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圖教育遭學員投訴“亂扣費” 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被處罰網課合法性存疑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創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公務員考試培訓行業有望迎來巨大的市場機會。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主要依賴線下授課的公考培訓行業造成了衝擊,不少企業積極應對,採取了調整業務形態,加速線下轉線上的措施,但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違規經營、侵害學員權益的亂象。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公考培訓企業華圖教育在線下培訓轉線上的過程中,不少學員投訴權益受到侵害,有學員稱,疫情期間遲遲不能上課,申請退課時又被扣除各種費用,還有學員舉報華圖違反疫情防控規定,存在偷偷聚眾開課的行為。

就上述情況,中國網科技聯繫華圖教育相關負責人進一步求證,截至發稿時,未獲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1年的華圖教育主營業務涵蓋了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金融、醫療等各類人才招錄考試培訓業務。根據其官網介紹,公司目前在全國縣市設有1000多家學習中心。

遭學員投訴“亂扣費” 免費課被指套取個人信息

在疫情發生之前,華圖教育、中公教育等“考公考研”培訓機構,主要營收來自線下面授課,中公教育在其財報中披露 ,2019年線上營收佔比僅在10%左右。疫情發生後,華圖教育集中把業務資源轉到線上,通過發放“線上免費課”的方式來引流。

華圖教育品牌總監齊宏明此前在接受媒體時透露了公司在疫情期間的經營策略。華圖教育一方面為線下地面班全面復課做準備。另外一方面,基於產品運營活動需要,公司會大力推廣免費直播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各級政府三令五申,要求不得舉辦任何聚集性活動,校外培訓機構嚴禁組織任何線下培訓。但有學員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舉報稱,華圖教育存在線下偷偷上課行為,這不僅有違國家相關規定,還置學員的身體健康於不顧。

“2020年1月16日,在深圳華圖報了一個兩萬多的線下課程班,因為疫情遲遲不能上課。華圖安排在廣州上課,也不能保證人身安全。還打電話讓我不滿意安排就退費。”一位學員在網上分享自己對於線下上課的擔憂,並稱想要退費時卻被要求扣各種費用,包括因為疫情送的免費網課在還沒有上的情況下,也要被扣掉380元費用。

除了線下授課的種種問題,中國網科技還注意到,華圖教育在線下轉線上,以及向新用戶免費贈送網課優惠中,也是暗藏各種套路。

有華圖學員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抱怨稱:在單獨支付了線上的網課費用後,只要退線下的培訓課程,線上已付過費的網課也會自動關閉,此前支付的“幾千塊錢(網課費)買了個一次性網課”。

華圖教育此前宣佈,為參加2020年公務員及事業單位考試的考生們,免費送出100萬份長達32天的直播課,並且向一線醫務人員免費開通100萬份特殊醫療課程,針對湖北考生以上全部課程不限量供應,直至疫情抗爭結束。

但有前華圖員工在社交媒體平臺透露:“宣傳自己又推出了多少免費課程,其實這都是套路,都是套學生(的個人)信息”。

而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也有不少網友稱,使用華圖APP看視頻後就莫名其妙的頻繁遭遇騷擾電話。

網課合法性存疑:因“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被處罰

天眼查顯示,2020年3月12日,華圖教育母公司北京華圖宏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受到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的處罰,並被罰款10萬元。

案情通報顯示,北京華圖宏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因在網站頁面中有“‘國考’成‘公’,省考上岸,國省護航,成‘公’雙保障”等字樣,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構成廣告主發佈含有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做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內容的教育、培訓廣告的違法行為。

而在不久前的2019年12月,北京華圖宏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還曾因“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受到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的處罰。

案情通報顯示,2019年9月9日,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華圖教育官網“華圖在線官網”(v.huatu.com)進行了遠程勘驗。勘驗中發現,“華圖在線官網”(v.huatu.com)向公眾提供了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2019年下教師資格證筆試公告解讀及備考全指導》。執法人員對上述情況進行了截屏取證。

此後,執法人員於2019年11月6日約談了華圖教育負責人,並依法對“華圖在線官網”(v.huatu.com)進行了行政執法檢查,同日,華圖教育因“涉嫌存在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違法行為”,被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以一般程序立案。

最終,執法機關認定,“華圖在線官網”(v.huatu.com)在未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情況下,向公眾提供了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2019年下教師資格證筆試公告解讀及備考全指導》,存在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違法行為,被處以警告並罰款3000元的處罰

對於華圖教育受學員投訴的後續進展,中國網科技將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網科技 (記者 李亦然)

免責說明:中國市場質量週報所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中國市場質量週報立場。中國市場質量週報對轉載文章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所轉載和刊發文章,以求百花齊放,僅供讀者閱讀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華圖教育遭學員投訴“亂扣費” 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被處罰網課合法性存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