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雪核心思想:股票投資常見誤區,賣出篇

誤區一:預測股價將要下跌,賣出後等待抄底

鎖定收益,止贏,落袋為安......這樣的描述在各類證券分析中屢見不鮮。低買高賣真的是聰明的做法嗎?

費雪認為,長期而言,這種做法損失慘重。

原因有以下幾點:

1,預測空頭來襲,或者說預測股價下跌,大致只能靠猜測。賣出正確的幾率不高。

2..資本所得稅和印花稅等交易成本進一步降低了盈利的幾率。

3.賣出股份後很可能無法以更低的價格買回,也可能因為憂慮而不敢買回,從而錯失了股票未來的上漲,又或者,需要用更高的價格買回來。

4.股票是否優質是確定的,股價會不會下跌何時下跌是不確定的。投資者應該重視確定的因素。


誤區二:優質股票價格漲的太高,應該賣出。

這種想法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經不起推敲。

從以下幾點分析:

1.股價多高算是高?究竟是25pe還是35pe?每家公司的情況不一樣,所以無法準確的衡量.

2.優秀的公司股價高有合理性,如果未來的成長很大,高估一些是微不足道的。例如未來10年有4倍漲幅,高估35%也無關緊要。

3..因為高估的股價而把優質公司的股權輕易放手,得不償失。


誤區三:賣掉漲幅大的股票,買還沒上漲的,因為漲幅大的股票上漲潛力殆盡了。

費雪認為這種想法十分愚蠢。買股只應該買傑出的公司。

類比來說,假如在畢業時你借一筆錢給一個同學,條件是以後他每年收入的四分之一歸你。十年後其中這個同學表現突出快速晉升,收入大幅提升可能接任總裁。這時有人建議你和這個同學解除合約,轉而和另一個同學簽約,而他的收入仍和十年前一樣在原地踏步。你一定會覺得這樣建議的人腦袋壞了。


如果領悟了上面所說的思想,則可以推論,

如果買的股票足夠優秀,則賣出的時機是:

永遠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