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的消息引爆了朋友圈,吸引了無數的眼球。

這幾年科學家的移動和流失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但這次和以往的不同之處在於規模較大、專業敏感且原因離奇。90多位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集體出走,僅僅是因為更換保安?

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在更詳細的消息傳來之前,筆者也只能從自身和周邊的情況出發,簡單談一談可能的人才外流原因。

第一、基層科研環境變惡劣了。

據說辭職人員平均年齡三十多歲,應該是以基層科研人員為主。

首先、疫情和經濟的不景氣導致科研項目越來越難申請,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尚且有了不小的降幅,可想而知其他地方上的項目被砍了多少。

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其次,基層科研人員的壓力越來越大。

社會上關於考核制度,競爭上崗,財務審核,評價標準,人事改革等等的各種討論,最終都會變成壓力壓在基層科研人員的肩膀上。

有很多人可能會詫異:不會吧?社會這麼關注科研人員,難道不是在提升科研人員的環境嗎?

大部分時候,並不會。

因為基層科研人員屬於這個行業的弱勢群體。掌握財務、行政和人事等實權的行政班子一定會把這些關注變成各式各樣的“措施”推行下去,但問題在於大部分措施對於基層科研人員都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考核制度和競爭上崗的壓力對正高職稱或者管理人員影響很小,但對於年輕的基層科研人員就意味著巨大的壓力和繁瑣的事項。

財務審核為了防止各種“意外”會增加越來越多的管理細則,比如你出差可能必須要記得拍照或者打卡。各種報賬的細節和規則更新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做事好麻煩,少做點事混日子還要簡單一點。

據我所知,這類吐槽在整個中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中應該是廣泛存在的。

今年國家鼓勵招聘科研助理,希望有了科研助理處理這些瑣事之後可以給基層科研人員更好的工作環境吧。

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第二、“高待遇”其實真的不算多高。

這次採訪中有名幹部說:“核所職工學歷都是中科大博士。讀了22年書,博士出來有個事業編制,1個月工資過1萬,很多人都有科學家園的福利房。現在說不要就不要了,太可惜。”

我想知道採訪中這位幹部的工資是多少。

工資必須根據城市、年齡和學歷進行橫向比較才有意義。

據我所知,多數行政管理人員的工資要比真正做事的基層科研人員要高的。

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而三十多歲的中科大博士拿一萬的工資,過分嗎?福利房是免費房嗎?一萬的房價7千多賣給你,這種福利和高校或企業比也是不如的。

這些待遇說實話即使和普通高校比也是差了不少的,更不要說可以提高几倍薪資的企業了。要知道,和這些外面的單位相比,科學院的工作壓力是要更大的。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基本上每年都有人才流失的情況廣泛發生在科研機構裡了。

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第三、這種集體出走必然意味著人事上的重大矛盾。

這一點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

雖然目前更多信息還沒傳出來,但如果沒有組織,不可能出現這麼大規模的出走。

可惜的是目前的新聞只把鍋先扣到了普通的科研人員頭上。

出了這種事,說實話,最倒黴的就是老老實實做事的基層科研人員,畢竟薪水待遇最低,所求也只是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罷了。

中科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關注,科學家外流事件為何屢屢發生?

事情要想水落石出肯定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也不妨暫且等待更新的消息傳來。

但這件事情也暴露出我們確實在科研上投入的不足和失衡,待遇和經費上的不足就不說了,現在的科研機構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不如高校和企業。

是僅僅因為金錢短缺,還是因為自由開放的研究環境不如外面?

對基層科研人員來說,能否減少繁瑣的會議、考勤和考核?能否提升相對較低的待遇?能否有一個可以安靜的沉下心來做研究的空間?

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