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日記”後的幾點疑問

最近“日記”這個生活中比較帶有小資色彩的詞再次進入公眾視野,而且似乎還在坊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起初不知所謂,而且網絡上的爭論也是涇渭分明,進而懷著好奇之心找來原稿件想見識一下究竟是什麼大作居然能引起這樣的波瀾。

用了兩天時間仔細通讀了“日記”,不得不說這個“日記”的確是日記,和我們日常的對日記的理解沒有任何異樣和另類之處。其中所載所記無非就是一個年過花甲的且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作家在疫情爆發居家隔離期間的所問所想,當然,也就是所聞所想!

“日記”記載了個人每天大致的生活軌跡,無非就是對疫情的關注,對自己目力所及的事物所見所想,對疫情爆發過程的一點思考還有就是對人道的一點個人見解。其實這也沒什麼,本來就是日記而已,記錄的東西本也是個人的所感所想,每個人寫日記的習慣不同,側重點也不同,有的人喜歡記錄自己一天的生活軌跡(基本上以時間軸為主線),有的人喜歡記錄一天當中發生的一些瑣事(生活或是工作中開心或是不開心的事),有的人喜歡記錄一天當中聽聞的一些新鮮事(奇聞異事,八卦新聞),也有的人喜歡以日記的方式用來發洩或者訴說心中的秘密(青春懵懂的時候總會偷偷記錄一些心動的人和事),當然,也有的人會在日記裡記錄自己在某一方面某一領域的感悟和總結。對於目前坊間所爭論的這個所謂“日記”能引起這麼大的關注我還是比較意外的。在我看來,這“日記”和小學生的日記沒什麼區別,“今天天氣陰沉沉的,不知道這樣陰霾的天氣什麼時候才能結束,聽說班上的小紅和家人又去旅遊了,真的好羨慕她,我什麼時候也能去旅遊呢?期待吧!剛才我的同桌給我打電話告訴我班裡幾個同學因為犯了錯誤被老師狠狠得批評了一頓,而且還被罰了站請了家長,唉,中國式的教育啊,為他們幾個默哀3分鐘。我多麼希望我變成一個神仙,可以想下雨就下雨,想晴天就晴天,期待我一覺醒來變成一個神仙吧,那樣我立刻就讓這陰霾的天空立刻晴空萬里!” “日記”表面來看就是這樣形式的日記,其中有聽聞,有感悟,有擔憂,有寫實,有思考,當然也有前後矛盾,天馬行空,道聽途說,埋怨抱怨,指責批評。事實究竟怎樣我沒有親身實地去調查,僅憑媒體所披露的信息還難以斷定是非,不能盲目定位。但是,關於“日記”我確有幾點

疑問


讀“日記”後的幾點疑問


1、“日記”僅是日記還是文學創作?

2、日記出版的目的和初衷是什麼?

3、選在這個時間節點出版是刻意為之麼?

4、為何能如此迅速的在美國出版?

5、“日記”作者自認為是公眾人物麼?

今天的中國可以包容也能包容一些不同的聲音,甚至政府還鼓勵一些不同聲音的出現,不會因為個人見解不同甚至意氣之爭而阻止個人發聲。無論支持者、批評者還是異見者只要不忘初心,真心實意,共同努力,不辭辛勞的建設我們的國家,那我們的中國夢將不再是夢,而是一個美好明天!


讀“日記”後的幾點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