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出轨率高达99%的现实中,也请你相信那1%的爱情

爱情里的错过与背叛屡见不鲜,听惯了对爱情的批判和理性分析,你有多久没好好赞美爱情了?

如果有一个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那么Ta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会被人说是 " 恋爱脑 " ,甚至人们会在潜意识里等着那段奋不顾身的爱情出现不好的结局,并以此来证明 " 爱情不过如此 " 的结论。

可是,明明爱情是那么珍贵,那么美好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却成了一个提起来就充满 " 羞耻感 " 的事情呢?


就算出轨率高达99%的现实中,也请你相信那1%的爱情


失恋不敢大哭,热恋不敢大爱。我们对爱这个字的情绪越来越悲观,我们相信婚姻可以只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是真的,相信出轨、劈腿,是真的,却不敢相信,爱这件事本身,是真的。

闺蜜和我分享了一个故事,讲的是漠河一位叫张德全的老人,他的妻子康氏,在1987年那场震惊全国的 " 五六漠河特大火灾 " 中去世。

此后的三十多年,张德全没有再婚,他和康氏也没有子女。因为妻子生前非常爱跳舞,张德全就在以前和妻子跳舞的旧仓库旁边开了一家舞厅,他经常在那里和一群群的年轻人跳舞。


尽管大家对他的行为感到诧异,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首舞曲,每一个舞步,都是他三十年来思念的见证。

就算出轨率高达99%的现实中,也请你相信那1%的爱情


我听过、见过无数种爱情的模样,自以为已经有了强硬的心脏,不会轻易因为某个听来的爱情落泪,但这个跨越了30年思念的爱情故事,却在一刹那赚足我的眼泪。

30年,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对于身在其中的张德全老人来讲,是一万多个日夜里天人永隔的思念,是三十年如一日对爱这件事,最炙热的执念。

必须承认,爱情这两个字在人们心里的重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轻的。


随便翻一翻网上与爱情相关的言论,你就会看到很多诸如 " 我相信爱情,但不相信我会碰上爱情 " 、 " 什么年代了,提爱多伤钱 " 之类的言论。

就算出轨率高达99%的现实中,也请你相信那1%的爱情


确实,那个杀妻碎尸的男人,那个被家暴的博主宇芽,那个一心扑在家庭却被出轨的顾佳,那些分分合合的情侣,这些都在警告我们,爱情不是百分之百的糖,它是副作用极大的药,不小心就会反噬。

所以,出于自我保护也好,出于被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好,一旦触及到与爱相关的选择,我们总会条件反射地摆出防御姿势,把收入、房子、学历、出身等一系列的东西,捆绑在爱情之前,总以为保障越多,自己就越安全。

可却没有意识到,爱情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成为了生活里 " 易燃易爆炸的危险品 " ,我们绝望地渴望爱情,却从不敢大胆热烈地信任和拥抱爱情。


就算出轨率高达99%的现实中,也请你相信那1%的爱情


我想起来,去年马思纯在《这就是演员》里演完那个为爱痴狂的李米之后,哭到控制不住,主持人问她: " 你谈过恋爱吗? "


她突然仰起头提高音量,一边哭一边很骄傲地说:" 我谈过。" 主持人又说: " 那一定是一个很奇怪的恋爱吧。 " 但马思纯摇头,无比肯定地说: " 我有过很幸福的恋爱。 "

那一刻的马思纯,不再是永远保持最佳形象的女明星,她哭得像个孩子,她哭得不好看,但她眼神里对爱情毫不掩饰的渴望,和对失去爱情浓郁的遗憾,却是无数都市人最羡慕的。

就算出轨率高达99%的现实中,也请你相信那1%的爱情


马思纯说: " 我对爱情真的没有什么要求,我觉得只要他爱我就行,我爱他就行,因为相爱真的已经很难了。 "


我到现在都记得,那时候有一条评论说,特别羡慕她,到了做大人的年纪,还能像孩子一样把爱当做骄傲的资本。

赞美爱情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在这个网络逐步取代面对面社交的时代里,我们想完全了解一个人都很难,更何况是相爱,所以就不要再人为地给爱情出难题了。

就算出轨率高达99%的现实中,也请你相信那1%的爱情


人生很短暂,就算我们拼尽全力,也不见得能分给爱情多少时间。我们要做的不是巴拉着算盘珠子,在爱里计较得失对错,而是要争分夺秒地享受爱情,信任爱情。

崇拜爱情有什么难以启齿的,来这人间一趟,没轰轰烈烈地爱过,才是抱憾终生的事。

去赞美那些敢于在爱里拿出一百分勇气的人,去成为那个能够在爱里拼尽全力的人,去赌上全部的热情和真诚,答谢命运赐予我们的这短暂一生。

希望你永远不要弄丢爱一个人的能力,希望你永远有值得不远万里去见的人。希望不管经历了什么,爱都是你披荆斩棘的武器,是你敢拿出来向全世界炫耀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