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破除農村“重疊網” 織密防控“一張網”

“以前建的黨建網格、綜治網格、扶貧網格、環境衛生網格、文明創建網格……名目繁多、重疊交叉,加上網格員參差不齊,履職效果並不盡如人意。”2月17日,蒙城縣嶽坊鎮黨委書記葛永介紹說,在疫情防控中,當地有效破除農村各類交叉的“重疊網”,實行“多網合一”,織密織細上下貫通的社會治理“一張網”,效果大不一樣。


安徽蒙城:破除農村“重疊網” 織密防控“一張網”

農村治理體系出成效,“水土相服”是重點。該鎮從農村實際出發,按照幹部包保、村民居住、黨員分佈等特點,科學合理劃分網格。以行政村為大網格,鎮包片幹部為網格長,負責統籌管理轄區內的小網格;以自然莊為小網格,村包組幹部為網格長,涵蓋轄區內的行業、部門等個體單元,實行“包片+包戶、包組+包戶、包行業+包戶”和“屬事+屬地”相結合的雙包責任制。以每人包保20—30戶為單元,全鎮設置635個網格, 635名包保人一包到底、責任到人,形成“村中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的模式,使疫情防控工作全覆蓋、無死角。

安徽蒙城:破除農村“重疊網” 織密防控“一張網”

劃好網格,選好“格”中之人是關鍵。按照“五有三要”的要求,該鎮由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班子成員、站所負責人、鎮一般幹部、村“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中心黨支部成員、扶貧小組長、村民小組長以及自願參與的黨員作為網格員,落實“一格一員、一格多員、一員多責”制度,將疫情防控工作關口前移,壓緊壓實網格包保責任,打通疫情防控服務群眾的“末梢神經”。

安徽蒙城:破除農村“重疊網” 織密防控“一張網”


  進入網格,網格員怎麼幹、幹啥事。該鎮結合農村實際,確立網格員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職責,明確其作為宣傳員、監督員、教導員、服務員和守門員的責任,定準工作目標。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加強正面輿論引導;監督隔離人員和密切接觸人員做到單獨居家隔離,監督群眾不聚會、不聚餐,不串門等;對因設立卡點不理解的群眾進行說服教育,對防護措施不正確不到位的進行指導,對封閉隔離心理煩躁的人員進行心理疏導;解決隔離人員醫療和日常生活問題,解決群眾辦理外出請假通行手續和務工人員外出申請手續;在轄區各個主要進出入口設立勸返點,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對過往人員進行體溫實時監測,嚴防輸入和輸出。利用外出人員當前在家的有利時機,入戶逐項採集家庭信息,建立完善全鎮家庭信息數據庫,為後續人口普查、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金融貸款等,提供翔實可靠的信息資料。同時,建立網格員聯繫戶家庭檔案、網格員聯繫戶微信群和網格員黨群連心卡,做到線上互動與線下聯動相結合,時刻做到情況清、狀態明。

  守土盡責,網格員履職“一單清”。該鎮建立網格化管理為民服務清單,網格員入戶走訪收集群眾反映問題,統計彙總以大網格為單位報鎮組織辦分類梳理後,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籤批,交相關責任人和部門辦理,辦理結果及時反饋群眾,接受群眾監督。對於表現較好的普通黨員,作為年度評先評優的依據,納入村級後備幹部庫;對於網格員中表現較好的幹部,作為評先評優和職務職級晉升的依據。

  一端發令,全網聯動。在疫情防控中,該鎮及時打破過去行政命令式的“層級包保”和金字塔式“末端包保”機制,重新織密自上而下、縱向到底的疫情防控“一張網”,管理效能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鎮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疑似病例,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