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3月22日晚,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专访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据介绍,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张伯礼接到了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的通知:飞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情况紧急,第二天一早,作为中医医疗救治专家,72岁的张伯礼随中央指导组乘机抵达武汉。

到了武汉,情况远比想象中的严重,医院被挤爆,一床难求,大夫已经不堪重负,感染者、疑似病例、其他疾病患者以及病人家属全部混在一起,交叉感染非常严重。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于是,他们首先就是把不同患者分层分类开来、集中隔离。因为当时医疗资源已经枯竭,人满为患,加上感染的是同一种疾病,症状相似,专家组决定用类似古代大锅煮药的方法,大面积给患者服用统一熬制的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袋装中药汤剂,这叫做通治方或标准方。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普遍服用中药,集中隔离的很多发热、疑似患者病情得以好转,效果不错。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好方法,然而当时却阻力很大……

张院士在采访中说,一开始中医药的推广是很难的,很多人说中医药没有效,甚至有人说这么大面积的让患者喝中药,对老百姓负责任吗?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当记者问哪里来的反对意见时,张院士回答说:“都有”。

可以想象阻力来自各方面。应该有不相信中医的西医或者利益集团的阻力,也有来自患者的不信任。张院士还特别提到有一个姑娘一开始不愿意喝中药,说太苦,也不信这个。后来她旁边床的老太太喝了中药就退烧了,就劝那姑娘喝,姑娘就决定试试,结果她喝了第二天就退烧了,除了退烧,她感觉浑身轻松了,之前的肌肉疼、酸胀都好多了,所以她后来就每天乖乖的按时吃中药了。

为了证明中医的疗效,张伯礼与同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的刘清泉教授还写下请战书,提出筹建一家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

从2月14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江夏方舱医院在26天运营中,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这564个病人里没有一个转成重症的,张院士说,按照一般情况这些病人里边有6%到10%要转成重症,我们一个没有。

更重要的是,中医介入后,不仅仅缓解了患者症状,还改善了血液指标,因为新冠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让人白细胞数量都在下降,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在下降,但是用上中药之后,这些指标都有改善。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除了江夏方舱医院之外,后来,在武汉市投入使用的全部方舱医院的治疗中,中药的使用率超过了90%。那段时间,指导临床、进入隔离病区察看患者、亲自拟方、巡查医院等等,张伯礼不分昼夜高负荷工作。2月15日凌晨,张伯礼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凌晨,张伯礼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

把胆留在武汉,相信这是张院士的无奈之举。懂中医的人都知道,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是有用的,张院士愿意接受胆囊摘除手术,是因为要指挥作战,这种做法,就相当于弃车保帅,在当时的情况下,张院士就是军心,如果用中医治疗,时间不允许,军心一散,可能最后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张院士在采访中还特别感谢中央指导组,感谢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决策,支持中药,要不当时也不敢那么大胆去做。

最后张院士说:中医是能够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的,那么好的东西,应该为中国人的健康服务,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把这两种优势要是互补,是中国人的福气。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张伯礼:刚开始在武汉推广中医药遇到很大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