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流轉成花海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農田流轉成花海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本報訊連日來,隨著氣溫不斷升高,清河縣壩營鎮的油菜花進入盛花期,陽光下簇簇油菜花挺立綻放,美不勝收,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往觀賞。

近年來,清河縣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打造特色農作物種植,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趕超發展,不僅美化了村莊,還帶動了鄉村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

壩營鎮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每年一畝地收入在700—1000元。為打破收入低的窘境,鎮政府積極響應縣裡號召,大力推廣現代農業園區項目。該鎮大力打造的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總佔地現已超3.5萬畝。

位於該鎮的郊野現代農業園區項目負責人說,該公司在壩營鎮共計流轉土地2200餘畝,用於種植油菜、蘿蔔等農作物。“今年3月份以來,千畝油菜花盛開,農田變成了大花園,每天都有遊客前來觀賞,十分熱鬧。”該負責人說,菜籽油亮晶晶、香噴噴,遊客在賞花的同時還可以購買菜籽油。

“如今鄉村美了,咱農民的收入也多了。”52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尹臣海由於家庭原因,以前生活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和養老金,有了郊野現代農業園區項目後,他把自家5.9畝地流轉出去。“一年有5600多元的租金,我還能在流轉企業做些農活,平均每個月收入在1500元上下,現在家裡的日子慢慢變得寬裕了。”

截至目前,清河縣共計流轉土地16.35萬畝,用於特色農作物種植,累計帶動200多個村2萬餘人就業。在帶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讓鄉村旅遊成為當地農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贏。(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劉曉燕通訊員宋紅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