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志願軍作戰33個月,每個月傷亡超過1萬人

人類戰爭的歷史證明: 戰爭的結局不僅直接決定於前線,而且也決定於後方。對於後勤的作用,歷代軍事家都認為,它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物質消耗巨大的現代戰爭中,其地位尤其突出。

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後勤保障方面存在著兩個明顯的困難:第一,前運的物資不能保證戰場需要;第二,兵員和物資不能就地得到補充。

抗美援朝,志願軍作戰33個月,每個月傷亡超過1萬人

物資供應是整個戰爭期間,尤其是運動戰階段特別突出的問題。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於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激烈戰鬥造成的大量消耗,戰線延長和不適於運輸的作戰地形,對戰勤保障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是極其嚴峻的考驗。我軍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後勤供應體制,一時不能適應這種全新的環境和急劇的變化。

第二、第三次戰役進行期間正值寒冬時節,氣溫低至零下20到30度,我軍各部隊冬裝尚未配齊,特別是來自我國華東、江南地區的部隊,防寒經驗不多,有些步兵團凍傷高達70%,凍傷超過戰傷,甚至還出現凍死的現象。人員凍傷成為部隊減員的一大因素。糧油蔬菜不能及時送到前線,在前三次戰役中,糧食供給按全軍平均計算,僅能保證所需要量的四分之一。

抗美援朝,志願軍作戰33個月,每個月傷亡超過1萬人

由於敵人實施空中封鎖、自然條件限制和供給體制存在的問題,導致糟糕的後勤保障情況嚴重影響了我軍“戰役決心、戰役持續時間、戰役深度和軍隊的機動集結和作戰”。第一次戰役,我軍追擊敵人到清川江時糧彈便已告罄;第二次戰役,我軍原打算在西線以2個軍另2個師擔任迂迴任務,由於糧彈不能保證這一數目部隊所需,只好減少2個師。

如此捉襟見肘,使志願軍指揮機關痛切地認識到:“戰爭是人力物力的競賽,尤其對於具有高度技術裝備的美軍作戰,如果沒有最低限度的物資供應,要想戰勝敵人是不可能的。”根據軍委的指示,志願軍黨委於1951年5月專門做出加強後方勤務的決定,要求全軍把後勤工作作為“目前時期我們一切工作的首要環節,並責成各級加強對後勤的領導,把它列為議事日程第一項。”此後,志願軍後勤力量得到大大充實。1952年上甘嶺戰役,我軍參戰部隊總共4.3萬人,然而擔負後勤運輸的部隊就有8000餘人。這次戰役期間,我軍在運輸中傷亡1716人,佔戰役傷亡總數的14.8%。

抗美援朝,志願軍作戰33個月,每個月傷亡超過1萬人

和物資供應一樣,我軍的人員補充同樣來源於國內。戰爭的劇烈、殘酷,使我軍減員甚大。從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33個月,戰鬥減員36.6萬人,每月平均傷亡1萬多人。所缺員額,一方面由我國東北輸入新兵補充,另一方面國內部隊輪番入朝參戰。僅運動戰階段的8個月內,我軍除第一批部隊6個軍之外,又陸續增調第九、第十九、第三兵團進入一線作戰。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總後勤部衛生部編寫的《抗美援朝戰爭衛生工作總結衛生勤務》表191記載,陣亡11.4萬人,醫院共接收傷員38.3萬人次,失蹤2.56萬人。由於入院傷員有的是第二次、第三次負傷,因而在統計上造成重複,傷員總數中又有一部分屬於非戰鬥負傷,所以最後確定的戰鬥減員總數是36.6萬人。

抗美援朝,志願軍作戰33個月,每個月傷亡超過1萬人

非常明顯,我軍在國內那一整套的“即俘即補、即補即教、即教即打”的溶俘經驗和“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的補給方式已不能適應新的作戰環境。況且,我軍俘獲敵方人員不僅數量少( 1951年12月停戰談判討論戰俘問題時,我方實際收容的戰俘為1.15萬人,陣地戰階段俘獲更少),而且不能加以補充和改編。

戰爭的進程和結局,不僅決定於軍事、政治,而且也決定於經濟和綜合國力。因為戰爭的基礎是物質,離開了物質的保障和支持,戰爭這個機器就無法有效運轉。只有不斷增強經濟實力,切實搞好後勤保障,才能真正做到愛惜戰士的生命,才能真正實現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只有小米加步槍,也敢於和擁有現代化裝備的敵人作戰,這是光榮;但小米加步槍本身,絕不是光榮!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