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英雄誰是英雄——對於雁門關一戰的猜想

《天龍八部》中雁門關一戰是全書中最重要的戰鬥之一,如果沒有了中原群豪伏擊蕭遠山,也就沒有了日後虛竹一出生就與葉二孃分離,沒有了玄難大師之死,更不會有日後的丐幫幫主喬峰,直接影響了天龍一書的劇情走向。

關於雁門關一戰,一向是眾說紛紜的。蕭遠山身為遼國親軍總教頭,一人之力搏殺以玄慈為首的二十一位中原高手,並且戰而勝之,當場格殺十七人,戰鬥力之強,令人駭然。看到這兒,讀者大概會感慨中原武林無人,遼國有蕭遠山、喬峰,鮮卑有慕容博,吐蕃有鳩摩智,天龍四絕沒有一個是中原人士。單以筆者愚見,恐怕事情的真相不是那麼簡單。

三十多年前,雁門關一戰,當時的玄慈、汪劍通、趙錢孫、譚公譚婆等人論年紀應該還只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論武功水平最高應該也不會超過一流高手的水平線——當然譚公譚婆就算是三十年後也不算是什麼厲害的人物。如果還原一下當年的真相應該是這樣的:

三十年前,在年輕一輩中的算得上聲名在外的慕容博得知有一位契丹高手返鄉探親,於是一心想要做攪屎棍把這天下攪成亂世的陰謀家慕容博決定撒一個大謊。以慕容博的名聲,想要忽悠當時武林中成名多年的高手是幾乎沒有可能的,老一輩的江湖閱歷在那兒,也不是你一個年輕高手的名聲能夠鎮得住的,這也就是雁門關一戰沒有出現過中原老前輩的原因。

說英雄誰是英雄——對於雁門關一戰的猜想

於是,他找到了當時在中原武林青年俊傑玄慈大師——估計地位和日後的“北喬峰南慕容”差不離,告訴玄慈大師不日將有契丹高手想要潛入中原,盜取少林秘籍。玄慈大師正是青年熱血衝動的時候,一心想要維護少林,加上來忽悠的人也算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於是成功入套。他身為少林寺弟子中的領軍人物,自然是被師門長輩允許下山走動的,於是找了理由私自下山,召集了同是江湖中的青年江湖同道——汪劍通(當時還不是丐幫幫主),智光大師(當時還是智光小和尚),萬勝刀王維義,地絕劍黃山鶴雲道長(這兩個還真不是年輕人,說不得是給一眾年輕人撐場子的,但是金大師的小說中龍套外號越是響亮越是身手差好像成了定律,不然這兩個應該做帶頭大哥),商量在雁門關伏擊契丹武士。

說英雄誰是英雄——對於雁門關一戰的猜想

蕭家的戰鬥光環可能是天生的,契丹高手蕭遠山也不愧是鬥戰聖者喬峰的父親,一個人殺得中原群雄心驚膽寒,筆者估計那時候的蕭遠山已經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了,論戰鬥力應該比慕容博高上一些。之後成就天龍四絕之名,登上頂尖高手之位就得益於蕭遠山在少林寺偷學七十二絕技,武功精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