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根据小编的理解,杂稻的田间管理,就是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时、因地、因组合制宜,采取积极促进和适当控制相结合的措 施,保证杂稻正常生长发育,达到大面积高产的目的。

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1.水分管理

杂稻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水分管理,中耕除草和防治病 虫害。水分管理按杂稻生育阶段分为返青分蘖期,拔节孕穗 期和抽穂结实三个时期,分别进行管理。

(1)返青分蘖期

杂稻从插秧后到幼穂开始分化这段时期,一季杂交中稻 一般约为30〜35天,杂交晚稻约为20-25天。此期是进行营养 生长,决定穗数多少,为穗粒发育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此期 的主要栽培任务是促进早生快发争多穗,因此移栽至返靑保持寸水活棵,返青后浅水勤灌,促使稻苗早生快发。

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水分 过多或过少,对分蘖都有抑制作用。稻田灌水过深,降低泥 温,稻株基部光照滅弱,土壤中氧气不足,还原性物质增多, 分蘖受到抑制;稻田干早,稻株生长机能减弱,分蘖迟发,分蘖数减少,所以一般要求田土持水量在70%以上,才易于 分蘖。当然,杂稻是依靠分蘖成穂夺高产的,但分蘖也不是 越多越好,分蘖过多不但成穗率低,而且由于荫蔽度大,往 往影响早生的分蘖成穗。因此,杂稻在基本够苗以后,就要进 行适时适度露田、晒田,抑制无效分蘖,巩固早发的分蘖, 促进壮秆、大穗,提高成穗率,增加粒重,降低空瘪率,防 止或减少病虫的发生和蔓延,还能使稻根强大深扎,增强抗 倒能力。

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杂稻晒田的一般原则是要比常规良种早一点、轻一点, 决不能重晒。另外还要根据苗情、土质、肥力、组合不同而 定。土质肥、施肥多、稻苗繁茂、叶色浓绿、叶片下垂的要

早晒、重晒、晒至田中间有裂痕、人踏入田无脚印、田边土 壤发白、分蘖下降、叶色退淡,但一般决不能重晒。中等施 肥水平,其苗势粗壮,叶色正常,只进行轻晒,晒到田边出 现鸡爪裂,新根向上翻,分蘖下降即可。

晒田时期主要根据生育期和苗数而 定,即"到时晒田",或"够苗晒田"。所谓到时,是指水稻生 育过程,在分蘖末期幼穗分化前应即晒田;所谓够苗是指苗 数达到一定数量要求的就应晒田,这两种究以何种为准,要 灵活运用。如高产田长势旺盛,分蘖快,应以苗数为准,二、 三类苗长势差、分蘖少、苗数不够,到时也要晒田,一般应 以抽穂前35〜45天,晒田效果较好。

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晒田最好分两次进行,一般是先露后晒,先轻后重, 轻晒后灌一次"跑马水"再重晒。露晒田初期分蔡仍有所增 加,到每亩达20万苗时就要露田,到25〜28万苗时就要开始 晒田,全田最高苗数应控制在30万苗以内,不宜超过35万, 晒田不能过早、过重,过早过重都会影响优势的发挥。因此, 晒田要严格芈握一般肥田、烂田多晒、重晒;干田、沙田、 瘦田少晒、轻晒。

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为了提离晒田质量,使全田一致,插秧时要开好丰产沟, 建立排灌系统,做到排灌分家,各田单独管理,互不干扰, 晒田达到要求后应及时复水。

(2 )孕穗期

杂稻幼穗发育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十分敏感,在水分管理上,要掌握浅水勤灌,以满足生理需水,保证物质顺利运转向幼穂。每次 灌水1寸深为准,等自然落干后再灌水,水层不能太深,序 则影响稻株呼吸和根系发育、茎秆软弱,易发生病害和倒 伏。但在海拔较低的低热地区或温热地区,若遇高温期・应 适当加深水层,最好采用日灌夜排,以降低高温,增大温差, 以利物质的积累。

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3)抽穗结实期

这一阶段是争取高产的重要时期,栽培上主要任务是增 粒、增重、防止早衰、贪情和倒伏。此期是决定结实率、千 粒重大小的关键时期。结实率对产量影响很大,花粉发育的 好坏直接关系到结实率高低的问题。因此要创造有利的环境 条件,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据研究,谷粒充实物质的来源,约有三分之二左右是靠 顶部几片叶子(包括叶稍和茎秆)的光合产物提供和转移的, 因此抽種后绿叶的多少和保持绿叶期(又叫功能期)的长 短,直接影响到籽粒的充实程度。这时植株的绿叶数要多, 一般要有4〜5片功能叶才好。

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抽穂扬花期间杂稻耗水量较大,如果这时稻田脱水,就 会造成抽穗缓慢、且不整齐,因此,这一肘期田中要保持浅水 层。在灌浆至成熟期,保持土壤湿润,经常干干湿湿,以湿 为主,干湿到老。后期断水要晚,杂稻生长后期,运转物质 的能力较强,因杂稻穗大,灌浆期长,断水要比常规稻晚 些,绝不可过早,收前5天才能断水,否则影响粒重。

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栽培过程的一项措施,要掌握及时

双季 晚稻由于后期气温低,可采用夜灌日排,以増加田间湿 度,提高田间温度,防止冷害。在一般情况下,保持干干湿湿。这样灌溉的好处,在于能够避免肥料流失,提高水温、 土温,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肥料分解,减少土壤中有毒 物质的积累,减轻病虫的危害。可以收到以水调气、以水调 温.以水调肥、以肥促粒、以气养根、以根养叶,防止早衰 的良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