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量進口原油,油價大跌成負,石油企業有點怕,為啥?

最近有朋友問我,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現在國際上石油的價格跌得這麼厲害,為什麼有人說國內一些石油企業反而感覺到很害怕?我告訴他,這不難理解,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下面,隨便拿一個石油企業來舉例子。比如,中石化。

中石化的經營業務主要可以劃分為三個大的部分,第1部分是挖油產業,第2部分是煉油產業,第3部分是非油產業,比如加油站裡的超市,等等。挖油和煉油是主業,非油只不過是一種補充。

我國大量進口原油,油價大跌成負,石油企業有點怕,為啥?


中石化的油來自境內,也來自境外。2019年,中石化全年油氣當量產量 458.92 百萬桶,其中,境內原油產量 249.43 百萬桶,大概是一半對一半。所以,國際油價對中石化的影響其實還是比較大的。

據統計,2019 年,中國石化的挖油產業(勘探及開發)經營收益 93 億元,煉油產業(成品油及化工)板塊經營收益478 億元,非油產業經營收益32億元。

那麼,現在石油價格下跌了,但是採油的成本短時間並不會同步下降,這就意味著第1部分挖油的業務瞬間面臨著鉅額虧損的風險。這顯然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而對於煉油這一塊業務來說,實質上是賺加工費的,將面臨兩個方面的影響:

一是現在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價格大幅下跌,那麼,企業之前已經採購的原油必然形成鉅額的原材料跌價損失,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我國大量進口原油,油價大跌成負,石油企業有點怕,為啥?


二是即使我們現在開始在低價區重新採購降價以後的原油,這一部分可以避免原材料跌價造成損失,但是,石油作為原材料,他的價格下降以後,練出來的成品油價格以及化工產品價格也會隨之下降。通常來說,消費量不太可能發生大的增長,甚至在疫情影響下,還面臨著市場萎縮的問題,因此,企業在這一塊能獲得的利潤也會下降。

比如,假設某企業採購10萬元的原油進行加工,加工出汽油、柴油等等價值13萬元,利潤率30%,可以賺3萬元。同時,假設所加工出汽油柴油的數量是2000升。

現在原油大幅跌價後,原來10萬元原油可能只要2萬元就能買過來,如果市場上對柴油汽油的需求量保持不變,產銷利潤率也還是30%(成品油價同步下調),這個時候市場的銷售額就會下降至2.6萬元,同樣的生產規模之下,經營利潤變成6000元,只相當於原來的20%。

我國大量進口原油,油價大跌成負,石油企業有點怕,為啥?


當然,現在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受到定價機制的保護,下面有一個40美元一桶的地板價在撐著,外面原油價格越低意味著煉油的利潤越高,短期來看是好事。但是,一旦國際原油價格在低水平線下徘徊一段時間,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價之間巨大的反差必然引來社會各界強烈的意見,未來某個時候,這個地板價恐怕也得向下調整。

綜合上面的分析,看到國際原油下跌,你說我們的石油企業怕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