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上”肝硬化,飲食牢記這7件事

肝臟是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人體的“化工廠”,肝臟損傷會引起營養不良,患者在飲食方面也是格外講究。

“碰上”肝硬化,飲食牢記這7件事

穀類食物攝入要適宜

穀類食物是我們營養攝入的根本,攝入過多會使肝細胞負荷增加,攝入太少則影響肝細胞修復。因此,肝硬化患者要根據體重的變化,調整穀類食物的攝入。

“宜雜且精”,雜即指多樣化,大米、小米、玉米麵、標準麵粉等搭配食用;

精即指細軟易消化,多以米粥、軟飯、饅頭、包子、麵條等為宜,如二米粥、二米飯(軟)、粗糧饅頭(標準粉:粗糧粉=3-4:1)等。


奶類攝入要充足

奶類為我們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對於肝硬化患者(尤其是曾經伴發過高氨血癥、肝性腦病的患者),酸奶是更佳選擇,發酵製品有助於消化,並且其中的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微生態,減少腸道產氨。建議每日酸奶300ml左右(早中晚各100ml)為宜。


肉類攝入要謹慎

通常我們所說的肉類包括雞肉、豬肉、魚肉等(形象稱之為“海陸空”),它們除了提供蛋白質以外,還提供豐富的鐵、鋅、銅等元素,可輔助改善貧血等問題。

“碰上”肝硬化,飲食牢記這7件事

肝硬化患者肉類攝入,以肉丸子、肉餡、肉末為佳,以去皮雞肉、瘦豬肉、瘦牛肉為宜,如冬瓜汆肉丸子湯、番茄牛肉水餃、豬肉小餛飩、豬肉白菜包子等,每次0.5-1兩左右(大約0.5-1個雞蛋大小),每日2-3次為宜。

若有血氨升高,或出現肝性腦病先兆的患者,則暫停食用肉類,待血氨下降、症狀消失,再逐漸由少到多,增加至目標量。


堅果類攝入要適量

堅果類食物屬於高脂食物,不利消化,且太過堅硬容易劃傷食道。若要吃堅果,要少而精,每日15-30g左右,以粉劑為佳,如黑芝麻糊、核桃粉。


油鹽要少吃

油鹽一定要嚴控,尤其是烹調油,每日10-20g左右為主(暫時過渡),儘量以煮、燉、燴、拌為佳,少做紅燒、油煎等。鹽的食用,最好在食物熟透即將出鍋時撒上大約0.5-1g即可。


蛋類、大豆及製品

“碰上”肝硬化,飲食牢記這7件事

蛋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肝硬化患者在食用雞蛋時一定要注意烹調方式,以蛋羹、蛋花湯為佳,煮蛋、滷蛋次之,儘量不要吃煎蛋,每日1個左右即可。大豆蛋白相對比較優質,可以適當選擇豆腐、豆漿等,切忌生食大豆引起腹脹。


果蔬類

蔬菜、水果有利於補充鈉、鉀、鎂等礦物質,也有利於排便,但是一定要注意入口食物的形態。


“碰上”肝硬化,飲食牢記這7件事

果蔬的顆粒越小、越細軟,越有利於消化,越有利於減少對食道、胃底黏膜的損傷,如肉絲芹菜VS芹菜豬肉包子,顯然,芹菜豬肉包子對食道胃底黏膜損傷更小,且更容易消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