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月社長專欄:馬來

讀書月社長專欄:馬來


河流隱藏著一個民族的秘史

——晉陝黃河右岸的歷史人文考察

馬來(西北大學出版社社長)

馬來,西北大學出版社社長。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三十餘載,主持了西北大學出版社的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先後策劃出版了破解“三農”問題、探索民主政治發展的《鄉村治理與選舉觀察研究叢書》,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的大型圖文書《話說陝西》《華夏龍脈·秦嶺書系》以及譯介國際思想學術前沿的《精神譯叢》等圖書,這些圖書先後獲陝西優秀圖書獎、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等獎項。個人先後獲陝西省優秀編輯、陝西省優秀青年、中國大學出版社出版人物獎、陝西省“三五”人才、陝西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等榮譽。

晉陝黃河右岸指晉陝黃河陝西一側。如果僅就右岸河流直接入黃的流域概念來看,這也是一個廣大的空間,相對的歷史人文主題同樣宏大。我們的考察雖將“晉陝黃河右岸的歷史人文”作為主題,但更多地侷限在黃河岸邊。這一方面因為沿岸的自然和歷史人文資源太豐富了,特別是700餘公里的黃河峽谷內目不暇接;另一方面是因為沿黃公路開通,我們的考察更多集中在沿岸景點,多有文化旅遊的性質。前後兩次共15天的考察,的確時間緊張,內容豐富,要涉及的主題很多。對一個民族來說,河流隱喻或敞顯著一個民族生存發展、政治變遷以及精神生活的歷史。考察期間,我們深為黃河自然造化的神奇與魅力所吸引,為黃河歷史文化內涵的豐富和深厚所感動,在人文與精神層面,收穫了更多的感悟和啟迪。

府谷牆頭。出縣城向北50餘公里,府谷牆頭鄉,其因這裡明長城之牆頭而得名,它也是今沿黃公路的起點。色彩斑斕的雅丹地貌蓮花辿景區,與內蒙古準噶爾旗馬柵鄉接壤,遠處稀疏的植被與廣漠,給這裡增添了更多的塞外風光。不遠處是黃河入陝的金龍灣,與山西河曲隔河相望。黃河大大的“S”形拐彎,浩浩洪流,緩緩流淌,史載黃河在這裡灌溉生民,從無氾濫之患。塞內塞外交錯,農耕與遊牧交匯,這裡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的蒼涼,也有萋萋綠林、塞上江南的秀美。古代秦人崇尚水德,秦統一後此地有“秦源德水”之稱。所謂“德行不止於人,天地山川皆有其德”,“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黃河入陝,無不給人一種幸福美好的感覺。

晉陝黃河陝北一線,自古就是胡漢相爭之地。沿河據險而立的府谷、葭州、吳堡古城,記錄著長期的民族融合歷史和不屈的禦侮抗爭英雄事蹟。由黃河岸的沿黃公路抬眼望去,這些依山而建的城池首先是軍事防禦設施,據黃河之險,立山原之要地,拒敵於城下,其堅固有“銅吳堡,鐵葭州,生鐵鑄就綏德州”之說。古城也是古代國家管理體系組成部分,是文明發展、社會生活的聚落,其中不僅保有過去的縣府衙門,還保有關於教化的書院、文廟、宗教寺院及完整的生活設施。今天,府谷、吳堡古城是訪古探幽的好去處,葭州古城仍繼續著今天的文明生活。

黃河乾坤灣。晉陝黃河延川段,由於特殊的地質地貌,黃河在峽谷中依地勢沖蝕形成了蜿蜒蛇行的自然景觀,山環水抱,乾坤渦漩,有六七個大角度的河流彎道,在與山原環抱、解開的反覆中,蜿蜒前行50餘公里,形成了包括延水關、清水關,蘇婭灣、乾坤灣、清水灣在內的“二關三灣”國家黃河蛇曲地質公園。山河與共,創造出優美多姿的圓弧形畫卷,乾坤灣是最典型代表。在這裡,黃河一改雄渾壯闊的激流勇進,順乎自然悠然前行,厚重中展現出飄逸瀟灑的身影,多少透露出乾坤運轉、天地造化的規律。

激流澎湃的“黃河大合唱”。磧口、壺口、石門,都是晉陝峽谷黃河河道收束的激流險段,尤其是壺口。壺口瀑布雄姿曾入選人民幣主景圖案,壺口瀑布激發和啟示的不屈不撓、救亡圖存的民族精神鐫刻在民族的心靈史上。中國進入王朝政治之前的文獻《尚書·禹貢》論述壺口,“蓋河漩渦,如一壺然”。300多米的河面,在500米內收束為30~50米寬,在壺口傾瀉而下,河之“漩渦”激流澎湃,洶湧翻滾,濤聲震天,獨飆怒吼。1938年,詩人未光然和東征渡河抗日的英雄兒女,路過此地,深受震撼,隨後經他創作、冼星海譜曲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大合唱,唱響了抗日御侮的中華大地,唱出了救亡圖存、團結一致的主旋律,構成中華民族百折不回、不屈不撓的精神底色。

曾經是“鯉魚跳龍門”的地方。《尚書·禹貢》和《水經注》都有大禹治水,導鑿龍門的記載。“龍門”在夏商時期是這裡不變的地名,今天依然是黃河的咽喉,晉陝峽谷的出口。左岸龍門山、右岸梁山,兩山隔河對峙,黃河在寬數十米的龍門河道破門而山,“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大有一瀉千里之勢。黃河由此進入汾渭谷地,始而急流,有“下龍門,流浮竹,駟馬難追”之說;繼而平緩,黃河出晉陝峽谷攜帶的大量泥沙沉積河道,汾渭河谷河床寬展,水流緩慢。從龍門到潼關120餘公里的流程,河道比降小,河面最寬處達十餘公里,這也造就了中國最大的天然灘塗溼地,168平方公里的“地球之腎”。溼地保護區有洽川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其中的萬畝蘆葦蕩、《詩經》關關雎鳩的在河之洲、華夏奇景瀵泉都是當今中國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

現代治水的“潼關之困”。潼關是東漢以來關中與河洛地區東西交通的要隘,北臨黃河,南據秦嶺延伸之山腰。黃河北來“潼”擊關山折而東流,造就了潼關的險隘要津地位。它也是關中東出的大門。今天,站在潼關古城下的港口,眼前就是渭河匯入後泱泱的黃河,抬眼北望黃河漫無邊際,洋洋大觀不知其限。這是上世紀60年代三門峽水庫修建後,黃河河道泥沙淤積的結果。黃河出晉陝峽谷攜帶的大量泥沙,加上進入汾渭谷地汾河、渭河等支流衝淤,黃河東流出關愈顯步伐沉重,以致造成渭河河床不斷抬高,在“二華”一線已成地上懸河,黃河倒灌渭河釀成災難已不止一次。自古以來黃河在下游的“水患”移至中游關中。至此想起了李白在“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中的激越情懷,想起了王維寫《華嶽》的“天地忽開拆,大河注東溟”詩意吟頌,這些對神靈偉績的激情祝頌,面對今天現實,無不令人想象詩人的失意與落空。作為古代治水經典《尚書·禹貢》記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厎柱”,再入於海。“厎柱”即三門峽中的三門山,山高如柱,阻河而過,故乃導之。今“厎柱”三門山已淹沒於三門峽水庫之下,“庫壩”巍然,早已超過“厎柱”,華山之陰潼關豈不淤塞!這次考察上起“秦源德水”的府谷,出晉陝峽谷,過龍門,經華山之陰到潼關,河流山川的神奇雄渾,讓我們興奮不已,但當面對泱泱河水,淤塞阻滯的考察結尾時,難免不適,這也為我們提出了對現代治水文明的思考。 攝影 劉玉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