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是的,定好日期,便风雨无阻,不论什么样的天气,都是一道匹配心境的风景。

驱车,出发,开始一个人的旅程。

喜欢这样,路面因为宽而显得静。沿途有花在开她的季节,与我的徜徉,各不打扰。

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疫情后的第一波宣传,许多人开始关注这条路,雷家坂至百里荒,19公里,最美爱情公路 。当一条路被贴上了某种标签时,人们感觉会被莫名的引导,然后自我意识会跳出来叛逆和挑剔,从而来彰显专属于自己的特质。

倔强地走自己的路,只承认自己眼里的美或不美,让风景的鸣响,拒绝与之共情,等过了,才叹口气,惊觉了内心那份伪装的强大。

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所以不能否认吧?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一种引导来检验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是否有如同我们说走就走的自由,有能掌控记忆或者向往,在约定俗成中随遇而安的淡定。

这也许就是打造的意义,打造一条心路,来与路过的每个人达成瞬间的契合或冲突,然后,彼此路过。

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也可以在花心泉眼里找回一个天堂;可以在驰骋中,让无数的风亲吻手和衣袖;让熟悉的老歌,拼贴出曾经的笃定;

或者约一个爱着的人,就算一句话不说,只享受在他身边的分分钟;也许是一群还未零落的知交,也许还是家人,三五车约起,走走停停,一行向上......

一起,在路上。


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记得去年避暑季武汉的小朋友小马来的时候,坐在车的后排说,画一个圆,又画一个圆!

他说他是车,车轮是他的笔。

那么路,大概就是他的画板了。他在蓝天下、绿树间丈量、构图,从山脚下一个大圈一个小圈,一直到山顶的那块草坪,那坡松林,那抹云端,那棵树......

原来这就是孩子们的路,一个圆蓝色,一个圆绿色,载着他飞跑。



而我们,却说什么相由心生。面孔和情绪,决定了路上的色彩。

可惜那晴天、雨雾、白云或者松柏,却被我们寄了情又忘了情,说是被治愈了,只怕长风不止的,是对我们长久的讪笑。

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风景不言语,嘈杂的是人心。

当选择出发时,就打包好心情,去纯粹地真诚地,向访地的山水树木,流云和长风问好,向自然的馈赠由衷的感谢,向脚下的路,踏实地迈步。


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到了山之巅,云之端,雨过还没有天晴,山下的仰望如晦成为了眼底壮观的海,终于还是被震撼到,还是要对风景甘心地投诚。


路又换了个方向,在脚下延伸,与你我有关,好象也无关。


我们与风景各在各的路上

小院,2020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