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3月22日晚,央視新聞頻道《面對面》欄目專訪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據介紹,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張伯禮接到了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的通知:飛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情況緊急,第二天一早,作為中醫醫療救治專家,72歲的張伯禮隨中央指導組乘機抵達武漢。

到了武漢,情況遠比想象中的嚴重,醫院被擠爆,一床難求,大夫已經不堪重負,感染者、疑似病例、其他疾病患者以及病人家屬全部混在一起,交叉感染非常嚴重。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於是,他們首先就是把不同患者分層分類開來、集中隔離。因為當時醫療資源已經枯竭,人滿為患,加上感染的是同一種疾病,症狀相似,專家組決定用類似古代大鍋煮藥的方法,大面積給患者服用統一熬製的以治溼毒疫為主要功效的袋裝中藥湯劑,這叫做通治方或標準方。

令人欣慰的是,通過普遍服用中藥,集中隔離的很多發熱、疑似患者病情得以好轉,效果不錯。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好方法,然而當時卻阻力很大……

張院士在採訪中說,一開始中醫藥的推廣是很難的,很多人說中醫藥沒有效,甚至有人說這麼大面積的讓患者喝中藥,對老百姓負責任嗎?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當記者問哪裡來的反對意見時,張院士回答說:“都有”。

可以想象阻力來自各方面。應該有不相信中醫的西醫或者利益集團的阻力,也有來自患者的不信任。張院士還特別提到有一個姑娘一開始不願意喝中藥,說太苦,也不信這個。後來她旁邊床的老太太喝了中藥就退燒了,就勸那姑娘喝,姑娘就決定試試,結果她喝了第二天就退燒了,除了退燒,她感覺渾身輕鬆了,之前的肌肉疼、酸脹都好多了,所以她後來就每天乖乖的按時吃中藥了。

為了證明中醫的療效,張伯禮與同是中央指導組專家的劉清泉教授還寫下請戰書,提出籌建一家以中醫藥綜合治療為主的方艙醫院--江夏方艙醫院。

從2月14日開艙,到3月10日休艙,江夏方艙醫院在26天運營中,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這564個病人裡沒有一個轉成重症的,張院士說,按照一般情況這些病人裡邊有6%到10%要轉成重症,我們一個沒有。

更重要的是,中醫介入後,不僅僅緩解了患者症狀,還改善了血液指標,因為新冠病毒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讓人白細胞數量都在下降,特別是中性粒細胞在下降,但是用上中藥之後,這些指標都有改善。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除了江夏方艙醫院之外,後來,在武漢市投入使用的全部方艙醫院的治療中,中藥的使用率超過了90%。那段時間,指導臨床、進入隔離病區察看患者、親自擬方、巡查醫院等等,張伯禮不分晝夜高負荷工作。2月15日凌晨,張伯禮膽囊炎發作,腹痛難忍,中央指導組的領導強令他住院治療。2月19日凌晨,張伯禮接受了微創膽囊摘除手術。

把膽留在武漢,相信這是張院士的無奈之舉。懂中醫的人都知道,人體的每個器官都是有用的,張院士願意接受膽囊摘除手術,是因為要指揮作戰,這種做法,就相當於棄車保帥,在當時的情況下,張院士就是軍心,如果用中醫治療,時間不允許,軍心一散,可能最後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張院士在採訪中還特別感謝中央指導組,感謝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決策,支持中藥,要不當時也不敢那麼大膽去做。

最後張院士說:中醫是能夠解決一些重大問題的,那麼好的東西,應該為中國人的健康服務,為人類的健康服務。中醫和西醫各有優勢,把這兩種優勢要是互補,是中國人的福氣。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張伯禮:剛開始在武漢推廣中醫藥遇到很大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