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炒过头了,挨锤了...

房子炒过头了,挨锤了...

上周聊了聊,深圳楼市的疯狂。


当时不少同学在留言区,很认真的探讨了深圳为什么这么坚挺。


分别给出了一、二、三、四...


若干理由。


比如超一线大城市啊;对人才有吸引力,容易落户啊;年轻人多土地少啊;扶持政策多啊..等。


懂。


你们说的我都懂。


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深圳最近屡屡跳涨。


最主要的理由还是——


深圳的路子,玩的实在太野了。


几乎能把所有调控手段都化解掉。


比如说:买房资格受限,那你落户呀;买了后还想买,可以离婚呀;


把名下房子更名给配偶,然后离婚就能再买一套;然后如法炮制,再来一遍...


我接触过几位朋友就是这样,结了又离、离了又结...


名下就有好几套房子了。


那,资格有了,买房的钱从哪儿来?


——这就“得益”于深圳特别宽松的金融环境了。



最近我几次提到,银行的抵押经营贷。


如果你名下有公司、而且有房产——


那你可以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以“公司经营”的理由,用非常便宜的利率,借出大笔资金来。


能借出多少呢?


用我朋友圈一个信贷经理的话——上不封顶。


只要你的房产够优质。


评估价越高,能借出的钱就越多。


当然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有种种限制的。


比如你的公司质量怎么样、有没有实际经营、房子怎么估价...


这些银行都会审查。


——但总体来说,银行还是比较鼓励你借经营贷的,毕竟银行也想赚钱。


而房子是最优质的抵押物。


那说回深圳,玩法就更加狂野了。


“帮人加杠杆买房”,在深圳一直是一套比较成熟的生意。


中介会把关键环节打通。


别说你真的是生意人——


就算你没房、没钱也没公司,是三无素人,也是有办法包装的。


比如,没钱交首付咋办?


有贷款公司借高息贷款给你,借个几十天,等银行批贷了你再还上。


这叫过桥。


...


如果你到处借钱、终于全款买下房子,肯定现在资金超级紧张了。


你想以经营贷的名义,再把房子抵押,借出资金来周转——


但名下没有公司怎么办?


有专门机构出售“壳公司”,有模有样、五脏俱全,更个名就行。


价格也不贵,就几千元。


有了房子和公司,接下来就看银行的啦。


本来深圳的信贷环境,就比较宽松,最近更是放飞了。


基本买个壳公司,买个房子,很快就能批贷。


流程据说最快一个月搞定。


而且产品设计也很“灵活”,非常适合炒房客。


举个例子:


深圳最近的抵押经营贷产品,很多都是先息后本——


每个月还利息就行,最后期限再还本金。


这就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有人说,本金再拖延,终究还是要自己还呀,压力在后面。


这是买房自住、刚需客的思路。


投资客并不这么想。


投资客买房,过个几年是一定会转手的,一般等不到抵押贷到期,房子就卖了。


而在深圳,卖房时贷款如果没还清,还在抵押中,赎楼费用一般由买家来出。


卖家是不管的。


所以你看,一个“完美”的闭环诞生了:


没钱买房,可以用借的;


借的钱,可以只还利息,几年之后的本金+剩下的利息+赎楼费用,由下一任买家来出;


最重要的是,银行还很鼓励你这样做。


今天财新的报道里,就引用了一个银行员工的大实话。


“要是经营贷去炒房,风险还可控,就怕真去做生意……”


这样不好、真的不好。


都说深圳是一个让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城市。


但说的,应该不是炒房致富的梦想吧...



央行不停在降息放水。


经营贷无比放宽,贷款利率比房贷更低、额度又超高。


这是大环境。


但深圳这么搞,其它城市也有样学样,跟着躁动起来了。


我朋友圈的信贷经理,已经天天明示暗示我们:


要利用好这个历史绝好机会。


好几个城市的房价,也已经微微抬头。


所以深圳作为出头鸟,就挨锤了。


周末,政治局又重申了一遍房住不炒,今天央行和深圳的监管部门,也一遍遍喊话:


1)要紧急自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情况;


2)要调查公司真实经营情况、房子过户要满X个月才能抵押;


3)已经贷出去的钱也要查具体流向;


等等吧。


据我深圳的朋友反馈,大银行是应声收紧,可选择的产品确实少了。


不是完全切断,但操作成本抬高了。


“看这态势,估计要严一段时间,得低调点了”


这也算意料之中吧。

再不喊话,连我认识的炒房者都觉得不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