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生蠔,中國人毫不陌生的一種食材,在某些地區,生蠔也被稱為牡蠣,或是海蠣,這其實指的是同一種物種,只是品種不同。有的生蠔大而肥美,適合生吃,海水的鹹味夾雜生蠔肥嫩的鮮味,入口即化。有的生蠔小而鮮甜,最適合拿來煎或烙。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生蠔

要說中國最愛吃生蠔的地方,那一定是福建和廣東兩個省份,而在這兩個省份中選出一個最愛吃生蠔的村子,那一定是廣東的小洲村。小洲村的名字來源於生蠔,那裡的人們將生蠔當作家常美食,若是一段時間沒吃到生蠔,也會想念萬分。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生蠔

生蠔好吃,且營養豐富,被譽為“海中牛奶”的生蠔,無疑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慾。廣東地區的生蠔品種多,味道鮮美,這得益於當地資源豐富的海水,以及善於製作美食的廣東人的一雙巧手。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生蠔

吃生蠔講究新鮮,最好剛從殼中撬出生蠔,用淡鹽水洗淨,然後直接放入鍋中烹飪。或是加上地瓜粉、雞蛋等食材做成蠔烙,或是加上豆腐、芹菜、白胡椒做成一碗生蠔湯。而當今年輕人最愛吃的一種做法,就是烤生蠔。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蠔烙

小洲村絕對是最會吃生蠔的村子,因為小洲村的老祖宗們將生蠔的外殼留了下來,建造成一棟一棟的房屋,這種房屋有一種獨特的名字,叫做“蠔殼屋”,用生蠔的殼做成的牆便是“蠔殼牆”。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蠔殼屋

不少遊客正是青睞於蠔殼屋的大名,紛紛前往小洲村。這種蠔殼屋的特點,便是冬暖夏涼,不積雨水,不怕蟲蛀。那裡的村民世世代代以打魚為生,其中生蠔就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是食物來源。小洲村的生蠔品質極佳,蠔肉肥美鮮嫩,生蠔殼厚而堅硬,洗淨之後便是砌牆建屋的好材料。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蠔殼屋

明清初番禺學士屈大均於《廣東新語》記載:“蠔,鹹水所結,以其殼壘牆,高至五六丈不僕。”這說明蠔殼屋的歷史年限已然十分久遠,而這些蠔殼屋不便於人工拆除,邊緣尖銳,還有防止小偷入侵的功效。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蠔殼屋

事實上,把生蠔當成建築工具的不僅僅是小洲村的蠔殼屋,在福建泉州晉江地區,也有這樣的蠔殼屋,而且保存得相當完好,只是年限不如小洲村那麼久遠。而在泉州地區還有一座洛陽橋,橋樑下也長滿了生蠔,就是利用生蠔的黏液以及堅固,來保持這座橋數百年的穩固,這種做法叫做“種蠣固基法”。

中國吃生蠔最厲害的村子,吃貨吃完用10萬蠔殼建房子,600年不倒


洛陽橋

只不過,經過這些用生蠔殼建造出來的屋子時,吃貨們難免口水直流,彷彿已經聞到來自生蠔殼的腥味,已經看到生蠔雪白肥嫩的肉,已經能夠想象被架在烤架上滋滋作響的烤生蠔,也能想到烙鍋裡生蠔的白和雞蛋的黃,實在是忍不住想去小洲村享用一頓生蠔大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