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後建築行業稅負不降反升?專家:對企業規範經營要求更高

營改增後建築行業稅負不降反升?專家:對企業規範經營要求更高

有建築企業反映,營改增後企業稅負不降反增。此次四大行業中,建築業稅率由3%營業稅上升到11%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徵收3%增值稅),稅率增幅最大,對建築企業進項抵扣管理和控制稅務成本也提出了最大的挑戰。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汪康4月12日在國新辦營改增吹風會上特別提到了建築企業稅負上升的問題,他認為,癥結在於增值稅對核算的要求很高,如果企業操作規範,稅負會下降;如果粗放式管理,不規範運作,該抵扣的沒能享受到,企業稅負就難以保證一定下降。

這直指建築行業長期以來分包經營的弊端。以往,有些建築企業只承接項目,具體實施則層層分包,這樣易產生安全隱患,同時若分包給無資質的施工商,企業很難取得進項的專項增值稅發票。

營改增後建築行業稅負不降反升?專家:對企業規範經營要求更高

因此,營改增將會倒逼建築企業選擇有資質的供應商和分包商,規範運作流程,才能儘可能增加抵扣,降低實際稅負。

長遠而言,普華永道中國中區流轉稅業務主管合夥人李軍向界面新聞表示,建築企業需全方位評估營改增對收入和成本費用核算產生的影響及帶來的利潤變化,對處於抵扣鏈上下游環節的開發商和施工企業總包商、分包商、顧客,合理分配利益和承擔影響。

而在現階段,李軍表示,企業除了修改增值稅管理流程及熟悉相關規定外,營改增後續配套文件也將陸續出臺,應及時關注並分析對本企業的影響。

建築行業和房地產業在4月底之前可能還將迎來一次規模較大的稅收清理。李軍提醒,由於5月份之後地方不再徵收營業稅,因此在4月底之前地方稅務局會做最後一次稅收清理,對企業應徵未徵的營業稅進行收繳,其中,建築業和房地產業是主要目標。

比如,房地產業重點清理企業有無以不動產抵減各類款項和費用的行為,建築業則是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營業稅清理。

此外,隨著“窗口期”到來,企業對於跨期業務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出現國稅、地稅重複徵稅的問題。

營改增後建築行業稅負不降反升?專家:對企業規範經營要求更高

那麼有沒有合理的方法,降低企業稅負?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後綜合稅負5%以內;

小規模有限公司也可核定,綜合稅負5%以內

營改增後建築行業稅負不降反升?專家:對企業規範經營要求更高

案例分析:

某建築公司在稅收優惠區成立公司為例:

假設2020年,實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1000萬元,對企業的扶持數額如下:

增值稅獎勵1000*50%*50%=250萬

企業所得稅獎勵1000*40%*50%=200萬

2000萬稅收,可獲得450萬的扶持獎勵

營改增後建築行業稅負不降反升?專家:對企業規範經營要求更高

總結:具體的節稅方案要視企業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為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建議找專業人士為企業量身定製節稅方案,確保合法節稅!

更多園區優惠政策,和稅收籌劃方案歡迎私信小編,小編會在第一時間回覆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