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感到焦慮,比如意識到自己不夠優秀,與同齡人有很大的差距,沒有過上理想生活的時候,會非常焦慮。於是會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卻又很容易陷入“越努力越焦慮,越焦慮越努力”的惡性循環。

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為什麼會越努力,越焦慮?

當人開始焦慮的時候,會想辦法改變現狀,按理說這樣可以緩解焦慮,可是為什麼會越努力,越焦慮呢?

周嶺在《認知覺醒》中說:“焦慮的原因有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焦慮就是因為慾望與能力之間差距過大。”

這便是焦慮產生的根源,人們都希望改變自己,可是又希望不怎麼努力就能看到效果。急於求成的心理讓內心更加焦急,但是沉不下心來,也無法取得真正的進步。

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比如一個人為了改變自己,買了很多書看,報了很多課程,每天堅持看書學習打卡,期待很快就能改變現狀,可是卻發現沒有太大收穫。

我們都知道,只讀幾本書就能學識淵博,少吃幾口飯就能減肥,堅持寫作21天就能成為作家,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而成功需要過程,更需要堅持。

而且努力需要有耐心,靜下心來關注實際的改變,否則再多的努力都是無用功,只會加重內心的焦慮。

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所以,不是付出就有回報。做事情不要急於求成,不要“三分鐘熱度”或是隻給自己“打雞血”,只有有耐心的努力,才能看到回報。

想要成功,就要有耐心

沒有耐心是人的天性,當你發現自己缺乏耐心,不必為之慚愧。但是如果你想要改變現狀,真正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須擁有耐心。

沒有耐心的時候,想學的太多,急於求成,無論學什麼都是浮於表層,最後往往收效甚微。而有耐心的人,會深入底層,關注實際的改變。

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這是因為如果只是機械式學習,即使努力到感動自己,也無法取得大的進步。學習的意義在於帶來的思考、行動和改變,而不是學習本身。

比如讀書的時候,不用全部精讀,只要吸收其中一兩個精華觀點,為己所用,讓自己發生切實的改變,那麼這本書就沒有白讀,比整本書內容都讀一遍的意義更大。

所以,想要有切實的改變,就要擁有耐心,關注自己的思考、行動和改變。這樣努力才能事半功倍,讓收穫越來越大,焦慮越來越少。

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03怎樣才能擁有耐心?

從以上內容可看出,想要緩解焦慮,讓努力有成效,就要有耐心。那麼怎樣才能擁有耐心呢?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1、接受自己缺乏耐心的事實

既然知道缺乏耐心是人的天性,而培養耐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就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因為如果對自己不能立刻變好而感到焦慮,就是缺乏耐心的表現,所以想要培養耐心,首先要接受自己缺乏耐心的現實。

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2、學會延遲滿足

貪圖舒適是人的本能,如果完全放棄享受,直接與本能對抗,是很難成功的。所以不要強行對抗,而是要學會“延遲滿足”。該有的享受都不會少,只是推後而已。先完成任務再享樂,把享樂當成獎賞,會更有滿足感。更多改變思維,獲得成長的方法,點擊下方《認知覺醒》

3、懂得行動的意義

困難的事情,人們一般會難以堅持去做,但是如果知道了做這件事的好處和意義,就會更容易持之以恆。比如懂得了健身的好處,就會努力克服懶惰,堅持健身。因此,明白做一件事的意義以後,耐心就會更強。

4、從困難的事情中感受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強的驅動力。再困難的事情,如果產生了興趣,做起來就不會那麼枯燥和艱難,而是會自發地想要去做,再大的困難也不在話下。因此,感受困難事物的樂趣並上癮,是培養耐心最高級的方法。

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寫在最後

想要緩解焦慮,僅僅靠努力是不夠的,更需要耐心。努力培養自己的耐心,把表層的學習轉變為深層次的學習,學以致用,努力才不會白費。

任何人想要改變現狀,獲得成功,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慢慢來,才會比較快。當你能靜下心來,不盲目努力,而是重視學習帶來的改變,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今日話題:你有過“越努力,越焦慮”的情況嗎?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