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我國一共有兩支“東北邊防軍”,一支是張學良領導的,一支是領導的。先看這兩個領導人的性格特點,張學良:從小缺少意志磨練,學習環境比紅軍優越百倍,但所學如浮水之萍,連父親張作霖的膽識都沒傳承,所到之處滿是風花雪月之事,深陷美人溫柔鄉。志願軍腳踏實地聯繫群眾,所到之地火種播放,是提著腦袋用理論作實踐,處事高瞻遠矚,戰略考慮,雄才偉略之志。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張學良的東北軍裝備精良,在當時東北工業之發達遠在中國各地之上,全部地方加起來,在九一八事變前也比不過東北的工業。東北軍裝備水平,軍工發達已經和南方拉開幾個級別。東北軍軍官大都是科班出身,日本留學和本土軍校畢業。就是這樣的部隊,在918事變選擇不抵抗。九一八事變時,瀋陽城內是精銳的東北軍第七旅,王以哲的部隊。一槍未放拱手讓出東北,比喪權辱國更甚百倍。九一八不抵抗,張學良、蔣公都有過錯,張學良要有他老子的能力,鬼子在東北打不起來的,更大的責任在蔣公,蔣公玩的綏靖政策最終釀成了大禍。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從淞滬會戰來看,當時民國政府+任意一個軍閥都打不過日本,張學良頻繁跟民國政府磋商更像是在求援,如果蔣公在九一八事變時,命令張學良抵抗同時給他物質軍事支持,爭取在東北打一場打仗給予日軍重創,日本後來未必敢全面侵華,淞滬、盧溝橋事變大概率不會發生。蔣公抗戰唯一貢獻是堅持到了最後沒投降,但這也是身為中國政府領導人應該做到的,張學良唯一貢獻是西安兵諫逼抗日,使國家不用再將資源浪費在無謂的內耗上。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東北軍生產的武器尤其是火炮的彈種方面確實是有質量問題,而且比較單一的。東北兵工廠和國內其他大中型兵工廠一樣,所需的煤炭鋼鐵等原材料都需要進口,使得產品造價成本高昂,這的確都限制了兵工廠的產能和創新能力。東北軍戰鬥力低,是指整體的戰鬥力和意志低下。但是這裡的低下主要是因為決策層方面所引來的低下,具體就某個地域方面,東北軍是有著很強的犧牲精神的。江橋抗戰、海拉爾保衛戰是典型的犧牲精神的體現,但局部的極個別的突出,如馬占山、李杜等人的英勇行動,始終難以給日軍造成大的影響和破壞,也無法挽救東北半年淪陷的慘痛局面。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九一八這件事也要分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主要責任就在於蔣公和當時的國府高層,蔣公是軍閥篡政,本身不是政治家,軍事能力也不強,讓這位一個能不配位的做領導人對當時國家是一種災難,軍閥問題,蔣公小算計太多了,圍剿蘇區就是這個心態老想當漁翁,把魚當傻子,抗戰期間作為國家領導堅持到底算是完成了自己應負的歷史責任。張學良也要負主要責任,他畢竟是當時東北軍閥,不打一仗,無論怎麼說都是說不過去的,不過西安事變算是補過了。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轉戰全國,幾乎全軍覆沒,戰鬥意志和血性也是一等一的,可惜幾乎沒人知道,因為918事變實在是太恥辱。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第二支“東北邊防軍”就是人民志願軍,志願軍號稱是“人類輕步兵的巔峰”。很佩服我們志願軍,那麼艱苦,那麼慘烈的戰爭,就靠小米加步槍草鞋,打贏了“十八國聯軍”。朝鮮境內崇山峻嶺,以美國為首的現代機械化部隊難於展開,戰鬥力大打折扣。因此就減小了武器差距帶來的麻煩!反觀志願軍卻更適應山地戰,再加上志願軍將士超強的戰鬥意志和智慧,因此戰而勝之。應該說朝鮮境內是中國軍隊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開戰的最理性的戰場。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人類輕步兵的巔峰是抗美援朝時期的志願軍,現在我國的軍隊裝備上當然超越那時代很多,但是戰鬥意志大概率是比不上的,唯一能和志願軍比戰鬥意志的縱觀世界近現代史,我只想到了長征時期的紅軍、蘇聯紅軍或者還有二戰德國的精英部隊,其他的,怕是都不行。這樣的戰術巔峰也只有在老一輩革命家時期能夠實現,依託的是堅強的信仰、鋼鐵般的意志、嚴明的紀律,才鑄就了這樣的輝煌、神話一般的傳奇。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志願軍如今已經融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比別人強,強在軍人的信仰,對國家人民的無限忠誠,強在強大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我的認識是:一,大部分軍人還是有那麼一份純粹的家國情懷,二,解放軍的黨政水平可以說無出其右,三,軍令如山,四,榜樣的力量,有此四點才使我軍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都永遠是心中裝著國家和人民的子弟兵。可以戰略千里大轉移,可以手舉炸藥包,可以火燒不動,也可以用身體擋洪水,也可以永不返航,也可以逆行戰區。

從抗日戰爭到抗美援朝,兩支風格迥異的邊防軍,結果對比立下高判

我軍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嶄新的名字。井岡山革命的時候是紅軍,聯合抗日的時候是八路軍,南方的是新四軍,解放戰爭時期叫解放軍,到國外打美國鬼子叫志願軍。因為到了朝鮮了,所以不能再叫解放了,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是我們的主旋律,中國人是根本沒有怕過美國,志願軍只是一個我們常取的一個名字而已。抗美援朝不僅僅是立國之戰,更是將第三次世界大戰苗頭熄滅的世界和平之戰。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從1840年以來對西方列強屢戰屢敗的轉折點,志願軍戰士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意志讓西方列強先是目瞪口呆,而後心生敬畏,這個史詩般的勝利讓中國從此傲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