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錯了,這才是國產發動機真正病因,工程院士說了實話

資深軍迷都知道,一款戰機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發動機的好壞,超越的航程,優秀的機動性能,甚至航空兵的整體實力都離不開一臺號的發動機,因此人們也把發動機稱為戰機的心臟!

我們都錯了,這才是國產發動機真正病因,工程院士說了實話

不過說到國產發動機,相信很多人會搖頭,穩定性不夠、推力不足、壽命不長等一系列標籤冒出心頭。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那麼跟美俄這樣航發的老資歷相比,中國到底差了什麼呢?比較大眾化的言論是國產發動機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研發一流發動機是沒什麼問題,只是受限材料和資金方面的問題。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都錯了,這才是國產發動機真正病因,工程院士說了實話

近日中國工程院尹澤勇院士公開發布消息稱,制約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的關鍵所在不是材料和資金問題,而是設計問題,他進一步表示中國發動機最大的短板就是設計能力落後,要想縮短研發時間和成本,設計能力需要相應提升。而這一消息也不出所料讓很多軍迷乃至網民一片譁然,這明顯跟他們之前的認知不符。

我們都錯了,這才是國產發動機真正病因,工程院士說了實話

中國現代工業發展較晚,底子也比較薄,這個是實情,為了進步只得進行仿製,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慣性,缺乏創新思維,能理解工作原理,想進一步提升卻有難度,這不僅影響發動機的研發,而且也不利科研人員的培養進步。

面對人們普遍的誤區想法,工程院士挺身而出,為大家分析實情,也讓我們明白,中國國產航發確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發現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這是好事。

我們都錯了,這才是國產發動機真正病因,工程院士說了實話

而且國產發動機也有很大的進步,我們一直期待的渦扇15發動機,已經可以媲美美軍的F119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的交付率和產量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據消息太行發動機已用於艦載機,四代機也開始陸續裝載太行,國產航發目前也得到國家一致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