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傳》告訴我們的三點人生智慧,各個中肯

前幾天有幸看到臺灣大學歷史學教授呂世浩的演講視頻-《學歷史的大用》。呂教授提到,為什麼要學習歷史?重點集中在八個字“

瞭解人性,啟發智慧”,“學歷史就是用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拿古人的人生做磨刀石來磨礪我們大腦中名為智慧的那把刀。“

瞬間解惑了我一直以來的謎團,喜歡閱讀歷史人物傳記,但好像每次只是更多的瞭解當時的環境以及人物的生平事蹟,至於其他,收穫甚少。

原來,通過閱讀人物傳記,最重要的是瞭解學習他人的思維方式,同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遇到的看似很多過不去的坎,也許都是小事。這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性,不至於陷在某個死衚衕走不出來。

《曾國藩傳》是目前對我來說,影響最深的一本歷史人物書籍。市面上的版本很多,我選擇了張宏傑老師的這本。原因在於,這本《曾國藩傳》更側重曾國藩個人的心路歷程,另外對曾國藩一生的事蹟不是均衡用墨,而是特別有突出重點,前後因果、轉變進行詳細的描寫。

張宏傑,作家、歷史學博士。從1997年的一篇名為《解剖曾國藩》開始,不知不覺已有一百多萬字,前後出版了五本關於曾國藩的書,可以說是曾國藩的忠實粉絲。

張宏傑對曾國藩如此情有獨鍾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曾國藩給我們的精神提供了很強大的力量。曾國藩沒有顯赫的家世,天資偏差,七次考取秀才,年輕的時候,毛病很多。但是卻憑藉自己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脫胎換骨,超凡入聖的變化。

對我觸動很深的有以下三點:

一、 志存高遠

心理學家費約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找三個群體的人舉起重物,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費約對第一個群體什麼也沒有說;對第二個群體說,看看你們誰最有耐力;對第三個群體說,你們舉起的這個東西很重要,它的上面連著一個電網,如果你們放手,這個城市就會斷電了。

結果,第一個群體平均舉了十分鐘;第二個群體堅持了十五分鐘;第三群人,平均時間有二十分鐘。

可見,人的能力發揮出來多少,是與他本人對自己的要求息息相關的。也就是說,意念如同強大的力量,會支撐你發揮自己的潛能。

《曾國藩傳》告訴我們的三點人生智慧,各個中肯

曾國藩一生尚“笨拙”,不畏艱難險阻,永遠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奮鬥目標。青年的時候立志中秀才,走科舉之路;30而立,立志做聖人、做完人。


曾國藩曾這樣說,立志譬如打地基。的確如此,建造房屋的人,在打地基的時候,心中早已有了整個房屋的藍圖。

如果目光短淺,總是走一步看一步,肯定總是過著日復一日的原地打圈的生活。生活也毫無奔頭。

因此,不但要立志,而且要立遠志。周恩來在14歲的時候就這樣回答老師的提問,“為中華之崛起”,為這個終身的目標奮鬥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勤於反思

立志做聖人容易,但是怎麼實現呢?

曾國藩向晚清著名理學家唐鑑請教如何做聖人之道,唐鑑建議是每天寫日記。

早年曾國藩對於寫日記,不知道方法,記錄的流水賬一樣的文字,並且斷斷續續,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最重要的是,日記中所寫的各種要求,自己壓根沒有做到,執行不到位。

唐鑑和倭仁告訴曾國藩,日記不是這樣寫的,寫日記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

首先,日記要用公正的楷體,這樣才能體現誠敬的心態;

其次,所記內容要從生活中的細小事情開始,一個個細節去改變自己。每天反思自己一整天的活動,為什麼這麼做,可以再改進麼?下次怎樣做等等。

最後,日記中所寫,必要嚴格執行。

曾國藩明白如何記日記後,就開始抓緊時間實踐起來,並且把自己的日記給朋友檢閱,一是為了有人監督,而是有人提出建議。

這個習慣曾國藩堅持了一生。從青年到老年,曾國藩都生活在不停的反省之中,不斷反省自己的缺點,糾正自己的行為,直到去世。

日復一日,滴水石穿,曾國藩每天都發生著變化,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躍遷。

《曾國藩傳》告訴我們的三點人生智慧,各個中肯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美國建國期間,也有一個同樣的習慣,每天晚上把當日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

在回想反思中富蘭克林發現,自己有13個非常嚴重的錯誤,比如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喜歡同別人爭論。

富蘭克林的辦法是一個禮拜戰勝一個缺點,並作好日記記錄,就這樣持續了兩年多,改正了自己的這些缺點,最終稱為美國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偉人。

三、持續踐行

曾國藩在62歲的時候,早已經功成名就,然而他的日記中毅然自責自省,和他30歲立志做聖人時的一摸一樣。真可謂是三十年如一日。

曾國藩晚年這樣總結人生:“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地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地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

曾國藩的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一個人哪怕資質平庸,通過自己真心實意的不斷完善,迭代、蛻變,也可以與之前大不相同。

《曾國藩傳》告訴我們的三點人生智慧,各個中肯

王寧1989年畢業後被選入中央電視臺任新聞播音員,面對極其嚴謹的工作,王寧苦修十餘年,才沒有了當初了參加新聞錄製的緊張。

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攀登,才能到達自己想要的高度。

寫在後面的話:

生而為人,如果沒有夢想,你就沒有方向;如果不會反思,你就不會成長;如果沒有持續的實際行動,你的人生軌跡很可能只是一個半徑很小的圓圈。

人生如畫,畫筆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裡。


@西木達 每週讀一本紙質書,持續分享優質內容的寶媽,願與你同行。


註明:所有圖片來自網絡,侵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