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他們,打工一族是怎麼有房的

對於大多數年輕人心中希望自己娶個好媳婦或好丈夫,能有個好房子,此生足矣!城鎮化的道路上,年輕人進城務工、經商,就希望能在城裡成家立業。我們曾說安居樂業,可沒有房子成家談何容易?有屬於自己房子,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人生失落時,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宿!可現實中,有人花了畢生的精力終未能完成自己的心願,有人搞得身心疲憊終、遍體鱗傷得一房,有人透支了三代的積蓄,才勉強得一房,是的,日益高企的房價,曾經讓多少人的夢碎!可身邊就有這麼個傳奇,靠著打工普通薪水,實現了四兄弟買房的夙願!

看看他們,打工一族是怎麼有房的

刺繡畫家和萬事興

2014年時我村裡就有一家6口人的家庭,由於父母親日漸變老,談父母給兒子買房簡直是天方夜譚!他們四兄弟都有獨立工作能力,於是就商量,在縣城裡面買一塊地,再建房子!兄弟們琢磨下,靠自己的一個月單獨買房可以說不可能,於是一拍即合,就接下來做好存錢的準備!

2015年春節我回家,就聽說他們四兄弟籌了20幾萬買了一塊地,。當時縣裡還有自建房地皮出售,兄弟們中老大出6萬,老二出6萬,老三出4萬,老四出了4萬,就把地皮買下來了。假設下,按照當時工資水平,每月大概2000-3000的工資水平,想在縣裡買房,也是件非常難的事,可兄弟們一合夥咬咬牙關,靠著前幾年的積蓄,拼拼湊湊終於夠了地皮的費用!

看看他們,打工一族是怎麼有房的

圖為建好的別墅房子

2016年春節時候,就聽到他們幾兄弟,已經開始起建了!聽起來,目瞪口呆,我還愁眉苦臉,5000/元每月薪酬,什麼時候籌夠首期的時候,他們用一年時間就開使起建了,佩服!2017年我還參加了他們新居入夥,坐在一起聊天時說起,幾兄弟合份建房子,就有個好處,能夠充分最大化減少費用,每分錢用到極致。最後起建時每個人都出了10萬,建好後和地皮一起算花了60多萬,勉強搞了四層!也不是都是自己的現款,最後每個兄弟都欠銀行或者朋友4萬多塊,最終實現了在城裡買房,實現父母一家搬到城裡了!

看看他們,打工一族是怎麼有房的

艱苦奮鬥永遠在我心中

故事到裡有人就問了,我就家裡一個,怎麼可能像文章中這四兄弟這樣逆襲!也有人問,現在那還有給你自己建房的,不可能!但是也有人問了,現在房價已經今非昔比,比登珠穆朗瑪峰還難,怎麼可能普通打工者拿著低微的工資去買房,不吃不喝10年都沒個首期!但是可想他們準備買房時也是非常艱苦的,當時薪酬也是沒現在這麼高,靠著一點一滴的累計起來的!給我們更多的理解是,他們充分運用共享資源,人多力量大,優化 配置的作用!他們充分做到有目標、勤儉節約,互相幫忙、艱苦風斗的作風!不敢想象,現在的消費觀念,廣告狂轟亂炸炸,借唄花唄,給我更多的是對社會過度消費思考,大家人為是不是這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