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總是在秋後處決犯人名曰秋後問斬。那為何是秋後,有何意義?

大家經常會在古書上和歷史劇中看到有“秋後問斬”這樣的話。那麼為什麼是“秋後問斬”呢?今天讓我們來說一說。

封建的起源

“秋後問斬”最早出現在唐朝,這裡的“秋後”指的可不是立秋,而是秋分。“秋後問斬”這一詞是古代人對於自然現象的一種認知,更是一種封建迷信的反應。

在古代,由於科學技術水平及人類認知都不發達。因此對於那些人類無法解釋或理解的自然現象都採取了神化(也就是我們說的迷信),他們認為豐年、瘟疫、災害、福瑞,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天賜予的,因而人們的一切行為活動都必須要符合天意,否則就是逆天而行,是要帶來大災禍的。

古代總是在秋後處決犯人名曰秋後問斬。那為何是秋後,有何意義?

一切都要順應天時

正因如此,古代帝王不僅在設官、立制等方面與天意相和諧。刑殺自然也不能與天意相違背。《黃帝內經》中提及到春生夏長秋殺冬藏,人們慣性的認為春夏是萬物滋育生長的季節,而秋冬則是肅殺蟄藏的季節人間的司法也是要順應天時的。

所以當時的人認為在這個季節裡處決犯人是符合規律的,畢竟古代人都比較迷信,對於殺人這種沾血腥的事情,大家都是心虛的,生怕日後鬼魂纏身。所以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肯定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順應自然,替天行道的。

古代總是在秋後處決犯人名曰秋後問斬。那為何是秋後,有何意義?

古代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還有就是出於現實考慮,古代是小農經濟,以農耕為主,土地就是百姓的一片天。春夏是耕作的季節,大家忙著種糧食,收糧食,時間太寶貴了,哪裡有時間去管犯人的死活。而秋天在收穫糧食以後,正是一年中最悠閒的時候,可以騰出大把的時間來處決犯人。

古代總是在秋後處決犯人名曰秋後問斬。那為何是秋後,有何意義?

而古代的娛樂項目也是很少的,農忙的時候眾人顧不上去娛樂,農閒了又怕大家閒中生事,所以在秋後審一審犯人,也算是大家的娛樂項目了,大家聚集在一起,也能更好的警示眾人不要輕易犯法,起到一個殺雞儆猴的作用

再者,秋後天氣逐漸變冷,氣候的因素,處決犯人以後也不會導致瘟疫,極大的降低了傳染病暴發的可能性。

“秋後問斬”逐漸變得制度化

秋冬行刑最早是在春秋時期,在《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有論述。而關於刑殺與時令的論述最早見於《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獄訟”。

而“秋後問斬”作為制度廣為流傳,確切來講是在漢代。西漢董仲舒認為,“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賞、罰、刑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後刑”的,所以應當春夏行賞,秋冬行刑。如果違背天意,就會招致災異,受到上天的懲罰。從此,“秋冬行刑”遂被載入律令。在霜降左右執行刑罰。

古代總是在秋後處決犯人名曰秋後問斬。那為何是秋後,有何意義?

當然了,有人可能好奇,我在電視劇裡更多的是聽到“斬立決”這樣的話,這不是和“秋後問斬”相違背麼?

我要說不是的,如果罪犯是犯了大不逆這樣的罪,例如刺殺皇帝這樣的令當時統治者無法忍受的罪行。統治者才不會去想什麼天道輪迴,瘟疫爆發了。皇帝會當機立斷直接下令斬立決,當場就要處死。

古代行刑一般都會選在白天午時,古人認為午時太陽當頭,這時間陽氣最重,鬼魂難以作祟,執行者也不怕被鬼魂纏身,方便與死者的“託生”。當然這都是古人迷信的說法了。

西漢時期行刑的時間在農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執行的時間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

到現在為止,“秋後問斬”這一傳統多多少少也在延續,只能說算是適應天和,適當迷信吧。

叮~我是喜歡歷史的倉鼠洋,如果讀著喜歡,看著新奇,就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