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让每颗种子,立足大地,仰望星空,顺其天性,扬其个性,长成最像自己的样子。——吴恢銮


名师画像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吴恢銮,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曾获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地市级名教师。浙江差异教育研究院秘书长、上城区教育学院兼职教研员、浙江新思维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浙师大、杭师大硕士生实践导师。


名师故事

吴恢銮老师自称是一位“数学农夫”,他说教书育人就像种庄稼,要把心中的梦想当作种子,在教室里深耕细作,脚踏实地,播撒智慧,坚守寂寞,种子就会发芽,就会绿荫一片,让有限的教室变得有足够大的空间。

19年来,他坚守着数学园地,乐于耕耘,勤于专研。与学生,与课堂,与青年教师,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与“读懂学生”一起成长

2012年5月12日《浙江教育报》头版以“深耕细作寄梦想”为题报道了吴恢銮老师的教育事迹。在该报道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吴老师出生于农村,生长于农村,身上有一股农民的韧劲和勤奋,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教书育人,就像种庄稼,要深耕细作,’可以看出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智慧,以及那份对教育对学生的真爱。”

去年吴老师接新班,小傅同学是大家公认的不爱学习的“顽石”,以往老师不管是来硬的还是来软的,都无法改变他不交作业的习惯。吴老师深入了解后才知道他家庭的复杂性,此后吴老师利用一次机会,在课堂上好好表扬了小傅举手发言这件事,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认小傅作“干儿子”。从小傅“得意的笑”中,吴老师发现这是一位缺少被关注被关爱的孩子,小傅失落的精神状态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态度。往后,吴老师不再叫他的真名,而是直呼“干儿子”,凡是吴老师的课堂上他一有举手,就请他发言,正确了大大表扬,错误了,幽默地说一句:“自己的儿子有错,不能怪儿子,要怪就怪老爸没有教懂你。”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儿童的精神状态,这是最容易被遗漏的角隅,通常被认为这是儿童自己和父母的事。其实一个高明的老师,不仅要能读懂学生的学科学习的起点、难点、错误,更要读懂学生的个性、情感、信念、追求,唯有深入学生内心的世界,准确把握,精心引导,方能成为孩子心灵的导师,人生的引路人。唯有如此,教书与育人方才合二为一。从把“如何读懂学生”确立为自己终身实践课题的那天起,吴老师读了很多很多有关“研究儿童”的书籍,坚持课后和孩子玩在一起,融入孩子的世界;为了读懂数学,他坚持阅读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哲学,读陈省身、苏步青等大师的传记,去理解数学的本质;为了读懂教学,除了向特级教师、名师学习外,力求把自己每一节常态课都当作读懂学生的研究课来上,从不为图方便而走寻常之路。之所以这样努力的付出,是因为他深深的知晓:“读懂学生需要多维度的专业知识”。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2017年12月,吴恢銮老师用心血写成的37万字的专著《如何读懂学生》一书,由国家一级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十九年来,吴老师用一颗忠诚、灵敏的心,写下了100余篇共计50万字的教书育人的随笔。读懂与关爱每一位学生,是他的使命,也是他发自内心的教育追求。他说,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老师的专业发展才会变得更有价值。


与“差异课堂”一起成长

2012年8月,吴恢銮老师调入了杭城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名校——天长小学。那时,吴老师在想,天长小学为什么会成为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名校呢?六年的浸润与熏陶,吴老师现在能准确的回答:“那是因为每个天长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天长小学实施差异教育已有40年历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办学成果,差异教育理念与文化,也深植到天长人的骨髓里。吴老师说:“在天长的六年,是我教育理念变革的六年,是我课堂转型的六年,是我探索差异课堂的六年,这六年也是我专业发展飞速的六年。”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所谓“差异课堂”,就是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在教学目标上关注学生思维差异、能力差异和知识差异,目标分层,富有弹性,在课堂上体现出低起点高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释放不同孩子的思维,在思维交锋中体验差异思维之美、数学理性之美,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在内心世界亲近数学研究数学。

吴老师的差异教学思想在他每节课上体现得十分具体。听过他课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他的教学设计关注差异,师生互动关注差异,每每在学习重难点上分层设计,把学生带入“思维交锋”,从而促进每个学生最优化的发展。2013年10月,省教研室联合“千课万人组委会”举办浙江省小学数学十年课改展示会,吴老师执教《图形的旋转》,上海著名特级教师曹培英先生听了吴老师的一课后评价:“这是一节新教材新增的内容,难度系数很大,吴老师紧紧抓住了画法这一学习难点,在画中让学生发现旋转的特点,在画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基于学生差异的设计技高一筹”。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近6年来,吴恢銮老师不断推出基于差异的“典型课例”,《数字天平》、《方程的意义》、《染色问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这些课例中所蕴含的数学教学指向差异、表征、思维、智慧的主张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月刊》等多个杂志刊出了这些典型课例。2015年,吴老师第一本专著《差异课堂:小学数学差异教学探索》出版,该著立足于天长小学差异教育的肥沃土壤,对小学数学差异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正因为他在差异教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受邀到上海、重庆等十几个省市作公开课或讲座100余节,反响良好。他本人也逐步形成了“尊重差异·启迪智慧”的教学主张与风格。

吴老师说,平阳的12年让他磨砺了课堂的技艺,天长的7年让他探寻到了差异课堂的理念与操作。


与“数学团队”一起成长

2015年9月,吴恢銮老师开始担任数学组的组长,他倍感压力,天长每一任的组长,都是大咖,他们带领天长数学团队创造了一个个神话。吴老师在想:“我如何才能做好服务,如何才能让不同教龄的老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这三年来,吴老师带着数学团队,用一个个行动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首先,吴老师精心构建了“主题沙龙式”教研模式,让老师们历经“集体备案——跟踪教学”——微格反思——再度实践”四个循环推进的过程,从而在螺旋前进中获得专业成长。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沈美莲、邓招徒、华丽英、姚俊俊、陈银等一大批教师走上了新秀之路、名师之路。实践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得到了区内外专家的认可,还在兄弟学校得以推广。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其次,吴老师开展“项目研究”等方式促进数学团队成员专业成长。2015年至2018年期间,他带领数学教师团队积极参与“分层作业设计”、 “差异课堂”、“读懂学生”、“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等项目研究中,让每个老师卷入行动研究,在研究中“做课堂”、“做文章”。其中“小学数学实验设计与操作研究”获得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与团队牵头完成《差异数学学习手册》6本,主编《小学数学分册作业设计》12册(南京大学出版社),参与编写《现代小学数学实验》4册。数学组内老师每年在《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设计》发表文章15篇左右。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再次,吴老师想方设法搭建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展示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他先后策划了全国首届小学数学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小学数学差异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等十多场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研讨活动,让青年教师在自己校园里登上全国舞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陈银老师刚入职第二年,吴老师就力荐他在全国数学小实验研讨会上展示《神奇的智慧片》,为了磨好这节课,他与团队成员一起帮助陈银老师找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流程、推敲课堂环节,在历练中助推青年教师更好更稳地成长。陈银老师在三年时间内开设公开课20多节,论文获得浙江省教研室数学学科论文一等奖,课堂分别获得杭州市、上城区优质课一等奖,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工作之余,吴恢銮特别喜欢在自家楼顶花园里莳花弄草,种些瓜果,触摸充盈生命的根叶枝蔓,仿佛就是在摩挲自己的人生与事业。吴老师吟诗言志:

西湖皇城南宋事,孝女东坡天长情。躬身数坛乐耕耘,根深叶茂育精英。


名师视角

“数学农夫”吴恢銮:与学生,与课堂,与深爱的教育事业一起成长

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一个高明的老师,不仅要能读懂学生的学科学习的起点、难点、错误,更要读懂学生的个性、情感、信念、追求,唯有深入学生内心的世界,准确把握,精心引导,方能成为孩子心灵的导师,人生的引路人。唯有如此,教书与育人方才合二为一。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老师的专业发展才会变得更有价值。”

对数学“差异教学”的实践

“教学设计关注差异,师生互动关注差异,在学习重难点上分层设计,把学生带入“思维交锋”,从而促进每个学生最优化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释放不同孩子的思维,在思维交锋中体验差异思维之美、数学理性之美,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在内心世界亲近数学研究数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