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2.5天”弹性作息须避免福利变特权

最近,“周末2.5天”成为了公众关注的话题。继浙江、江西及甘肃省陇南市等地发文鼓励推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后,南京市也宣布试行每周休息2.5天的政策。

所谓“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就是在周六、周日外,增加周五下午这半天的时间休息。

“周末2.5天”弹性作息须避免福利变特权

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多一点的时间短途旅行,增加大家的旅游半径,拉动假日消费,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推动文旅业的复工复产。以往的周末,最多只会选择市内或周边的一日游,毕竟一天休息一天玩,还要为周一的上班做好身心准备,时间就不大够用了。休息日多了半天之后,精力充沛的人可以周五中午就出发,玩到周日晚上才回来,去周边城市玩一圈或者在民宿里放空一下,也绰绰有余;而工作日上班比较累的人,可以利用周五下午好好休息一下,周六周日有两天的时间,即使不出游,进行一些文化活动也是很合适的。

如果“周末2.5天”政策能够落实,的确可以增加大家短途旅行的意愿,也很可能增加文旅业相关消费。可公众的疑惑是,这个政策真的可以落实吗?

“周末2.5天”怎么落实,是一个需要考虑很多、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岗位都适合休息2.5天。例如,政务服务窗口、银行等,显然不应该因为休息日的加长而缩短服务时间,如果像医院一样实行轮班制,要保证每周每个人休息2.5天可能会需要更多人手。

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员工根本不可能实际休息2.5天,目前的职场上,规定的休息日有多少天也并不能减少他们的实际工作时间。于是,如果规定的休息日增加半天,最终能确实享受到这个福利的很有可能是工作相对稳定和时间固定的部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某些国有企业员工,这就让本来设计成社会福利的“周末2.5天”变为了某些人的特权。这当然不是政策的初衷,却很可能是政策推出后的结果,如何避免福利变特权,是推出“周末2.5天”的地方政府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另外,不少企业员工担心,“周末2.5天”一旦实行,公司会不会以年假、轮休假期相抵,甚至以工作时间减少为由降薪。疫情期间,即使法规明文规定不得因员工患病或因传染病传播可能被隔离等解雇,但还是有不少企业让员工用假期来抵隔离的时间,甚至还有企业将隔离的员工当旷工处理直接开除。不难想象,如果此时让所有企业员工都减少工作时间,很可能雪上加霜。

如果让原本的社会福利变为某些人的“特权”,不仅对推动文旅业复工复产的作用不大,更会制造新的不公。各地争相推出“周末2.5天”的政策,却并未同时推出相关配套措施。如果要让政策得以落实,并且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之间公平地执行,就要理顺其中的关系,想出一套不增加企业负担、不影响社会运行的方法来。也许大家都乐意多休息半天,但并不想以牺牲收入或自由分配的假期为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