的前妻眼淚汪汪,卻只能哄著孩子說以後常來看望,帶著小弟弟和他一起玩。

“作”沒的幸福

同學每每提及兩次婚姻,總是捶胸頓足悔恨不已,但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在第一段婚姻裡,他扮演了一個高高在上的丈夫,總認為妻子高攀了自己,拿著自己的優點和妻子的缺點相比,越比越覺得自己了不起,妻子渺小卑微配不上自己,原本幸福的生活生生折騰地偏離了軌道,成了眾人口中的笑話。

世界那麼大,兩個人能走到一起是有多大的緣分,應該彼此感激對方的付出明白對方的優秀,共同打拼未來成就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