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三鎮溯源】——鋤溝懷古

鋤溝懷古

【柳林三鎮溯源】——鋤溝懷古

鋤溝坐落在清河南岸,處於自南向北一條洪水溝溝口,故古稱鴻溝。

從北周大象(579年一581年)至元代至元(1264年一1294年)數百年間,柳林縣今轄縣境均屬古定胡縣(治所在今柳林縣境西北部的孟門鎮)版圖,鋤溝、青龍、柳林三鎮並無區域歸屬之分。明清時期,鋤溝劃歸寧鄉縣(今中陽縣),為該縣四大鎮之一,是該縣重要財稅來源區。

“鴻”原義與“洪”通,其意為大。《史記・夏記》載:“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這裡的鴻水就是大水的意思。“鴻”又直指“洪水”,又指強盛,如“鴻福齊天”就是福氣大極了。大約在唐宋時期,清河水的河床可能要比現在靠北得多,僅就清代《汾州府志》、《永寧州志》、《寧鄉縣誌》記載,可知青龍城除南門外,尚且有東門、北門、西門,東北門外尚有大片水澆坪地。今鋤溝村北亦尚有百餘畝水澆地,澆不上水的也應有若干畝。可見數百年來清河河床南移的幅度是很大的。由於深受洪水之害,特別大的一次,竟沖毀了正街上的“三座浮橋九座樓”,居民害怕了,再也不敢以“鴻溝”為鎮名了,於是改稱鋤溝,取“剪鋤鴻水災害,趨向太平”之意。

【柳林三鎮溯源】——鋤溝懷古

鋤溝鎮之興隆至少應自唐代。今該鎮沙墶尚有唐代建築窯洞10餘孔,每孔掏空(指窯寬)5米~6.5米,高約5米,進深16米~23米,碹窯之青磚每塊長38釐米,寬18釐米,厚7.5釐米,重約10公斤。近代呂梁一帶的磚碹窯洞一般每孔3.5米寬,兩邊直立起牆2.5米左右才開始搬幫(即起弧形結構),頂部成三圓弧狀。唐窯不起直牆,從地平面起即搬幫,整個窯洞無直立牆,近似一個完整的半圓。唐窯建築結構合乎力學原理,寬暢明亮,易採光,便通風,堅固結實,至今已歷一千三四百年,窯不變形,磚不腐蝕,可稱研究古代建築之活化石。鋤溝唐窯至今大部分仍有人居住,實為一大奇蹟。由於地理位置之優越及物產豐富、居民勤勞儉樸,從唐宋以來,直至明清時期,鋤溝一直是定胡縣(治所在今孟門鎮)或寧鄉縣(今中陽縣)的重要市鎮。從今存古蹟看,僅觀音樓全鎮就有9座,全鎮今存寺廟樓閣庵觀墓塔等古蹟24處,足可說明古代鴻溝、近代鋤溝的興隆和繁華。

第一節 商餘讀書 人文蔚起

鋤溝古屬西河。《東觀記》載:“西河郡治原在平定縣,離石在郡南五百九里。漢永和五年(140年)為避匈奴寇掠,徙郡並於離石。”當時以離石為郡治的西河郡管轄中陽、皋狼、離石、隰城、土軍(今石樓)、西都等地。後西河郡併入太原郡。魏黃初二年(221年)復建西河郡,郡治仍在離石,直至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移汾陽南16裡滋氏。柳林三鎮受轄以離石為郡治的西河郡計344年。晉代改西河郡為西河國,統領離石、隰城、中陽、介休。水安元年(304年),劉淵建號漢,建都離石左國城,後遷蒲子。石勒建後趙(328年)改離石為永興郡。這是大的建制。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在今柳林縣孟門鎮(古藺國)置定胡縣,元代至元初年(1264年)撤縣,原轄地由三縣一州分而治之。其中沿原都(由源遠都改稱)、福祿都(由伏落都改稱)劃歸寧鄉縣(今中陽縣);招賢都、義居都(今磧口一帶)劃歸臨縣;河西六甲新立一縣即今吳堡縣全境;青門都、文北都劃歸永寧州(原離石,今柳林北部一帶)。從定胡置縣到撤縣其間近700年,柳林三鎮均在定胡版圖,這是小的建置。基於上述曾有的行政建置,柳林三鎮之古人有時自稱西河人,有時自稱定胡人,均沒有說錯。

明清時期,青(龍)柳(林)歸屬永寧,鋤溝獨屬寧鄉。觀明萬曆《汾州府志》地圖,鋤溝鎮、青龍鎮赫然在目,其餘大武、圪洞、柳林等後來大鎮均不見具名,可見明代中葉,鋤溝為寧鄉舉足輕重之大鎮,青龍鎮是永寧關係重大之大鎮。

明代鋤溝居清河一側,得清河灌溉之利,加之東通永寧,西達大河,東南倚縣城寧鄉,西南毗連隰州晉南,地勢之重要,帶來了手工業、商業的繁榮,經濟的發展又推動了文化事業的崛起。明代鋤溝龐姓、劉姓科第聯甲,學子如雲,執掌州縣官員不一而足。歷史的沉澱,反映了當時鋤溝人文蔚起的盛況。

查歷代有關志書,永寧全州明洪武初年有4517戶人家,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有5011戶人家,28014口人。隆慶元年(1567年)俺答(注:俺答,音na壞,系北方遊牧民族。明代俺答人曾兩次進犯永寧州。進犯後僅餘居民21戶,3796人(注:可能記載有誤)。清康熙年間永寧州有居民8480人。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寧鄉縣有居民1729戶,5377口人。

清康熙年間,鋤溝鎮有千戶人家。據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復建玉泉庵碑記》載:“其地煙火千家,四民雜處,大抵淳樸守分,樂善好施……”此說或有誇張,但數百戶總會有的,約可佔寧鄉全縣人口的十分之一,當然是名符其實當之無愧的寧鄉大鎮了。

鋤溝最早入仕的是鎮人龐輔。據明萬曆《汾州府志》記載:“寧鄉人龐輔明景泰七年(1456年)中丙子科舉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入仕,初知涇陽縣,後改三原縣,有異政(有突出政績),當道交薦(上級官員不斷地向皇帝上書舉薦他),擢升階州。晚年退居林下,持行清約,鄉黨重之。”龐輔從正七品縣令做到從五品知州,是一個不小的官職。

龐輔的兒子龐道亨是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歲貢生,仕至河南府經歷(為知府管理出納文書的官員)。

寧鄉沿原都人龐賢,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舉,任山東萊蕪知縣,也是正七品官員。

明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舉人劉三聘,以奉直大夫(從五品)任順天府涿州知州。涿州是河北重鎮,州官為五品大員。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癸卯科山西鄉試第15名舉人龐若士弟兄5人連中科甲,其長兄龐星,太學生;次龐琬,優行廩生;三龐瑜,庠生;四龐瑤,修生;他是老五,名龐琫字若士。其本家龐月峰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科選拔為貢士,候銓(聽候選任官職)教諭,委署榆次縣學正。龐翠峰(?-------1806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丁酉以博士弟子員入選貢生,敕賜徵仕郎(從七品),任湖南彬州直隸州州判,次年(1778年)改委陝西邠州州判,歷任商州州同、漢中經歷、風翔縣丞,丙寅(1806年)實授彬州、漢陽。(清代,知府的屬官稱通判、知州的屬官稱州判、州同也是知州的副職屬員)

鋤溝鎮不僅文星閃耀,而且也有以習武獲取功名者。明萬曆《汾州府志》載:“龐迪,寧鄉沿原都人,身高有力,授為力士錦衣衛將軍;龐自得,寧鄉沿原都人,任冀寧道中軍守備。”據明萬曆《汾州府志》記載:“其民生長崖谷,勇健輕生。”鋤溝鎮居民身為黃河兒女,武勇矯健。以武健體,以武保國,以武榮宗耀祖者代有人才。

鋤溝時為寧鄉重鎮,商業的發達,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繁榮,為了榮宗耀祖,施展抱負,本鎮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捐納官員,雖未經考試正途,但取得官職後,也同樣為國為民貢獻聰明才智,實現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保護了經營商業者的既得利益。

捐納是中國古代政府以授予官職(虛職或實銜)取得捐款的辦法。捐款取得監生資格(當時稱捐監)從明代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開始,納監人限於生員,沒有取得秀才學位的人沒有資格捐款納監。

清朝初年清政府屢次用捐納的辦法籌措糧銀。乾隆時曾進行經常性的捐納。鴉片戰爭以後,國庫空虛,清政府大開捐例,京官至郎中(正五品)以下,外官至道員(正四品)以下,都可以捐款取得。到了清末,各省捐納人員已多到無法安排,所以有的候選人一直等候到老,只有虛銜而等不上分配實職。

清代乾隆年間鋤溝鎮人劉聯甲(字嶺南)以增廣生員(秀才)捐資授職儒林郎(從六品)布政司理問,其弟玉桂受蔭為太學生,玉桂子劉燦文同時以捐納授職按察司經歷。

明太祖朱元璋劃全國為十三佈政區(相當於近代的省),每區設承宣布政使司(衙門),置左右布政使(官員),作為中央直轄官,司掌(管理)轄區民政和財政。但此後布政使之上陸續又加設總督、督撫、巡撫、巡按等官,佔據各區最高行政長官地位,布政使的權限越來越小,與都指揮使(管理軍事)和按察使(管理刑罰牢獄)一同變為總督或巡撫的僚屬。理問一職始於元代,在行省(全稱“行中書省”,系中央機關中書省的地方派出機構)的理問所(裁判所)設理問和副理問,系裁判官。明代改行省為承宣佈政司,仍設理問為其屬官,清仿明制。

劉聯甲捐得的布政司理問官職就是給管理民財二政的布政使當下屬,負責裁判工作,相當於今省政府辦公廳的主任或幹事,職權可謂不小。

經歷一職各級衙門均有,職責是管理出納和文書。按察使是明、清時期管理一省司法的長官。劉聯甲的侄兒劉燦文捐的官職是按察使的僚屬,在該司執掌出納和文書,相當於省司法廳的辦公室主任。

涿州知州劉三聘之子劉瀛於康熙二年(1663年)中癸卯科武舉。

劉偉用為乾隆時寧鄉武舉,官至守備。

此外,鋤溝鎮還有以捐納取得官職的,例如道光年間劉天真捐訓導等。明、清時期,府設教授,州設學正,縣設教諭,負責管理各府、州、縣的文教、科考事宜,府、州、縣均設訓導官,協助教授、學正、教諭管理所屬生員。生員就是秀才,其中又有廩膳生員(享受國家定期定量膳食補助的生員),簡稱廩生。增廣生員簡稱增生等名目,其學位都在秀才一等。依次而上又有貢生(各種舉貢、拔貢等)、舉人、進士(均為學位名稱)。劉天真以捐納取得例貢資格,充任文教副職,負責科考事宜,是一位文職人員。

劉樹桂,光緒年例貢。

劉清,寧鄉沿原都人,以功授天城衛指揮同知,其子劉安、劉止歷代世襲。

龐氏一門,龐樹粟乾隆甲子(1744年)副貢生,乾隆戊申(1788年)中舉,典學訓導。

龐鴻逵咸豐壬子(1852年)歲貢,敕賜修職郎(正八品)候補訓導。

龐樹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舉,其大門今存“文魁”二字匾額。

明代寧鄉人劉慶考取嘉靖丙午(1546年)科武舉;寧鄉人劉士傑考取萬曆癸卯(1603年)科武舉,均因年湮代遠,譜牒失考,雖不能確指系現代誰家之祖先,但志書確指為寧鄉人,有的甚至還標明為沿原都人,在此選錄其中部分人名及功名以待有志者考核。

明萬曆《汾州府志》人物寧鄉部分中載:“劉士賢,國學生員,平生勇於為善,其父業商,士賢繼之。嘗販慄數船至清澗彎,時值荐饑,嗷嗷待哺。士賢憫之,乃出其所有,悉以賑濟,全活甚多。又嘗齎數百金赴陝西之拓石川貿易,又值歲歉,亦如在清澗時,因是囊空不能歸,其弟養賢往視之,逾年兄弟徒手而歸。家居凡購田產,偵知舊主有失業無以為生者,悉還其原產,其值俟有時再償不較也,人皆德之。”

查鋤溝沿原都七甲劉氏一宗中,亦有劉士賢名,但該劉士賢行四,其下無弟。也可能另有堂弟、族弟名養賢。亦因年湮代遠,無從查考。或因士賢屢次賙濟眾人,積下功德,後人才出現劉聯甲、劉燦文等文武官員。茲錄事跡以待有志者考核。

鋤溝鎮明清時期人文蔚起的盛況,不能盡書,因永寧、石州明代受俺答兩次寇掠,知州殉難,文獻焚燬,明代志書,片紙無存。今僅據《汾州府志》查獲點滴資料,難免掛一漏萬。雖然如此,也可反映當時全貌的一個斑點。至於身入黌門的秀才,那更是車載斗量了,僅從本鎮各寺廟修葺施主姓名中查出者就有63名之多,經粗略統計,龐姓37人,高姓6人,劉姓5人,王姓4人,白姓4人,梁姓3人,李姓3人,郭姓1人。

文章節選:劉廷奎所著的《柳林三鎮溯源》。旨在讓更多人瞭解柳林歷史,傳承柳林文化,我們致力於保護原創,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直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