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雲談996被diss?

為什麼馬雲談996被diss?

馬雲


“996”這個熱點的持久性出乎我的預料,原以為是一個稍縱即逝的話題,沒想到馬雲一談再談,人民日報也特別發聲。在我發起的企業文化垂直社群——“我們文化人”微信群裡,就連平常較為安靜的週末,也變得熱鬧非凡。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嘗試從企業文化的切面,來說一下老司機眼中的“996”。


01

無意識的996:本質是使命願景驅動


在這個事件中,Boss們對“996”的反應是高度一致的:

1、別說996了,我們都是007,甚至是每時每刻;

2、能996是一種福氣。


我相信Boss們的反應是真誠的。對大部分老闆來說,他們是意識不到996的,這裡最本質的原因:驅動老闆工作的,是個人(往往也等同於公司)的使命或者願景。因此“愛覺不累”,“只爭朝夕”,就很自然了。


在這場大爭論中,很多996的支持者,他們大多也是使命或者願景驅動的,有的是“工作讓我快樂”,有的是“為了下一代不要再這樣拼而拼”,有的是“為了未來的牛逼”……


事實上,找到自己明確的使命或願景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們很少有人能回答“一生所愛“或者”一生何求“。因此馬雲說”能有996的機會,是一種福報“,其實是一種睿智的洞察。


從企業文化的視角來看,如何建立組織的使命願景跟個人的使命願景間的鏈接,實現兩者的高度MATCH,這是一項極其核心的工作。


02

有意識的996:背後是價值觀


既然大多數人很難做到使命願景驅動,所以大多數情況下,996是能被覺察的,有意識的。必須強調一下,這裡說的996並不是996本身,因為996本身就是勞動法所不允許的,這裡可以理解為“一定程度的加班“。當我們談到加班的時候,也就告別了上文所說的無意識的狀態。


“加班“的背後,是企業的價值觀關鍵詞,包含敬業、奮鬥、激情等等。這是Boss們在極力維護的,馬雲一談再談的講稿中,這個核心巋然不動。人民日報的主題文章,也依然高豎艱苦奮鬥的大旗。劉強東也可以大聲說”不奮鬥不是我的兄弟“。在價值觀的層面,老闆們是非常堅定的,也必須是堅定的。事實上,老闆們為這個話題頻頻發聲,其出發點就是要強化員工對價值觀的認知。


03

強制性996:戰時制度


強制性的“996制度“(代指一定程度延長工作時間),倒是幾乎一邊倒地引起了反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企業面臨極端情況時,採用996也是一個被迫的選項。有兩種情況,分別是“打大仗“和”打惡仗“,對應大發展和求生存。今年很多公司提996,就是因為宏觀環境的變化,導致公司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


但是,極端狀態下的制度是一把雙刃劍,必須非常謹慎。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要實行類似的“戰時制度“,首先,充分的信息共享是必要的。比如劉強東在給所有快遞員最新的公開信中就說,公司的錢只夠兩年,必須改變。其次是要激發信心和士氣,劉強東在信中就給大家打氣,只要努力去做,收入會更高。最後,這一定是一個階段性的行為,就跟部隊打仗一樣,連續作戰之後,必須進行必要的休整。


04

馬雲為何會被Diss


馬雲談996的時候,是面向阿里巴巴的員工。阿里的員工,自然對阿里制度、價值觀、使命願景是熟知的,所以馬雲可以跳過制度、價值觀,可以直接談使命願景,出發點是感染更多阿里員工,增強使命願景驅動,我相信大多數阿里員工是認可馬雲的說法的。而《馬雲談996》這篇文章,面對的是社會大眾,他們的關注點是制度本身(強制的996),而馬雲大談使命願景(無意識的996),無異於忽悠,“福報說“被Diss也就不足為奇了。再談996的時候,馬雲開始聚焦在奮鬥的價值觀上(有意識的996),並引用了航天英雄等熟知的形象,這顯然與大眾更貼近。


本文來自公眾號【企業文化老司機】,作者老許。

你對996有什麼看法呢?快在評論裡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