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首位首席經濟學家來了!原瑞信方正首席策略陳李出任,來看他最新觀點

東吳證券首位首席經濟學家來了!原瑞信方正首席策略陳李出任,來看他最新觀點
東吳證券首位首席經濟學家來了!原瑞信方正首席策略陳李出任,來看他最新觀點

23日,東吳證券在蘇州舉辦2019年度策略會,原瑞信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師陳李首次以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的身份公開亮相。

東吳證券研究所自2015年由對內服務向對外服務轉型以來,首席經濟學家職位一直空缺,陳李是東吳證券首位首席經濟學家。而對陳李而言,這是他時隔八年,再度回到中資券商工作。

陳李在策略會上提出與市場預期相反的兩大觀點:一是,他認為今年整個股票市場會“前高後低”,權益市場的回升在第一季度;二是,2019年全年都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並非僅有上半年。

陳李出任東吳證券首位首席經濟學家

去年11月,原瑞信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師陳李出任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由此,東吳證券研究所自2015年由對內向對外轉型後迎來首位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陣容得到進一步完善。

加入東吳證券之前,陳李分別在外資和中資券商有過多年的研究工作經歷。公開資料顯示,陳李曾任瑞信方正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分管研究部;瑞信證券(credit suisse)董事總經理、中國策略研究主管、研究部副主管;嘉實基金策略研究主管、研究部副主管;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

長達八年多的外資券商工作經歷讓陳李對中資券商和外資券商在賣方研究方面的差異有更深的體會。陳李在接受券商中國等媒體採訪時說,加入東吳證券2個多月以來,已經感受到東吳證券研究所三方面的特點。

一是,東吳證券研究所是一個非常勤勉進取的團隊。

二是,東吳證券研究所定位精品化路線,不做大而全,將盈利作為研究所第一考核指標。目前,紡織服裝、機械、電力設備新能源、傳媒互聯網等行業研究在業內做得特別突出。

三是,東吳證券研究所是非常典型的合夥人文化。五個大組組長加五個銷售主管是東吳證券的十個合夥人,共同為研究所大小事務和收入利潤等負責。

此外,陳李透露,東吳證券研究所今年也會加強海外研究,為國內提供更好的見解。在海外佈局方面,一個與業內產生差異化的打法是,東吳證券或會提供橋樑,幫助國內投資者跟海外最重要的大型公司建立關係網絡。

權益市場的回升在第一季度

在策略會上,陳李給出了與市場預期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今年整個股票市場會“前高後低”,權益市場的回升在第一季度。這源於以下五個因素:

一是,儘管市場一致預期全部A股盈利增速從2018年的6%增長到2019年的15%,但買方對真實利潤增長的預測遠低於賣方估計,投資者對未來盈利的下滑已經有充分的預期。

二是,MSCI將提升A股權重。2019年2月28日或之前,MSCI公佈以下三個決議是否通過:1.2019年5月、8月分兩次將A股權重從5%提升至20%;2.2019年5月起將MSCI指數成分股擴展至創業板;3.中盤股2020年5月起納入MSCI指數成分股。關於第一項,陳李表示,如果分批實施的話,5月30日、8月30日這兩天分別將有1250億人民幣的被動資金流入A股,而主動資金流入規模,理論上來講最大可以達到七倍,即1.5萬億人民幣。這三個決議目前來看通過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外資和內資都會做提前佈局。

三是,陳李猜測,2019年中國央行有4-5次的降準,準備金率要降4到5個百分點或者更多。他表示,如果未來外貿順差和外匯佔款快速下降,那將沒有必要維持較高存款準備率;而且以存款準備金置換MLF,可以顯著降低社會資金成本;另外,釋放長期資金可以鼓勵金融機構進行長期借貸和投資;最後,一旦外貿順差/外匯佔款方向逆轉,降低準備金水平就是必然選擇。

四是,1985年以來聯邦基準利率非常靈活,在經濟衰退前做出停止加息或降息反應。因此,隨著更多的衰退指標出現,美聯儲可能在3月暫停或者進行最後一次加息,這將推動美國及全球市場的反彈。

五是,中美貿易談判有望在3月1日達成部分和解,G2經濟互利。

三方面研判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

陳李認為,2019年全年都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並非僅有上半年。雖然從技術因素來看,可能因為基數原因,GDP在第三季度的增速比第二季度高,但是投資者不能形成經濟觸底的預期,2019年全年仍然都面臨著不斷的下行壓力。這一判斷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從出口來看,儘管2018年存在中美貿易摩擦,2018年淨出口對GDP仍然是正貢獻,但是2019年情況則不容樂觀。美國經濟的領先指標已經表現出衰退跡象,部分滯後的消費和勞動力價格指標仍然強勁,但隨時可能下滑。美國經濟可能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衰退,這意味著2009年6月份以來的全球經濟擴張的最後一個堡壘瓦解,外需在2019年下半年下降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挑戰。從20世紀四十年代開始,美國的兩年期和十年期的國債利差,一旦逆轉下行倒掛,就一定預示著經濟衰退,從無例外,所以現在形勢非常嚴峻。

二是,從消費來看,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能受益於未來的減稅政策,但仍然受制於收入預期和槓桿制約。儘管居民家庭槓桿率只有20%,在國際上並不算很高,但是一旦充分考慮到居民收入的不匹配不平等,就可以看到收入次高的中低收入夾層,他們的實際槓桿率可能已經到了70%以上。因此,一般消費明顯受制於居民槓桿(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以及收入預期下滑。

三是,從投資來看,陳李認為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回升空間充滿不確定性。他在房地產的銷售和房地產的投資脫鉤這一問題上表現出深深的擔憂,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從2000年以來,中國累計的土地庫存已經超過了已經超過58億平方米,也就是說,房地產開發商囤地規模非常大,然而年度新開工面積增速下滑,說明房地產開發商對前景越來越謹慎,這樣一來,即使房地產政策放鬆,房地產銷售量上升,可能也不會導致房地產投資和土地購置上升。

此外,他認為,財政支出給基建投資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第一,土地出讓金受到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也同時受到可出讓土地面積的影響;第二,中央和地方財政債務並沒有顯著擴大;第三,最大的壓力來自社保缺口。

陳李表示可以根據人口數據推測社保數字,目前中國的人口問題非常嚴峻,受勞動力代際更替的影響,從2023年到2030年,中國的最大的挑戰——勞動力缺口將到來;而且,我國的人口在快速老化,在2050年時候,14億中國人中7億在50歲以上。而繳納社保才幾十年,這個缺口非常大。社保缺口從2014年開始打開,2022年開始加速打開,2030年減速打開,2070年才會慢慢閉合。

基建投資可以在6-9個月內受到刺激回升,但12-24個月來看,財政支出受到土地財政、政府債務和社保缺口的重大制約。

基於以上三點,陳李認為投資者很難形成一個經濟探底轉而上行的預期,他對2019年經濟仍然持謹慎的態度,認為2019年全年經濟都面臨下行壓力。

東吳證券首位首席經濟學家來了!原瑞信方正首席策略陳李出任,來看他最新觀點

百萬用戶都在看

東吳證券首位首席經濟學家來了!原瑞信方正首席策略陳李出任,來看他最新觀點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東吳證券首位首席經濟學家來了!原瑞信方正首席策略陳李出任,來看他最新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