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士雲|崇明地區農村喪葬習俗演變散記之七

作者:顧士雲,崇明區建設鎮人,1952年出生。1970年應徵入伍,1973年退伍同年任村黨支委兼16隊隊長。1974年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1977年12月參加首次高考,1978年5月入讀上海師範學院政教系,1980年7月畢業後到建設中學任教。1985年1月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1998年11月轉任學校校長。2009年8月離任後擔任崇明區教育局黨建和教育方面的督導工作。目前在區人社局委託的揚帆評估中心擔任成人培訓的督導工作。©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授權(微信:anxinlu)。

顧士雲|崇明地區農村喪葬習俗演變散記之七

崇明地區農村喪葬習俗演變散記之七

哭喪禮節的那些事

顧士雲|崇明地區農村喪葬習俗演變散記之七

崇明人參加親眷人家的喪事,通常有兩種表述:一種是表述叫“吃素飯”,去那裡參加喪事就表述為去那裡吃素飯;還有一種表述叫“弔孝”(孝字在崇明話中讀為“化”)這是五、六十年代,女人家參加喪事的專門表述。那時,女人家到近親家參加喪事,都得要參加哭喪。至親的、感情深的要哭上好幾場。女人家參加喪事是有哭喪任務的,所以用“弔孝”這種表述比較合適。從小時候參加吃素飯、看死人到長大後幫人家料理喪事的經歷中,我對哭喪禮節的那些事,有了自己的記憶:

一是哭喪者的衣著服飾。女人家參加弔孝時,都要穿白戴孝,穿白是指要穿白布衣服,戴孝則是把燒床柴後發到的孝,如圄腰、扎頭、穿腰帶、白帽子等戴到身上。女人家穿白戴孝去喪家時,路見的人便將其稱之為弔孝娘子。白布衣裳是女人家參加弔孝時的禮服,家庭條件富實的人家都備有這種服飾,而家庭條件差的人家就沒有這種服飾。所以在出去弔孝時,女人家穿著的白布衣裳往往要向宅上人家或鄰舍人家借。白布衣裳平時是不穿戴的,只有在喪事場合才用得著。由於當時人們衣著的布料緊缺,所以許多人家不備白布衣裳,應急時便向人家借來穿一穿。記得小時候母親出去弔孝時,常向宅上的大伯母借白衣裳穿,用好後要洗淨摺疊再還給大伯母。

二是哭喪用的弔孝車子。弔孝車子是指運送弔孝娘子的獨輪車。舊時崇明交通設施落後,道路坑坑窪窪,大路少,絲浜小路多,行走不方便,而且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就是獨輪車。女人家參加弔孝,經常要叫獨輪車推送。所以要叫獨輪車,一則為了減輕長途跋涉的疲勞;二則為解決小腳女人的行走不便,五十年代時,五十歲以上的婦女,多數為小腳女人,走路非常痛苦。三則為顯示孃家人的氣派,就像現時參加喪事,不少人“打的”而來。推送弔孝娘子的獨輪車,人們又稱之為弔孝車子。當年如果死者是女性,她的孃家人是喪事上的座上賓,禮節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怠慢。崇明話講:孃家人出勢,指的就是孃家人為死者鳴冤叫屈抱不平。如果死者是非正常死亡,孃家人往往會藉機鬧事,輕則爭吵,重則打鬥。即使是正常死亡的,喪家也得小心謹慎,免得被孃家人雞蛋裡尋骨頭——抓住把柄,乘機大鬧一場。這種孃家人鬧喪事的習俗,無形中提高了孃家人在喪事中的地位。按崇明人的不成文規矩,孃家人弔孝車子的車鈿可以到人銀帳上開銷,而且車鈿還是比較客氣的。所以,那時候的好多推車子人,都樂於做那份差事,既吃到了素飯,又拿到了車鈿。

三是哭喪中的禮節禮儀。死者的靈堂設在宅上的堂屋裡,死者的靈柩前掛著孝面布,擺著靈臺,靈臺上供奉著雞、魚、豆腐、水果、糕點、香燭等祭品。靈臺前邊放著踏腳被(作拜墊用),專供弔喪者磕頭跪拜用。當有親眷前來靈堂跪拜時,死者的女婿要對著跪拜者進行還拜,表示對祭拜者的還禮。這種還禮到八十年代還時興,一九八七年我岳父故世,有人主張要我還拜,被我推辭了,我只是坐在靈臺邊對祭拜者髮香煙接待。自此,我們這一帶後來的喪事上女婿的還拜就不出現了。此事也使我想到,風俗是人演繹的,好多陳規舊俗都是可以變革的。一般參加喪事弔喪的人都要到靈堂進行祭拜,輩分長的長輩在靈臺前持香作揖鞠躬,平輩或晚輩的要向死者靈臺磕頭跪拜。男人們到靈堂跪拜後,就完事了。女人們跪拜後還要哭喪,俗稱弔孝。女人家的哭喪技巧是從小開始學習借鑑形成的,就像她們學紡紗織布,做鞋腳手工一樣,也是從小開始學習的。她們自懂事開始,就知道哭喪是一種禮節,做女人的都要學會哭喪技巧。生活中,女人經歷的人生考試好像要比男人多,紡紗織布,縫縫補補,做鞋裁衣,生兒育女,都是女人面臨的人生考試。婚嫁時,女人的嫁妝要讓親友鄰里開箱評鑑,如女工做得不好,陪嫁的布段不多,就要被人評頭品足,甚至還會被夫家人看勿起,應付這些人生考試常常要耗費女孩子十多年的心血。而參加哭喪也是一種人生考試,在喪事上,無論是喪家的主婦還是親戚鄰里,都特別關心死者女兒、兒媳、姐妹、侄女、外甥女、阿侄媳婦、外甥媳婦等有沒有哭?會不會哭以及哭得怎麼樣?如果不參加哭喪,甚至眼淚珠都沒有一點,就被人家評論為“剎心”、“硬心腸”“嘸良心”等等。所以,年輕的女人在參加喪事和平時看死人時,就特別留心人家是如何哭喪的,向不同對象學習各種哭喪技巧,以應付喪事上的哭喪禮節。男人中也有會哭喪的,我曾見過男人哭喪,他們也哭得很流暢,但會哭得男人,常常會被人譏笑為“娘娘腔”,所以有的男人即使會哭,也不出場。

四是哭喪中的傳統哭經。哭喪中的哭經內容比較多,由於沒有文字留傳,只有口口相傳,內容大多比較雜亂。目前流傳下來的只有《梳頭經》和《九千七、二萬四經》。《梳頭經》是死者整容穿衣入殮時由女兒跪在母親頭邊哭誦的,大體意思是:姆媽今朝困勒前頭屋當中,女兒我黃楊木梳拿手中,再幫孃親理理頭髮整整容,一木梳來梳勿通,二木梳來梳到半當中,三木梳來梳下去,梳得頭髮稍頭根根通……在崇明話裡,梳頭的梳不念作“蘇”,而是念作“絲”的。《九千七、二萬四經》要在死者整容入殮後哭誦,由專門活躍在哭喪場合的小末姐來承擔。小末姐實際是小么姐。因為,小么姐的“么”普通話念作“腰”,崇明話念作“末”。例如,小末郎、小末姐、奶末頭等,都是指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的。而農村喪事場合的小末姐,是指民間的禮賓專業人員,她們經常出沒於婚喪喜慶場合。在婚事上,她們負責送親,指導新郎新娘穿衣化妝,應對婚禮中的全套禮節;而在喪事上,她們也指導喪家應對喪事中的全套禮節,並負責《九千七,二萬四經》的哭誦。她們是哭這個經的專職人員,而一般的弔孝娘子是不會哭的。除了哭《九千七,二萬四經》外,還要為死者淨身、削髮與穿衣服。小末姐是女人中特別能幹的人,凡是有小末姐這個外號的人,都是能幹的人,她們也都樂意接受這個外號。記憶中,在我祖母這一輩人中,有些特別聰明、記性好的人也會哭這個經。九千七和二萬四經指的是陰錢數目,九千七百元是女兒給的供死者在黃泉路上的路費盤纏,二萬四千元是兒孫給的供死者在陰間買田買地、造房砌屋的費用盤纏。哭喪者代表女兒在板門上叮囑自己的父母,在黃泉路上如何用九千七百元通關買路,在陰間地府如何用二萬四千元置辦田宅。包括一路上如何行走?如何避險?如何防盜?如何喝茶飲酒點菜吃飯?如何逢店借宿善待差人?如何燒香拜佛禮敬佛祖?如何花錢應付孟婆敬茶和牛頭馬面的攔門看守?如何應對閻王的嚴謹審問……明確告訴閻王,九千七百元是女兒送的過路費,二萬四千元是兒孫送的置業費,上面都有親男女的齒痕為證,不是來路不明的不義之財,是乾乾淨淨的子孫銅鈿。難怪現時燒羹飯化紙錢時,親男女都要在冥幣冥品上咬上牙齒印,其道理就怕在陰間被當作不義之財沒收充公。除叮囑上述細節外,還叮囑孃親在閻王面前不要慌來不要怕,只要生前做了善事積了德,死後就可免進地獄門。整個《九千七、二萬四經》:把死者進入陰間所過的關口,所需的盤纏,所作的應對都哭得仔仔細細,講得清清楚楚。九千七百元和二萬四千元放在五、六十年前,這絕對是個大數目,而放到現在,則是區區小事。閻王要審問的是十億百億的大案要案,對小民百姓的二、三萬元隨身銅鈿肯定也不過問了。怪不得現在冥幣的票面也出了百萬、千萬、十億、百億的大額票面。現在,沒人哭誦《九千七、二萬四經》後,在燒床柴後,就由親男女哭喪四十九場。作為對親人在黃泉路上的最後叮囑,哭完四十九場後才算完滿。六十年代後,人們大多不會哭了,在燒床柴的那晚,就由姊妹、姑嫂、妯娌幾人輪番哭喪湊滿四十九場。她們在碗裡放上四十九顆蠶豆或黃豆,哭一場拿一粒,哭完算數,哭得內容已經五花八門,大多數都是東拉西扯的自選內容。四十九場哭完後,四十九粒蠶豆或黃豆要有自己人在宅旁或溝邊整把栽在田裡。如果蠶豆或黃豆長出來了,表明親人在陰間買路通關成功了。其實四十九粒蠶豆或黃豆栽在一起,大多爛掉了。而人們在喪事後,也早就把這些蠶豆黃豆有沒有長出來?親人在陰間買路通關有沒有成功這件事丟在腦後了。

五是哭喪中的情感流露。哭喪不僅是一種禮節,而且還是一種情感表露。哭喪中,哭喪者的傷心程度是不同的,同死者關係親密,受死者生前恩惠比較多的至親至愛者,會哭得特別傷心。親男女哭傷心多,許多女人家在痛失父母時,常常會哭得橫天倒地,撕心裂肺,有的捶胸頓足,有的伏棺不起,更有甚者,當場哭得暈倒過去。特別是那些年輕喪偶的寡婦和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母親,在哭喪中撕心裂肺的哭訴,會引起在場的親友鄰里都跟著痛哭流淚。而同死者生前關係一般,利害關係不大的女人家,在哭喪中,一般只是禮節性地哭一場,情感表達和哭訴內容沒有多少生動之處,人們也不大關心她們的傷心程度和哭喪內容。倒是那些平時同死者關係緊張的兒媳婦、阿侄媳婦,外甥媳婦等,她們的情感表露,會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不僅關注她們有沒有哭?而且還關注她們哭得內容如何?有的人根本不哭,人們就說她“眼淚珠全無”。有的人雖然哭了,但只是應付幾句,人們就說她是“做做樣子的”。有的人在哭詞中發洩了對他人的不滿情緒,人們就說她是“借溝頭出水”……總之,女人家在哭喪中的情感表露,無疑也是一場情感考試,常常會受到人們或貶或褒的各種評判。

六是哭喪中的哭法技巧。哭喪如同寫文章一樣,也有起承轉合,也有開頭結尾。會哭的女人家在哭喪中,會做到有例有據,有聲有色,訴訴聲聲,情真意切。她們會把死者的生平功德,坎坷經歷,為人之善,做人之真哭得清清白白,真真切切,常常會給看哭喪、聽哭喪的人帶來心靈的震撼,以至也會跟著哭喪者痛哭流淚。不會哭喪的那些女人,是不敢單獨哭喪的,她們只會在群起而哭之的時候,沒頭沒尾的跟著哭幾聲。她們所哭的內容,往往是東造葫蘆西造瓢,顛來倒去言之無味,哭了幾聲,就接不下去了。人們評價說她們的哭,就像老蟲尾巴—一勒就光。哭喪像唱歌一樣,有合唱,也有獨唱。會哭的女人,敢於單獨哭喪。不會哭的女人,只能參加混合哭喪。因為在混合哭喪中,只有天知道她們哭了些什麼。崇明話說:陌生人弔孝—死人肚裡得知。喪事中,女人家只要在靈堂裡坐坐,並跟著大家嚎啕幾聲,就算禮到了。因為,在喪家和親戚鄰里的心目中,張三某人家的女兒或媳婦也是來哭過的。

七是哭喪中的對陣過招。哭喪和過招一樣,一招一式都有比劃。人們常說:婆媳哭喪蹊蹺多,妯娌哭喪擺功多,姑嫂哭喪對山歌,這是很有道理的。不和睦的婆媳之間,在哭詞中都有責怪埋怨、推諉指責,甚至譏諷誣衊之詞,用借溝頭出水的方法,互倒苦水,互謅苦經。不和睦的妯娌之間,在哭詞中,會自我表功,美化自己的孝善行為,粉飾自己的不孝行為。2000年前,農民的養老保險未完善,許多老人的生活費得不到保證,向子女要生活費,有的肯出,有的不肯出,兄弟妯娌常為贍養老人發生矛盾。但一旦老人故世,不肯贍養或不願多出贍養費的妯娌們,常常會自我表功,裝出一副盡心盡孝的哭腔,粉飾自己的不道德行為。不和睦的姑嫂之間,在哭詞中,會像劉三姐對山歌一樣,相互辯白,相互推諉,相互指責,真是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她們的哭詞內容及表白的意思,明眼人一聽就明白。

八是哭喪中的褒貶定論。俗話說:蓋棺定論,但事實上,棺可蓋,論難定。人的一生,孰善孰惡,褒貶難定。名人享受追悼會,凡人享受哭喪禮。在哭喪的混合唱中,難免有褒有貶。我原先以為,人死後一了百了,其實不然,死者在板門上還要接受弔孝娘子的褒貶。哭詞中,有的是歌頌,是感恩,是真情,她們傾情感謝死者生前的功績恩典。死者如果有靈的話,他會享受到蓋棺定論的那份淡定和自慰,深感這輩子沒有白活,還有那麼多人對自己表示了悲傷和感恩。但有的哭詞是虛情,是指責,是批判,她們還會在哭喪中訴說死者生前的不是,諸如處事不公,為人小器,婆媳不和,兄弟不義,盡孝不力等缺點都會在哭詞中有所表達,讓死者在板門上受到心靈的鞭撻和煎熬。如果死者有靈的話,他們肯定會感受到,哪些人是忘恩負義的,哪些人是死了還要踢一腳的。哭喪裡的褒貶定論,聽哭喪的人事後對此都會有所議論。

九是哭喪中的恩怨情仇。對親友鄰里的哭詞,主喪的兒媳婦們是比較留心的,她們在靈堂裡自己哭喪的次數不多,但對別人的哭詞褒貶比較敏感,適時也會在哭詞中對上幾句。她們中如果平時能善待老人的話,往往心裡比較踏實,不在乎旁人在哭詞中的議論評價。倒是那些平時不孝不敬,甚至有過虐待行為的兒媳婦們,格外注重姑娘(丈夫的姐妹)、老姑娘(公爹的姐妹)以及死者其他至親的哭詞,一旦聽到那種帶蹊哭蹺,指責埋怨的哭詞,輕則記恨在心,重則斷絕來往。所以哭喪這篇悼詞是難作的,其遣詞用語,敘事例舉,必須十分謹慎,必須要顧全主喪兒媳婦的感受。因此,那些人情練達,工於心計的弔孝娘子,總是在哭詞中,褒多貶少,嘮前嘮後,不落話柄,不留破綻。主喪的兒媳婦們即使聽了不舒服,但也找不到茬子。這些精準過招的弔孝娘子,在女人中絕對是個強者。相反那些在哭詞中不加掩飾,直頭巴子的弔孝娘子,她們的哭詞常常會得罪姑嫂妯娌,會得罪公婆長輩,甚至結下了一輩子的怨恨。所以,哭喪中不能隨意為死者鳴冤叫屈,隨意對活人埋怨責怪,要講究哭法技巧,用圓泛的語言表情達意,不能輕易得罪人。

十是哭喪禮節的時代變遷。隨著時代的變化,哭喪禮節也在發生著變化。五、六十年代,女人中不論年老的,還是年輕的,都會穿白戴孝,在靈堂裡軋堆哭喪,常常是幾個人同臺登場,靈堂裡一片哭聲。尤其是死者入棺出靈時,靈堂裡更是哭聲震天。到了七、八十年代,隨著許多年長者的老去,會哭喪的人漸漸少了,穿白戴孝的習俗不見了,靈堂裡的哭聲也稀少了,年輕的女人們越來越不會哭了。到了九十年代以後,會哭喪的女人越來越少了,不僅會哭《九千七、二萬四經》的人絕跡了,就是一般性的哭喪者也不多了。到了2000年後,六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主婦們,很少有會哭喪的,年老的哭不動了,年輕的不會哭了,靈堂裡歷來熱鬧的哭聲不見了。即使親生父母故世,女兒們想哭也哭不出幾句來,弔孝哭喪的習俗差不多走到了盡頭。於是新的招式應運而生:一是播放佛經裡超度死者的音樂。二是播放別處地方錄到的經典哭喪錄音,偶爾也有《九千七、二萬四經》的哭喪錄音。三是請專業的弔孝娘子前來代哭,以死者女兒或妻子的身份進行哭喪。但這種哭喪由於缺少真情實感,哭不出真切內容和動人場面。所以,代哭這一職業,始終不被大家看好。

總之,喪事中的弔孝哭喪禮節,演繹到二千年後的今天,差不多已經自動消失了,參加喪事通常用“吃素飯”來表示,弔孝這個詞基本上已經不用了。過去多少年流行的人死後擱三朝的習俗,在弔孝哭喪禮節的支撐下還有一定的存在必要,而隨著弔孝哭喪禮節的自行消失,擱三朝的習俗也會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沒有弔孝哭喪的喪事,悲傷的氣氛,哀痛的場面不見了,但也減少了吊化哭喪中的人際摩擦,婆媳之間、姑嫂之間、妯娌之間常見的那種帶蹊哭蹺、挑剔對陣,擺功顯好的哭詞也不見了,剩下的只是親男女們捶胸頓足的嚎啕大哭和沉痛不已的默默流淚。弔孝哭喪禮節逐漸退出崇明農村喪葬習俗的歷史舞臺,已經成了定局。

心語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均為作者授權發佈,任何媒體及個人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授權,並在轉載時標明出處及作者,謝謝合作。投稿請加微信:anxinlu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使用

-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歡迎關注陸安心的私媒體“心語”。(微信號:anxin20141124)也可掃描上面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顧士雲|崇明地區農村喪葬習俗演變散記之七

Copyright © 2014-2020 心語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