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花樣繁多的博彩方法


從漢代到隋唐明清時期,各種賭具,花樣繁多,賭博也是屢禁止。

骰子

作為賭博的用具,骰子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種。古代賭場用骰子進行的賭博方式有幾十種。

鬥動物、昆蟲

在春秋戰國時代,王公貴族最喜歡賽馬,平民喜歡“鬥雞”、“鬥狗”。

到了唐朝以後,在鬥雞的基礎上衍生出“鬥鵪鶉”。


葉子牌

最早起源於唐代,據說發明葉子戲的是唐代的一行和尚張遂,用來供玄宗與嬪妃們玩耍。

葉子戲有四十張牌,分為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四種花色,玩家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和撲克牌的打法相差無幾。

推牌九

由骰子演變而來,是一種純粹的賭博,它的規則簡單來說就是用骨牌對子來比大小,大約出現在宋徽宗宣和二年,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


馬吊牌

興起於明代,大致在明中葉定形,到明末已十分流行。

馬有四足,玩馬吊必須是四人,缺少一人就不能玩,馬吊牌是40張為一副。


到了清代,政府採取了更為嚴厲的禁賭措施,康熙嚴懲賭博,雍正對賭博“嚴申糾禁”、“日夜捕緝”。

乾隆時期,馬吊牌差不多絕跡。

麻將

關於麻將的起源,有幾種爭論:有人說麻將起源於麻雀牌,在太倉方言中,“麻雀兒”和“麻將”讀音較近,原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皇家曾在江蘇太倉設置糧倉,供“南糧北調”,糧食引發雀患,於是糧倉管理者就想了一個辦法,用竹製的籌牌記錄手下捕雀的數目,並依此來發放獎勵,叫做“護糧牌”。籌牌上有各種符號和數字,除了記錄,還可遊戲。

第二種說法是麻將由馬吊牌演變而來的。

還有說是鄭和下西洋途中,士兵們無聊寂寞,為穩定軍心,鄭和以紙牌,牙牌,牌九等為基礎,發明了麻將。

從清朝同治到光緒年間,麻將由江浙閩粵沿海地區傳到北京、天津地區,隨即迅速擴散至全國。

慈禧太后就是一位麻將迷

骨牌

北宋末年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骨牌。

骨牌多用牛骨、象牙製成,也叫牙牌。

足球

從宋代開始,足球的前身蹴鞠就被用來賭博,皇宮貴族常常下重金來培養自己的蹴鞠團隊用於賭博。

紙牌

南宋以後,人們將骨牌的圖案印在葉子上,流傳至今。這種紙牌西方人把它稱做“Chinese domino cards”,意思為“中國多米諾紙牌”。

保存至今的清代紙牌,印有人物、花卉、戲曲、《水滸》人物。


由於印刷術的廣泛使用,這種紙牌被 大量製作。

清代後期,麻將牌風行天下,麻將牌主要流行於官僚、士大夫、商人和較富裕的市民之中,紙牌則主要流行於下層社會。有人稱麻將是牌戲中的“雅士”,而紙牌則是博戲中的“俗人”。

清朝是我國曆史上賭風最盛的朝代,而廣東是當時全國賭風最火的地區。

晚清以下彩票類賭博的出現

嘉慶、道光年間即問世的花會,廣東地區盛極一時的闈姓、白鴿票、山票、鋪票,以及國外流入的呂宋票,國內官方發行的江南票、籤捐票,都可以稱為彩票賭博。

意錢

是一種以銅錢為道具的博戲,最初產生於西漢,是一種猜錢數的博戲。

關撲

又叫跌成、盦錢、拾博或跌博,是一種以銅錢為賭具的博戲。

宋元時期盛行。

喜歡賭博的帝王

周穆王並不是歷史上第一位賭博的帝王。

殷商的帝武乙才是文獻記載的第一位賭博君主,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博徒。

唐玄宗李隆基喜歡賭博,他常與楊貴妃擲骰作樂,後世骰子的四點為紅色,據說就是他下令賜予的。

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喜歡玩雙陸,侍衛哈麻投其所好,常常陪他一起玩,得到皇帝的寵信,飛黃騰達,成為權傾朝野的宰相。

從漢魏至於明清,關於後宮賭博的記載也很多,武則天、楊貴妃、慈禧太后都參與其中。

賭風最盛,也最為典型的,大概要數唐代後宮。


古代禁賭和懲治措施

春秋戰國時期,管仲對賭博的危害非常警惕,將禁賭作為一年四季重要政務之一。

魏國更是首創立法禁賭。

秦朝李斯制定的《秦律》規定對私自賭博的官民處以“刺黥”之刑,在臉上刺字,許多賭徒往往在重打之下命歸黃泉。

漢武帝制定十二條戒文其中一條就是戒賭。剪去鬍鬚及鬢毛,發配到邊塞,白天站崗放哨, 夜晚修築城牆。

《唐律疏義·雜律》明確規定:凡是參與以財物作賭注的賭博者,輸贏在五匹絹以下,各杖一百;輸贏在五匹以上者,按盜竊財物罪論處,以五匹合徒刑一年計算,十匹二年,以此類推。

而到唐玄宗時,社會風氣趨於奢糜,從皇帝、貴族、百官直至 下層小民都沉迷於賭博,《唐律疏義》的禁賭法規成為一紙空文。

在《宋刑統》中,對賭博處罰極嚴。嚴捕賭博之人,犯者斬。

元初忽必烈嚴懲賭博行為,禁民間賭博,犯者流放荒無人煙的大戈壁。

明太祖造逍遙樓,見人博弈者、養禽鳥者、遊手遊食者,拘於樓上,使之逍遙,盡皆餓死。

明成祖朱棣下詔將賭博犯按重罪處治。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很注意賭博問題,發佈上諭,歷數賭博之害,嚴申禁令。

從本質上講,在封建社會中要想完全禁絕賭博是不可能的。

切記:十賭九輸,千萬不要賭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