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提到喝酒 ,自古而今的男人一直都是那麼專一,就像愛自己的老婆的老婆一樣離不開它,中國的酒文化也是淵源流長!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大家都應該發現了現在的我們無論怎麼努力在實力上都落後古人一步,水滸裡的武松喝了十八碗還能景陽崗上打猛虎,現在的我們喝了三五碗就上頭了!我們不禁疑問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就論壇喝呢?古人真有那麼大的酒量嗎?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實際上我們大家也不用妄自菲薄,我們現在的酒和古代的酒是不一樣的!我們經常在古詩詞中發現濁酒這個詞!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范仲淹說"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辛棄疾說"素琴濁酒喚客,端有古人風”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那麼什麼是濁酒呢?是混湯子酒嗎?沒錯,古代的酒確實是混湯子酒。我們現在喝的酒是蒸餾酒是宋元時期從中亞傳過來的技術,而我們古代喝的酒呢都是發酵酒,使用各種穀物和水果發酵而成的酒,跟現在我們見到的醪糟差不多,我們現在能吃到的酒釀元宵,醪糟湯圓裡面的那個湯就接近於我們古代的酒,度數低口感好沒有辛辣感,但是這種古代的發酵酒是混雜著米粒的。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白居易有首詩叫做“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裡面的綠蟻不是指綠色的螞蟻,它是指發酵酒裡面發酵後的殘存小米粒,所以古代人喝酒是要用篩的,大家看水滸會發現裡面的英雄好漢進到飯館裡面大喊;“給灑家切十斤牛肉篩一碗酒來”裡面的篩就是過濾的意思!不篩的酒也是可以喝的,不篩的酒被稱為濁酒。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現在喝蒸餾酒的我們就不要跟古代喝醪糟的古人比酒量了,坦率的說把我老婆拉出來在都喝一種酒的情況下也不見得會比古人差上多少!

古代的人當真千杯不醉嗎,真相是穿越的武松不見得比你酒量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