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復工“硬仗”,工地巾幗展英姿--輿情頻道--人民網

2020年春,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是工地上的主旋律。疫情的突然來及,註定了今年的復工季必是一場硬仗。

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基礎設施項目,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承建該工程的C1標段,是全線主幹線最長的標段,且採用了廣東省水利工程建設史上第一臺開敞式 TBM 長大隧洞施工,包含全線唯一的TBM 長大隧道施工及全線唯一倒吸虹工程。本年度C1標將迎來里程碑節點TBM 始發,及23個重要工程節點,首季度作為全年的“開局之戰”至關重要,不容有怠!

壓力與使命在肩,項目部全體建設者充分發揮“地下鐵軍”精神,迎難而上,合力攻堅。在這一場“戰役”中,有這樣一種“巾幗力量”,她們盡展英姿,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幹勁,衣帶漸寬終不悔的衝勁,奮戰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前線,彰顯出不畏硬仗、堅決前行的巾幗擔當!

她們是枕戈待旦的“堅守人”

“她,是外表笑容可掬的小姐姐,卻硬是變成了女漢子;她是一位懷孕六月的準媽媽,卻從不因此給同事增加工作量、添麻煩。”

林瑞英,C1標綜合管理部專責人事管理員,所在崗位是標段防疫復工工作的重要一環。

她在1月23日接到防疫工作緊急通知,便打消了2月3日返鄉的打算,主動留守崗位,與同事立即擬文發防疫工作緊急通知併成立防疫工作小組,馬上著手各項工作。

信息排查與上報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不難,但需要事無鉅細,耐心謹慎。對人員信息非常熟悉的她,主動擔起防疫信息統計、員工體溫測量、監督並收集防疫承諾書及身體健康申報表等工作,將數據彙整上報地方政府、業主單位及本單位上級單位。

防疫復工至今,她是戰鬥在崗的“堅守人”,也是懷孕六月的準媽媽。在工作中她常常忘記自己的性別,發放物資、量體溫、做記錄……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從不因身體原因而給同事增加工作量,明明是一個笑容甜甜的“小姐姐”,卻硬是樹立起了一個“女漢子”的形象。

戰“疫”還在繼續,生產如火如荼。林瑞英以實際行動,盡顯巾幗“她”力量。

“她,是工地上經驗豐富的大姐,幹勁從不輸年輕人,始終相信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會迎來春暖花開。”

董桂芬,52歲,設備物資部職工,是C1標春節留守崗位的員工之一。

在接到疫情防控的相關信息後,她義不容辭,第一時間展開相關工作,遇到困難時,她爭分奪秒,尋求解決辦法。

防疫物資緊缺是工地抗疫中的大難題。在被告知口罩、護目鏡、消毒液、消毒噴霧桶緊缺時,董桂芬在上級的指導下,與同事一起立即列出採購清單,爭分鬥秒、全面出擊採購防疫必備物資。在面對全國阻擊疫情,防疫物資非常緊缺的情況下,她們多方聯繫,採取地毯式搜索,各大藥房、商戶逐個詢問採買,不放棄任何希望,全力以赴的尋找需要的防疫物資,保障全體職工和項目部的健康安全。

董桂芬的臨危不懼與耐心溝通也總能讓採購順利一些。同事介紹,在採購口罩時,有一家商戶不出售,但經過董姐的耐心溝通,商戶決定免費贈予她們一定數量的口罩,大家都非常吃驚且喜出望外,對物資緊缺的項目部而言便是“急救甘霖”,數量不多,卻足以激勵人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已經年過五旬的董桂芬說道:“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在工地工作了,我一直告誡自己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完美的句號。”她也始終相信“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一定會迎來春暖花開!”

她們是復工復產的“護航員”

“她說,哪裡需要她,她就到哪裡去。”

賈紫璇,來自計劃合同部,她的崗位雖看起來與防疫工作不相關,但她勇於承擔,積極響應。在面對同事尚未返崗,人手不夠的情況下,賈紫璇組織項目部團員成立戰“疫”青年先鋒隊,對項目部全方位消殺,各角落清掃,保持乾淨整潔,並帶頭號召青年先鋒隊每日值班測溫,用餐發放。項目部經常可以聽到她提醒大家開窗通風、勤洗手、保持宿舍衛生的聲音。雖然只是一些日常事務,但在這場戰“疫”中,卻是不可或缺的堅實力量。

隨著疫情防控的穩中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項目工作也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賈紫璇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也持續跟進項目進程。疫情期間溝通對接不便,她便儘快尋求解決辦法,以電話或視頻的形式進行對接,溝通時更加細膩有度、言辭準確,積極推進項目工作,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為實現順利復工復產“添磚加瓦”。

“不忘初心,做好自己”是她一直告誡自己的話語。

“她,兢兢業業完成本職工作、投身防疫工作,用最普通又最有效的方式做出貢獻。”

要在疫情影響下,保證復工復產,這對每一位在崗人員來說勢必是一次考驗。2月13日,剛剛返崗的財務管理部主辦會計杜娟馬上投身於工作中,加班加點,在所不辭,為積極推動項目復工復產貢獻力量。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同時兼顧相關防疫工作,一方面負責統計項目部所有職工人員的體溫等信息登記,另一方面迅速承辦相關稅收等事宜、心細如針開展財務管理和核算、日夜兼程落實防疫相關資金,配合設備物資部進行防疫物資採購的相關工作,用身體力行詮釋著對職責的擔當奉獻。

“她,一聲令下,馬上到崗,她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場戰疫傳遞著力量。”

“項目準備復工?好的,我明天到。”綜合管理部見習生張定坤一放下電話,便第一時間收拾行裝,趕往項目。

返崗以來,她不僅與同事輪流負責為人員測溫和發放口罩,而且承擔起了項目部通訊員的角色,有效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對項目部復工和防疫情況進行宣傳報道,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順利復工復產貢獻“微力量”。

為了及時宣傳報道抗疫復工一線人員的工作動態,她上午拍攝、收集素材,下午梳理資訊、撰寫稿件,晚上整理製作、配圖編髮,從未間斷。她用筆記錄下阻擊戰線每一個感人的片斷,用鏡頭捕捉住復工復產中每一個珍貴的瞬間。她在感動和激勵的情緒裡,講述著C1標項目部的故事,深入挖掘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工作宣傳亮點,傳遞著“水電精神”。

她相信,傳遞也是一種力量。

她們是年少有為的“突擊員”

“她們,是青年突擊隊員,她們是年輕的生力軍,用青春的力量為防疫工作添磚加瓦。”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有這樣一群團員青年,她們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以疫情為“集結令”,以戰疫為“衝鋒號”。儘管曾陰霾籠罩,但遮不住一顆顆火熱的心。

計劃合同部陳言梅、計劃合同部實習生文婷、財務管理部見習生成慧蘭積極加入項目部青年突擊隊,貢獻青春力量。她們實行輪班制,每天早晚在項目部辦公室門口幫忙測量體溫,信息登記,酒精消毒,指揮測量體溫、信息登記人員有序排隊,並且監督掃碼填報小程序內信息,關愛在隔離期間的同事,每天詢問一遍,有需要飲用水或者紙巾等生活用品的,幫助協調滿足。

設備物資部實習生呂柳瑩雖遠在家鄉,但心繫C1標項目部。她時刻關注工作群,掌握防疫復工情況,並用畫筆為在崗職工加油鼓勁。綜合管理部文書彭燕雖剛剛上崗,但深受C1標項目部高漲的防疫復工情緒感染,也積極加入到戰疫隊伍中,從點滴小事做起,服務於大家。

“我年輕我先上!”在聯防聯控一線,她們是生力軍,用責任與擔當護衛平安,用關愛與細膩溫暖人心。

她們是心繫員工的“貼心人”

“她們,用最貼心的方式溫暖著每一位員工的心。”

灶臺邊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案桌上一摞摞嶄新的餐盒,口罩下一滴滴辛勤的汗水,疫情防控期間,後勤食堂用自己的方式溫暖著在崗員工的心。

疫情襲來,食堂也變成了重要的抗疫“戰場”。工作人員潘家惠、官小琳、曹智芬、周倩積極響應C1標食堂防疫要求,開啟戰“疫”小廚模式。她們第一時間行動,採購新鮮食物,採取部門負責人分時取餐的制度,最大程度上防範集中用餐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疫情前期,戰“疫”小廚們在食品物資採購不便的情況下,依然保證職工就餐質量。她們嚴格採買,外出時做好自我防護,返回後全身消殺,並及時清洗。加強食堂每日清潔消毒力度,增加消毒頻率,對食堂公用廚具進行高溫消毒,以確保食品安全。

一份小盒飯,盛著健康美味,也盛著C1標科學防疫的信念,是項目部責任心的體現,也是項目部防疫細節管控的精準施策。

風雨無阻防疫情,披星戴月守崗位。在這場“戰疫”硬仗中,每一位“巾幗戰士”都有自己的“戰位”,為防疫復工戰的階段勝利貢獻己力。巾幗不讓鬚眉,復工復產“快進鍵”已開啟,她們整裝待發,將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地下鐵軍精神,朝著年度建設目標邁步前行,再展英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