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藝術形象,不符合史實,但無損於經典

老實說,我很少有耐心去完整地看完一部很長的電視劇,無論什麼題材,但《雍正王朝》是例外。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藝術形象,不符合史實,但無損於經典

雍正王朝(劇照,唐國強飾演雍正皇帝,圖片來自網絡)

第一遍是從電視上看的,太慢了,廣告又多,雖然很不過癮,但還是堅持看完了。看完了不過癮,於是還想看,就又買了CD,雖然是盜版的,但並不影響我熬夜看了一遍又一遍,連續的,很過癮。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讓人過癮的地方很多,焦晃老師演繹的康熙,簡直是神一樣的經典;唐國強老師的演繹,將雍正的內斂、深沉、果決以及勤政憂民、鐵腕柔情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恢弘的歷史背景、真實的歷史事件、緊湊的故事表達,無不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也讓《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成為裡歷史題材電視劇裡面難得的經典之作。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藝術形象,不符合史實,但無損於經典

喬引娣(劇照,李穎飾演,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雍正王朝》是歷史題材,過足了癮,在對編劇、導演、演員的演繹讚歎之餘,也經不住犯了歷史愛好者的“歷史癖”,對劇中的一些情節考究一番。比如,在劇中,雍正皇帝與年秋月、鄔思道之間就有一些情感糾葛,雍正與喬引娣之間也有一些很難說清楚的情感故事。細究起來,年秋月不過是雍正皇帝拉攏年羹堯的棋子和工具,無名無分的喬引娣則是劇中雍正感情的真正寄託,他將自己的本真、心思毫無保留地坦露在了她的面前。考究史料,發現喬引娣只是一個虛構出來的人物,她不存在於真實的歷史。反倒是電視劇中作為棋子和工具的年秋月(史中的年妃沒有記載真實的姓名),很可能才是真實的歷史上雍正皇帝的“真愛”。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藝術形象,不符合史實,但無損於經典

年秋月問鄔思道(劇照,常琳飾演年秋月,圖片來自網絡)

為什麼這麼說呢?以下幾個史實,也許能夠從側面說明雍正這位“鐵漢”的些許柔情:

首先,劇中的年秋月是侍女出身,先是伺候福晉,後來伺候鄔思道,再後來雍正為拉攏年羹堯,將其納為自己的妃子,她漂亮、機靈、體貼,又有一些任性,甚至敢給四爺和十三爺甩臉子。但真實的歷史中,她出身於官宦之家,父親年遐齡是湖光巡撫,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她由康熙直接指婚給雍親王為側福晉。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藝術形象,不符合史實,但無損於經典

鄔思道教年秋月寫字(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其次,劇中的年秋月夾在雍正、鄔思道、年羹堯中間,被愛情(與鄔思道)、親情(與年羹堯)、世情(與雍正)所困擾,在聽說了哥哥年羹堯將要獲罪於雍正的消息後,誠惶誠恐,病情急劇加重,彌留之際還說“告訴鄔先生,我要走了”,鬱鬱而終,一生悽苦。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從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她生下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雍正的第四個女兒)開始,直到雍正三年(公元1725)去世,11年的時間,她包攬了這一時間段內雍正皇帝所有的孩子,三男一女,這是相當罕見的,或許雍正會有一些其它方面的考慮,但也說得上是專寵了,足見其恩寵之隆。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藝術形象,不符合史實,但無損於經典

鄔思道對年秋月說“你遲早是四爺的人”(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第三,在真實的歷史中,年妃死後,以皇貴妃的禮儀予以安葬,並輟朝五日。禮部官員因為第一次舉辦皇貴妃的葬禮,沒能很好地領會雍正皇帝的意圖,“儀仗草率”,而受到降二級留用的懲處,由此可見其哀榮之盛。

第四,年妃過世後僅一個月,她的二哥年羹堯獲罪被賜自盡,罪名有九十二款。年羹堯的兒子年富也被賜自盡,其餘子女僅被流放。父親年遐齡僅被革職,其餘年氏族人基本沒有受到太大牽連。給人的感覺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雷聲大雨點小。這與年羹堯獲罪的九十二款罪名,極不相稱,不能不讓人懷疑是因為年妃的原因,雍正愛屋及烏,進行了寬大處理。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藝術形象,不符合史實,但無損於經典

年羹堯(劇照,杜志國飾演年羹堯)

第五,雍正極寵愛年妃所生的孩子八阿哥福惠,常帶在身邊,連乾隆都酸溜溜地吃醋說:“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鍾愛。”可見子以母貴,雍正將對年妃感情,轉嫁到了其兒子的身上,也從側面說明了雍正對年妃的感情之深。

第六,很重要的一點,雍正死後,年妃獲得了“從葬泰陵”這樣的殊榮,僅次於烏喇那拉氏皇后。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藝術形象,不符合史實,但無損於經典

雍正皇帝御批“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圖片來自網絡)

雍正是一個硬漢,用他自己的話說“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加之性格內斂、深沉,這樣的人不大可能直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而只會用行動來說話,我們無法從史書中找到直接的、雍正說的話來說明他對她的感情有多深。他在《晉封皇貴妃上諭》中能說出“妃素病弱,三年以來朕辦理機務,宵旰不遑,未及留心商確診治,凡方藥之事悉付醫家,以致耽延日久。目今漸次沉重,朕心深為軫念。”這樣飽含著深深的悔恨以及感情的話,對他來說也許已經是他能夠說出的最真摯的情話了吧。

當然,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有一個“劇”字在,我們就不能苛求它完全符合歷史、百分百真實地還原歷史,根據這種藝術形式本身的要求,有一些對人物和事件上的演繹和改編,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我們對人物和史實的考究,無損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本身的經典。

向經典致敬!

我是who看who說史,原創不易,歡迎關注評論留言批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