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河為碧水改詩,兼論詩句簡練與內涵外延關係

附原詩:

鄰家男孩

文/碧水藍天

兩歲娃娃話不清,偏撮小口仿黃鶯,

嬌音宛轉聲聲脆,惹笑遊人連贊行

張仁河為碧水改詩,兼論詩句簡練與內涵外延關係


張仁河點評

據說,歐陽修寫《醉翁亭記》時,第一句“環滁皆山也”,一開始寫的是滁州東有某某山,西有某某山,南有某某山,北有某某山;他貼在城上請大家提意見,一個老翁說他寫得太哆嗦,於是,他就把開頭寫成“環滁皆山也”這五個字。

《紅樓夢》裡寶玉有一個丫頭叫做紅玉。一個偶然的機會,鳳姐叫她送東西傳話。她辦好以後,來回復鳳姐。鳳姐誇她說話非常有條理,“口聲簡斷” 。 鳳姐還說自己手下的丫頭說話總是“把一句話拉長了作兩三截”。而碧水姐姐的《鄰家男孩》就是這個樣子。一句話作兩三截,用了三句來寫娃娃學語。

張仁河為碧水改詩,兼論詩句簡練與內涵外延關係


碧水姐姐這首,我思考來思考去,覺得還是用兩句話就能概括了,我自己又虛構兩句,把題目改成《五一即景》:

放眼郊原無限晴,薔薇花裡囀黃鶯。

幼兒解逗遊人笑,話未學完學鳥聲。

張仁河為碧水改詩,兼論詩句簡練與內涵外延關係


本來碧水姐姐的起承二句從構思上來說還是很有趣味的,但是語言上來比較鬆散,“撮小口”,是給小孩子來一個特寫。但覺得撮字不夠精彩。到第三句就完全是多餘的了。

張仁河為碧水改詩,兼論詩句簡練與內涵外延關係


但凡寫詩,多少得有自然風景作襯托,才更有美感和畫面感。所以我把起承二句改成了風景。晴,是全詩抒情的基調。晴,可感覺到敞亮,溫暖。舒暢。“薔薇花裡囀黃鶯"。是自然風景的特寫鏡頭。黃庭堅有一首《清平樂》下片是“春歸何處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吹過薔薇。” 薔薇花開在春末夏初,五一假期,正好在這個時間點上。

張仁河為碧水改詩,兼論詩句簡練與內涵外延關係


“幼兒解逗遊人笑。”怎麼逗的?這裡賣一個關子。留給第四句來展開。“話未學完學鳥聲。”這一句把小孩子的可愛完全展現出來。大人抱著小孩教他說簡單的話語,偏偏這個黃鶯也在鳴叫。於是小孩子才學了半句話,下半句轉變成學黃鶯叫去了。體現了小孩子的活潑可愛。當然也可以這樣理解:黃鶯故意搗亂,把小孩子帶偏了。

張仁河為碧水改詩,兼論詩句簡練與內涵外延關係


古體詩詞的字數 是有限的,想在有限的字數內表達最大限度的內容,就需要精煉文字,不重複不囉嗦,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碧水姐姐的詩如果這樣一改,語句精煉了,內涵增加了,當然外延也擴大了,當然也更有讀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