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不好致兒媳苛待她自己的寶寶,這樣的兒媳是不是缺心眼?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那些因為婆媳關係而向孩子撒氣的年輕媽媽們,是不是傻?

據調查,在中國,多半的婆媳矛盾都是由於生活瑣事,帶孩子等問題發生的。跟大家來講一個我身邊發生的故事。

雯雯有兩個孩子,都是兒子。自己一個人照顧不過來,只能由老人幫忙帶著,雯雯平時還要工作,所以婆婆就在她家住,週末才會回到自己家。可是即便這樣,婆媳之間依然矛盾不斷。

隨著小兒子出生後,雯雯重心就放在了小兒子身上。大兒子跟著奶奶,大兒子身上開始有一些不好的問題,雯雯對大兒子就格外嚴厲。尤其是奶奶對大兒子照顧多一點,雯雯就認為是在忽視小兒子。於是雯雯就對小兒子特別寵溺,對大兒子不聞不問。

這樣的行為,導致的更極端的結果是,大兒子跟奶奶更親了,對媽媽都懷有敵意了。有一次5歲的大兒子跟自己奶奶說:“奶奶,我喜歡你!不喜歡媽媽!我和弟弟都做錯了事情,媽媽不說弟弟,反而說我,我知道媽媽不喜歡我,所以,我也不喜歡媽媽!”奶奶開心之餘,還誇獎孩子:大孫子真懂事兒!

婆媳關係不好致兒媳苛待她自己的寶寶,這樣的兒媳是不是缺心眼?

中國的婆媳關係直接影響了親子關係嗎?

我想問問:中國到底有多少家庭的模式是這樣的?

媳婦兒和丈夫關係不好,和婆婆關係不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孤獨無助的犧牲品,成了家庭關係中受到傷害最大的那個人。

再來說雯雯的家庭關係,從孩子對奶奶的對話中,我感受不到一丁點奶奶可以開心的地方,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孩子對大人之間,對親媽之間的隔閡和怨恨。

說給孩子媽一句不太受聽的話,將來孩子不孝順你,對這樣的媽媽不聞不問那都是理所當然,因為你是自作自受,活該孩子對你不好,不孝順你。

我們在跟人交往過程中,都會有一句話叫做:你是怎樣對待別人的,別人就是怎樣對待你的。很多無腦的女人,遇到家庭關係不會處理,不會反思,一味的埋怨丈夫,埋怨婆婆,還虐待孩子,這些行為統統會在某一天變成爪牙回過頭來成為傷害自己的利器。


婆媳關係不好致兒媳苛待她自己的寶寶,這樣的兒媳是不是缺心眼?


如果家庭關係中,因為婆媳關係、夫妻關係發生問題,可以這樣解決。

①不要因為任何外部因素做傷害自己孩子的事情。

一個5歲的孩子被自己的親媽不待見,原因不是孩子不好,而是因為對奶奶的怒氣。如果您是這樣的媽媽,我想您,摸著自己的良心問幾個問題:

孩子是不是您懷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來的?

孩子是不是吃你的母乳一口一口被你餵養大的?

你的目標是不是要孩子開心快樂成長

你對孩子奶奶又再多怒氣,跟孩子有什麼關係

你恨孩子的奶奶,恨孩子的爸爸,那麼你現在想著這樣一個事情:如果這兩位都離開了你的生活,你的生活會好嗎?——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不會!因為作為媽媽,如果是這種性格,無論跟著過日子,結果都是一樣的會發生矛盾。

當一個孩子能說出自己媽媽對他不好的時候,他的重點不是要跟奶奶好,而是想要媽媽對自己好一點呀!


婆媳關係不好致兒媳苛待她自己的寶寶,這樣的兒媳是不是缺心眼?


②做到誰做了錯事,就跟誰直接溝通。

老人帶孩子難免會出現問題,因為代溝就在那兒擺著呢,跟年輕人帶娃方式肯定不同。若認為老人帶的不好,或者是出現了錯誤等,可以委婉告知,或者讓自己的丈夫去協調溝通,但是不能埋怨抱怨,老人本來年齡大了,能幫你帶孩子,你本身是需要感激的,還在背後吐槽老人家帶的不好,那真的是無知了。每個人都會有老的一天,想想,你將來給自己兒子帶娃,被兒媳嫌棄的場景吧。


婆媳關係不好致兒媳苛待她自己的寶寶,這樣的兒媳是不是缺心眼?


③矛盾不可避免,學會處理情緒和壓力。

如果媽媽平時很容易生氣,那麼就需要格外關注下自己的情緒處理了。處理情緒方面,首先要做到的是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不是對著別人做人身攻擊,也不是對著別人謾罵。


Tina感悟: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其實真的蠻生氣的。早上看了很多因為婆媳吵架、夫妻吵架,把孩子扔下樓,虐待孩子的事情,我實在是理解不到這樣的母親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腦回路。

作為媽媽,應該深深地知道:我愛孩子,這個世界上除了我之外,沒有任何人會像我這麼愛他了。所以,我要呵護他,陪伴他,支持他,鼓勵他,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有的媽媽,沒有作為媽媽的自覺性吧,我只能這樣解釋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