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給娃立規矩?不妨試試“登門檻效應”,聰明的父母都在學

文丨小七(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我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很多行為的養成都是離不開規則的設定的,但是一味地給孩子立規矩,往往會出現的結果是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並不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不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會影響到親子間的關係,其實這個時候不妨採用登門檻效應。

案例:

朋友最近和他的孩子一直都處於冷戰的過程當中,問及到原因才知道,有一天朋友和他的孩子就去商場的時候,朋友的孩子在玩具區看到一個玩具,他非常的喜歡。

還在給娃立規矩?不妨試試“登門檻效應”,聰明的父母都在學

一直要朋友給他買,但是朋友想著家裡的玩具已經堆了很多,而且孩子每次都是三分鐘熱度,看到一款玩具就想買,但是買回去之後又玩不了多久,特別的浪費,所以就拒絕了。

沒想到聽到朋友拒絕之後的孩子居然直接坐在地上撒潑打滾,剛開始朋友還有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但是說了一大串孩子也聽不進去,之後就直接把孩子給帶走了。

但是這件事情也讓朋友覺得非常的羞恥。那天晚上也給孩子立了規矩,說如果以後他再做出同樣的事情,把家裡所有的玩具都給丟出去。

給孩子立完規矩之後,孩子的確聽話了不少,之後也不會在公共場合做出那樣的事情,但是朋友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也變得越來越生疏。

還在給娃立規矩?不妨試試“登門檻效應”,聰明的父母都在學

分析: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應該很多的家長都有經歷過。家長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總是會用力規矩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到最好的效果。

但是一味地給孩子立規矩,只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那給孩子立規矩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了?

(1)影響親子關係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最大的安全感和最信任的人本身就是父母。在他們這個年紀會因為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件東西犯錯誤,發脾氣都是可以理解的,家長如果在這個時候強制性的去給孩子立規矩的話,是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愛產生懷疑。

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也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同時也會影響親子關係,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破裂。

還在給娃立規矩?不妨試試“登門檻效應”,聰明的父母都在學

(2)影響孩子的性格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們也會有自己想要買的東西,而這樣如果總是以不聽話為理由去給孩子立規矩的,是會壓抑孩子的性格,讓孩子不敢表達自我。

隨著時間的不斷髮展,我們發現這樣的孩子會變得特別的自卑,不自信。

其實遇到孩子難管教的問題,與其一味地立規矩,倒不如採用登門檻效應。

那什麼叫做登門檻效應呢?

所謂的登門檻其實指的就是化解孩子成長的目標給孩子一定的成長,讓孩子每天改變一點,這樣長期以來就會讓孩子實現全方面的變化,在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的門檻效應的例子。

比如在超市的時候,總是會有免費的酸奶和麵包可以品嚐,其實就是利用了登門檻效應。

還在給娃立規矩?不妨試試“登門檻效應”,聰明的父母都在學

那這樣的登門檻效又應該如何具體地去使用呢?

1)挑食的時候

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存在著挑食的毛病,經濟水平變得越來越好之後,家長給予孩子的物質生活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好,所以孩子就容易出現嬌生慣養的毛病。

在孩子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或者是縱容,都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妨採用登門檻效應,讓孩子每天嘗試著吃一點青菜,長期以往,孩子挑食的毛病就有可能會被跟著。

還在給娃立規矩?不妨試試“登門檻效應”,聰明的父母都在學

2)沉迷於打遊戲的時候

任何事情都會有雙面性,科技不斷髮展的當下,雖然能夠給大家提供很大的生活便捷,網絡購物可以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互聯網的出現更是讓信息的傳遞變得越來越方便,但是與此同時,許多的遊戲軟件也孩子變成網癮少年。

不僅僅會影響到身體健康,更是會讓孩子學習上的影響。

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味地去制止孩子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倒不如每天給孩子定一個時間點,讓孩子縮短玩手機玩,慢慢的孩子自然就能夠適應。

還在給娃立規矩?不妨試試“登門檻效應”,聰明的父母都在學

3)學習不主動

大部分的家長都會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回到家之後永遠都是看電視,沒有學習的主動性,作業永遠要反覆地催促才能夠完成。

這個時候去打罵孩子也都起不到作用,反而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埋怨心理。

​其實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不妨利用登門檻效應給孩子鼓勵,讓孩子每一次的考試進步多少就給予獎勵,每一次的空間不斷的在提升,這樣也會讓孩子更加有學習的動力。

育兒問題小七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七談育兒,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