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科技巨頭被華為反超,曾佔據全球80%份額,今裁員1萬多名員工

如今,只要一提到中國的科技巨頭,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華為,隨著華為在國內外市場的快速崛起,現已成為一家世界級標杆企業,更成為了不少國人為之驕傲的民族品牌。

又一科技巨頭被華為反超,曾佔據全球80%份額,今裁員1萬多名員工

還記得在5G時代的到來嗎?在4G技術過渡到5G技術的過程中,即便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打壓”和“遏制”,華為還是憑藉自身在芯片、終端、雲服務和網絡在內的全領域能力,成為5G智能時代的領導者。

話說回來,除了在5G技術方面的絕對優勢之外,華為的智能手機方面的發展快速,目前已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超過三星成為全球第一指日可待。同時,華為在物聯網模塊也有著強大實力,這也讓華為成為了全球矚目的優秀企業。

又一科技巨頭被華為反超,曾佔據全球80%份額,今裁員1萬多名員工

不過,從現在的角度來看華為,發展勢頭確實勢不可擋,但在最初發展中遇到的那些困難險阻可想而知,除了大家知道的手機制造業務與蘋果和三星的重疊之外,華為通信業務在最開始打入國際市場的時候,也面對過同樣的問題。

當時,思科作為全球最大的科技巨頭,由於雙方在業務上有一些重疊,在海外的發展一直被視為競爭對象及惡意打壓,成為了華為佈局海外市場的障礙之一。

又一科技巨頭被華為反超,曾佔據全球80%份額,今裁員1萬多名員工

相信大家也有了解過這家公司,思科是美國移動互聯網早期發展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在路由器和交換機年代的鼎盛時期,思科佔據了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可以這樣說,全球每10個用戶中,就有8個以上的用戶或公司使用過思科公司的設備。

所以,在2003年思科的公司市值一舉超過了5700億美元。即使你把現在的美國微軟放到一起,也無法與當時的思科進行比較。

又一科技巨頭被華為反超,曾佔據全球80%份額,今裁員1萬多名員工

但在2010年開始,事情開始發生扭轉,當時全球科技領域有著翻天覆地的改變。而華為深諳技術的重要性,默默地在各個領域不斷深耕與創新。但在後來的發展中,思科的發展明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開始走下坡路,許多重疊的業務都被華為所收下。

目前,思科公司的市值已跌至1719.68億美元,與2003年的市值相比,已經蒸發了三分之二不止。而且,面對市場份額開始放緩的情況下,公司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壓縮成本,從2011年到2019年這8年間,思科裁員人數高達1萬多人。

反觀華為,自此發展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不斷加快腳步縮短與全球科技公司的距離。如今的華為,在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領先地位,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併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巨頭公司。

又一科技巨頭被華為反超,曾佔據全球80%份額,今裁員1萬多名員工

我們再回想一下,當華為進入國際市場時,面對著對手多次的打壓與惡意競爭,公司發展受困。但俗話說風水輪流轉,現實往往讓人難以預料,華為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忘修煉內功,在科技創新過程中不斷突破,這點必須得誇讚任正非的雄韜偉略,這也為華為後來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最後,你覺得華為會成功,靠的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